美國金融資本侵蝕工業資本的教訓
      來源:證券時報網作者:韓和元2025-07-25 06:48

      6月3日,美國保守派智庫“美國指南針”五周年慶典在華盛頓的國家建筑博物館隆重舉行,美國副總統萬斯和國務卿盧比奧出席活動并發表演講。他們呼吁重建美國的工業基礎,確保科技創新與本國制造業互利互補,這一觀點引發了廣泛關注。

      盧比奧之憂

      盧比奧在演講中強調,美國工業產能的下滑嚴重削弱了其經濟基礎和全球地位。他回顧歷史,特別提及“二戰的勝利,無論是在歐洲還是在亞洲,都是美國強大工業能力的產物。”他舉例說,在戰爭中,日本一旦失去飛機,就難以迅速補充,而美國憑借強大的工業產能,能夠在短時間內生產數百架飛機來替代損失的戰機。這種強大的工業能力,不僅為美國贏得了戰爭,也奠定了其在戰后國際秩序中的主導地位。

      然而,盧比奧警告說,隨著時間的推移,美國工業的衰退逐漸顯現。他指出:“工業產能對于國家安全至關重要,這一點從未改變。但如今,由于多年的忽視和工業產能的流失,我們不僅破壞了國內經濟和社會的穩定,還削弱了美國在世界舞臺上的影響力。”他呼吁,在未來的外交和貿易政策決策中,必須重新將國家利益放在首位,優先考慮工業產能的恢復和提升。

      從更廣泛的視角來看,盧比奧的講話揭示了美國經濟當前面臨的深層次問題——脫實向虛,金融資本主義嚴重侵蝕工業資本主義的結構性危機。這一過程導致工業產能萎縮、債務高企、社會分化加劇,形成難以逆轉的系統性困境。

      金融資本(如股票、債券、衍生品交易)具有高流動性、高杠桿和高短期回報的特征,而工業資本(如工廠、設備、技術研發)則需要長期投入且回報周期慢。在全球化背景下,資本天然傾向于前者,導致資金從制造業流向金融投機領域,尤其是1970年代起,金融自由化催生了衍生品市場的爆發,虛擬經濟擠出了實體經濟。相關數據顯示,美國金融、地產與專業服務業增加值之和占GDP的比重,于1980年首次超過制造業,資本加速流向低成本國家。而制造業占比則持續下滑,1995年美國制造業占GDP比重為16.5%,到2023年已降至10.3%,遠低于日本(19.2%)、德國(15.4%)和韓國(24.3%)。2024年第三季度更跌破10%,創歷史新低。

      這種經濟結構的失衡導致了美國經濟的脆弱性。

      首先表現在創新停滯上。過度金融化擠占了研發資源。有關咨詢機構的數據顯示,美國半導體產能全球占比從1990年的37%降至2023年的12%。

      其次表現在社會與就業問題上。近幾十年來,金融資產收益(4%-5%)長期高于GDP增速(1%-2%),導致財富向頂層集中:1%的家庭占有33.8%的社會財富,底層50%的家庭僅占2.5%的社會財富。股市繁榮主要惠及高收入群體(財富61%配置于股市),而中低收入人群依賴工資,實際收入停滯。與此同時,五大湖傳統工業區失業率長期高于全國均值,形成了“鐵銹地帶”。此外,服務業就業占比超80%,但中產崗位萎縮,低端服務業崗位激增,加劇了階層固化。

      此外表現為金融系統性風險,2008年金融危機已證明,虛擬經濟泡沫破裂(次貸危機)會通過信貸凍結重創實體經濟,形成惡性循環。

      最重要的是,這種經濟結構的脆弱性還表現在供應鏈風險上。長期以來,為追求更低成本,美國企業將中低端產業鏈轉移至發展中國家,本土僅保留研發和品牌,逐漸喪失了完整的產業鏈。2020年疫情期間,美國醫療、電子等核心產業依賴進口的脆弱性被徹底暴露。其實,這也正是盧比奧目前最為憂心的,他在演講中提及二戰時的美國和日本,并得出“工業產能對于國家安全至關重要”的結論,就是基于此。

      對他國的警示

      美國的發展軌跡,清晰地勾勒出一條被歷史反復驗證的定律:強大的、完整的工業基礎,是國家經濟韌性、社會繁榮與戰略安全的終極基石。當金融資本的短期逐利沖動壓倒工業資本的長期價值創造;當虛擬經濟的泡沫膨脹遮蔽了實體經濟的根基,繁榮便如沙上之塔,危機已悄然潛伏。盧比奧的警醒——“工業產能對于國家安全至關重要,這一點從未改變”是對所有追求可持續發展的經濟體的深刻箴言。

      美國的教訓猶如一面高懸的明鏡,給其他國家以警示:必須時刻警惕金融資本過度膨脹對工業資本的侵蝕與虹吸。就當下中國而言,我們需要堅定不移地鞏固和提升制造業核心競爭力,維護產業鏈供應鏈的自主可控與安全韌性。這并非否定金融的潤滑與催化作用,而是強調必須引導金融資本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特別是服務于技術創新與產業升級的長期戰略目標。歷史的警鐘長鳴,前車之鑒,后事之師。

      本專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特此說明。

      責任編輯: 孫孝熙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首页|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蜜臀色欲| 久久久精品免费国产四虎|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三级 | 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久久影视| 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看| 久久久国产精品四虎| 天堂无码久久综合东京热| 久久91精品久久91综合| 日本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狠狠色香婷婷久久亚洲精品| 婷婷综合久久中文字幕蜜桃三电影| 久久夜色撩人精品国产av| 久久www免费人成看国产片| 久久久久久AV无码免费网站| 久久中文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久久男人Av资源网站无码软件|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蜜桃| 久久精品国产99精品最新|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9| 久久久久大香线焦| 亚洲午夜久久久影院| 国产精品亚洲美女久久久| 91精品久久国产青草| 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毛片| 日日躁夜夜躁狠狠久久AV| 久久婷婷国产麻豆91天堂| 国产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九九|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董美香| 精品久久免费视频|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 精品久久久久久蜜臂a∨|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国产动漫3d|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 99re热久久精品这里都是精品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影院| 99久久综合给久久精品| 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免费|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免费播放动漫| 久久综合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岛国av一区二区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