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晚間,長川科技發布2025年半年度報告。
據披露,公司2025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1.67億元,同比增長41.80%;同期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27億元,同比增長98.73%。
長川科技主要從事集成電路專用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目前公司主要銷售產品為測試機、分選機、自動化設備及AOI光學檢測設備等。
半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持續加大技術研發投入,在將現有產品領域做專、做強,保持產品市場領先地位的基礎上,重點開拓了覆蓋SoC、邏輯等多種高端應用場景的數字測試設備、三溫探針臺、三溫分選機等產品,不斷拓寬產品線,并積極開拓中高端市場。
在鞏固和發展公司現有業務的同時,為完善未來戰略發展布局,進一步提升國際競爭力,公司近年來完成了多起收并購事項。
例如,公司于2019年完成了對STI的收購。通過收購STI,公司在技術研發、客戶和銷售渠道等方面與STI形成了優勢互補和良性協同。在技術研發方面,STI的2D/3D 高精度光學檢測技術(AOI)居行業前列,通過公司與STI在研發方面的深度合作,STI可為公司探針臺等產品在光學領域技術難題的突破提供有力支持。
再如,公司于2023年完成了發行股份購買資產收購長奕科技(馬來西亞 Exis)。本次交易完成后,標的公司優質資產及業務進入上市公司,幫助上市公司豐富產品類型,實現重力式分選機、平移式分選機、轉塔式分選機的產品全覆蓋。通過上市公司與EXIS在銷售渠道、研發技術等方面的協同效應,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與可持續發展能力。
從行業情況來看,目前,我國集成電路專用設備行業市場份額仍主要由國外知名企業所占據,該等企業憑借較強的技術、品牌優勢,在高端市場占據領先地位,面對我國巨大的市場需求和相對較低的生產成本,紛紛通過在我國建立獨資企業、合資建廠的方式占領大部分國內市場,其中在測試設備行業,日本愛德萬(Advantest)、美國泰瑞達(Teradyne)、美國科休(Cohu)等企業占據了主要市場份額。本土企業中,包括長川科技在內的行業內少數專用設備制造商通過多年的研發和積累,已掌握了相關核心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占據了一定市場份額,其中以長川科技為代表的測試設備優勢企業產品已成功進入國內封測龍頭企業供應鏈體系。與國外知名企業相比,國內優勢企業的服務方式更為靈活,產品性價比更高,具有一定的本土優勢。
談及未來發展戰略,長川科技表示,公司深入研究集成電路專用設備行業發展規律、行業現狀、市場需求和技術趨勢,發揮現有核心技術優勢,不斷探索產品技術深度,力求將產品做精、做專,不斷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產品線寬度方面,公司將通過市場調研、產品規劃、現有技術延展、新技術的研究,不斷開發新的產品線,為公司的發展開拓新的增長點;市場開拓方面,公司將不斷提升公司研發水平、產品品質,加強公司品牌建設,從中低端市場向中高端市場、從國內市場向國外市場開拓,將公司打造成為國際集成電路裝備業的知名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