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第五屆RISC-V中國峰會主論壇在上海張江科學會堂舉行。
工信部電子信息司副司長史惠康在為論壇致辭時表示,RISC-V近年來已從學術領域走向產業化,從嵌入式應用大步邁向了更廣泛的計算領域。自2010年RISC-V指令集架構問世以來,全球學術界和產業界共同努力,推動生態爆發式的增長。據RISC-V國際基金會最新數據,目前的會員單位以及個人已有4500家,遍布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2024年全球基于RISC-V指令集的芯片出貨量已有數百億顆,這充分證明了開放協作模式的強大競爭力。
據統計,2024年中國貢獻了RISC-V芯片的出貨量一半以上,在高性能計算、人工智能、服務器、汽車電子等領域均取得了顯著突破。
史惠康認為,從中國來看,RISC-V為產業提供了很好的發展機遇。一方面RISC-V是我國掌握處理器核心技術的戰略支點,可以讓企業研發人員得以深入參與國際前沿指令集的設計與演進,掌握全流程的技術。另一方面,RISC-V是賦能產業創新的強大引擎,開源、零授權費、模塊化特性等極大降低了芯片設計的門檻和創新成本,為中國制造提升全球競爭力開辟了新的賽道。此外,RISC-V是深化國際科技合作的橋梁,是我國首次與全球開發者同步共創核心芯片技術,也是提升中國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話語權與影響力的寶貴契機。
“我們要抓住RISC-V開源的機遇,集中力量、凝聚共識,克服開源技術分散、生態分化的弊端,走出一條中國的創新發展道路。”他說。
在論壇現場,史惠康還對國內RISC-V的發展提出三點期望:一是深化協同,共筑繁榮生態。據悉,在工信部電子司的指導下,2023年8月成立的RISC-V工委會,已吸引了超過80家會員單位加入,有效凝聚了國內產學研用的核心力量,在標準推進、共性技術攻關、生態建設等方面取得了積極進展。
“希望大家繼續用好這樣一個工作平臺,在核心指令集擴展、基礎工具鏈、操作系統等關鍵環節形成合力,共同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RISC-V生態高地。”史惠康談到。
二是加速轉化,驅動規模應用。他指出,技術的價值最終由市場來檢驗,要打通從實驗室創新到規模化應用的最后一公里。一方面持續鞏固和擴大RISC-V在物聯網、工業控制、邊緣計算等相關領域的領先優勢和市場滲透率,另一方面要全力推動RISC-V在高性能計算、數據中心服務器、人工智能加速器、智能網聯汽車等高價值領域實現規模化商業落地,真正讓RISC-V成為中國科技創新的強大引擎。
三是堅定開放,引領全球協作。“要以更加積極主動的姿態融入并豐富RISC-V全球生態,我們鼓勵和支持中國企業、科研機構、開源社區深度參與RISC-V國際基金會的相關工作,在基礎標準、安全規范、互聯互通等全球議題上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史惠康表示。
他還指出,在堅持自主創新的同時,要加強與國際頂尖同行在基礎研究、前沿技術探索方面的開放合作,吸引全球的創新資源匯聚中國,做全球RISC-V生態的積極建設者和關鍵貢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