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深圳土地市場逐漸升溫,宅地供應速度加快,熱門片區宅地再現高溢價成交。
7月14日,位于深圳前海的一宗住宅用地進行出讓,最終經過158輪報價,該地塊由招商蛇口以21.55億元價格摘得,地塊溢價率達到86.1%,樓面價約為每平方米8.4萬元。
據悉,該地塊規劃用途為二類居住用地,容積率低于3.1,建筑限高80米,無戶型及售價限制,采用“價高者得”競拍規則,吸引了12家房企報名。中指研究院深圳分院高級分析師孫紅梅認為,今年上半年深圳土拍市場呈現核心區域高熱、非核心區域平淡的分化特征,此次前海地塊高溢價成交,折射出市場對前海核心地段價值的深度認可。
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表示,過去前海的住宅用地供應偏少,近年來由于前海商辦土地供給較多,也調整了規劃,部分地塊調整為宅地,但整體來看住宅用地還是偏少。而且,此次推出的地塊體量小、總價低,符合開發商確定性業績導向的拿地取向,即快速開發和銷售、快速回款,快速落地業績,盡量減少市場波動對業績的影響。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預計,根據一線城市房企的平均利潤率測算,將來該地塊的保本價約要達到每平方米12萬元以上,高于目前周邊的二手房成交價格。
值得注意的是,深圳今年新增涉宅用地大多位于所屬區域的核心板塊,而且地塊規模較小,容積率較低。就在7月7日,位于深圳龍華梅林關片區的A802-0309宗宅地正式出讓,共有6家房企參與競拍,最終經過108輪報價,中海深圳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23.7億元將該宗宅地收入囊中。據悉,該宗宅地初始樓面價每平方米27565.89元,最終競得樓面價約每平方米38795.22元,溢價率為40.7%。
李宇嘉認為,不僅是深圳,熱點城市土地出讓均呈現小型化、位置在中心區域且利潤確定性也較強,主要原因在于市場變化快,只有小地塊才能滿足盡快開發、盡快銷售等要求,同時縮短開發周期以提振開發商拿地的積極性。
中指研究院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300城住宅用地出讓金同比增長27.5%,但成交面積仍下降5.5%,其中一線及二線城市出讓金增長均超過40%,而三四線城市仍小幅回落。城市集中度來看,上半年TOP20城市宅地出讓金占全國比重升至68%,杭州、北京涉宅用地出讓金均超千億元,杭州出讓金已接近去年全年水平。頭部房企投資策略趨于一致,投資拿地進一步聚焦,疊加核心城市優質地塊供應力度加大,上半年北上深、杭州、成都多宗地塊競拍出高溢價。
中指研究院預計,從趨勢來看,預計下半年土地市場仍將延續“縮量提質”模式,熱點城市核心地塊憑借稀缺屬性或將保持高溢價成交,而多數三四線城市土地市場則繼續以底價成交為主。同時,專項債收購閑置存量土地有助于改善市場供求關系及房企資金壓力,成為推動房地產止跌回穩的關鍵舉措,也是下半年政策重點落實方向。
校對:王錦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