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布局賦能新質生產力 檢驗檢測行業邁向質量效益型發展
      來源:證券時報網作者:郭博昊2025-07-14 23:41

      7月14日,市場監管總局舉行“檢驗檢測支撐高質量發展”專題新聞發布會。市場監管總局有關負責人表示,鼓勵檢驗檢測機構超前布局,向創新鏈前端延伸,服務產品設計、研發和中試,實現與產業創新同頻共振。我國檢驗檢測行業正加速向質量效益型轉型。

      檢驗檢測是質量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重點發展的高技術服務業,為培育新質生產力、支撐高質量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市場監管總局認可檢測司司長況旭表示,從2024年度全國檢驗檢測統計結果來看,行業呈現出“三升三降”的顯著特征。

      行業營收和單位產值穩步上升,機構數量和報告數量出現下降。況旭介紹,2024年,全國檢驗檢測行業共實現營收4875.97億元,同比增長4.41%,繼續保持良性增長勢頭;全國共有檢驗檢測機構53057家,全年出具檢驗檢測報告5.53億份,同比分別下降1.44%和8.66%,機構數量近年來首次出現下降拐點。與上年比,平均每家機構營收增加51.51萬元,平均每份報告營收增加110.89元,表明檢驗檢測機構和檢驗檢測報告的“含金量”明顯提升。

      規模以上機構占比上升,小微型機構占比下降。營業收入1000萬以上的“規上”機構共計7972家,占全行業15.03%,同比上升7.02%;從業人員100人以下的小微機構數量51007家,占全行業96.14%,同比下降0.12%。表明行業集聚程度有所上升,集約化發展趨勢明顯。

      同時,高端供給能力上升,低端供給占比下降。從行業分布看,新能源、新材料、智能裝備等新興領域的機構數量增長2.05%,而建筑工程、建筑材料、機動車檢驗等傳統領域的機構數量下降0.44%。

      “從統計數據看,2024年檢驗檢測行業服務營收在繼續保持穩定增長的同時,機構總量與小微機構占比首次出現了下降。”市場監管總局認可檢測司副司長張磊柱指出,這表明檢驗檢測行業正逐步由數量規模型發展轉向質量效益型發展,行業“小散弱”現象初步得到扭轉。

      市場監管總局數據顯示,獲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檢驗檢測機構收入為2322.44億元,同比增長7.58%,營收貢獻率達47.63%,較2019年提升28個百分點。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或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認定的檢驗檢測機構共計1500家,占比2.83%,為全國企業總體水平的11.32倍。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或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認定的檢驗檢測機構收入為806.23億元,占比2.83%的機構營收貢獻率達16.53%。 

      近年來,市場監管總局組織實施“檢驗檢測促進產業優化升級行動”,著力構建覆蓋產業發展全鏈條的檢驗檢測服務體系。張磊柱表示,在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方面,市場監管總局支持檢驗檢測機構根據產業轉型升級需要,針對產業數字化、智能化、自動化改造開展檢驗檢測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提升服務能效。

      例如,我國在電力行業擁有大量從業人員,他們穿戴的個體防護作業裝備長期依賴國外實驗室檢測和試驗,我國在該領域處于空白。為此,山東省產品質量檢驗研究院組織攻克標準電弧能量、數據采集與分析系統等關鍵技術,研制成功國內首套個體防護裝備檢驗檢測系統,檢測數據精度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通過國際電工委員會IECEE專家組評審,目前已服務國家電網、南方電網等30余家國內外企業。

      在發展壯大新興產業方面,市場監管總局組織檢驗檢測機構分析產業現狀,編制與產業發展圖譜相配套的檢驗檢測供需清單,針對檢驗檢測空白和薄弱環節精準發力,助力新興產業壯大。例如,國家通信導航與北斗衛星應用產品質檢中心攻克超小型化集成設計、低功耗技術難題,成功研制出重量不足50克、精度達到厘米級的測試系統,有效填補了微輕小無人機飛行性能檢驗檢測技術空白,保障無人機運行安全、精準飛行和有序管理,筑牢低空經濟發展安全保障。

      在培育引導未來產業方面,市場監管總局鼓勵檢驗檢測機構超前布局,向創新鏈前端延伸,服務產品設計、研發和中試,實現與產業創新同頻共振。例如,中國軟件評測中心與國家智能語音創新中心聯合搭建公共檢測服務平臺,構建面向人工智能檢驗檢測的測評體系、測試數據基準和檢測工具鏈,目前已經覆蓋智能家居、智能汽車等行業領域,以及90%以上的智能語音交互效果評測場景,為國產大模型、工業AI應用等提供智能檢測解決方案。

      張磊柱表示,下一步,市場監管總局將突出問題導向、目標引領和協同創新,深入實施檢驗檢測促進產業優化升級行動,推進檢驗檢測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更好賦能新質生產力,助力產業高質量發展。

      責任編輯: 楊國強
      校對: 陶謙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
        亚洲欧洲久久久精品| 久久伊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久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爱| 国产国产成人久久精品| 国产91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人人爽天天玩人人妻精品 | 最新久久免费视频| 色偷偷91综合久久噜噜噜男男| 99RE久久精品国产| 久久久这里有精品999| 青青青青久久久久国产| 成人久久久观看免费毛片| 99久久人妻无码精品系列 |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无码网站| 国产精品禁18久久久夂久|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噜噜| 色综合小说久久综合图片| 麻豆久久婷婷综合五月国产| 午夜天堂av天堂久久久| 久久久久久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国产精品免费一区| 一级女性全黄久久生活片免费 | 天天做夜夜做久久做狠狠| 伊人无码精品久久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高潮毛片免费全部播放| 久久国产精品萌白酱免费| 久久久久久综合一区中文字幕 | 色综合久久无码五十路人妻|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艾草网 | 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 98久久人妻无码精品系列蜜桃|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伊人精品热在75| 久久国产精品2020盗摄| 久久一本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一本一区二区三区| 欧洲精品久久久av无码电影| 无码人妻少妇久久中文字幕蜜桃|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网站| 久久亚洲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