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韓忠楠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印發《關于跨電網經營區常態化電力交易機制方案的復函》(以下簡稱《復函》),明確今年將實現跨電網經營區交易常態化開市,有力支撐度夏期間電力保供,并探索達成多年期綠電交易簽約。
《復函》指出,國家電網公司、南方電網公司要在2025年迎峰度夏期間,依托跨電網常態化交易機制實現電力資源優化配置,更好支撐電力保供。年底前,進一步統一市場規則、交易品種和交易時序,實現跨電網交易常態化開市。
建設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是深化電力體制改革、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的重要任務。
清華大學電機系教授、系主任康重慶表示,《跨電網經營區常態化電力交易機制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標志著我國電力市場真正實現跨電網經營區協同配置資源,是2025年初步建成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的重要成果,為基本建成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建設按下“加速鍵”。
《方案》顯示,國家電網、南方電網跨經營區交易將由北京電力交易中心、廣州電力交易中心、國家電力調度控制中心、南方電網電力調度控制中心聯合組織開展相關工作,并發布交易結果,開展交易結算。
康重慶分析,《方案》首次明確了由國家電網(北交/國調)、南方電網(廣交/南網總調)聯合開展交易組織、發布與結算,打破兩大電網體系在制度上的協同壁壘。
同時,該《方案》創新了市場交易模式,建立了綠色電力交易在全國范圍的常態化交易機制。
據悉,《方案》允許發電企業以單個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作為交易單元、電力用戶(含通過售電公司代理)自主選擇參與跨電網經營區的綠色電力交易,減少代理層級以加強綠色資源供需的自主匹配。
康重慶認為,在市場機制層面實現了資源端與消費端的直接交易,為構建全國性綠電消費市場掃清體制機制障礙,為南方綠電送長三角、西北、蒙西綠電送南方等交易鋪平了道路,極大地拓展了綠電的消納空間和市場范圍。
按照《方案》中目標規劃,力爭在2025年年底前開展閩粵直流輸電權交易試點;綠電交易以掛牌交易起步,推動南方綠電送長三角、西北綠電送南方、蒙西綠電送南方等交易。
康重慶認為,《方案》的批復實施,是國家層面對電力體制改革深水區的戰略攻堅,更是國家治理能力在關鍵基礎設施領域的深刻體現,有助于提升我國電力資源的時空配置效率,增強能源供應韌性,加速能源清潔轉型進程。展望未來,國家電網與南方電網兩大經營區將在統一規則、融合開放的市場環境中形成嶄新交易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