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創新藥行業迎來重大利好。
受一則重大協議簽署的消息刺激,印度制藥公司格倫馬克股價周五暴漲超14%,創出歷史新高,并帶動印度多家藥企公司股價上漲。
有分析人士指出,這筆協議增強了市場對印度生物技術股票的樂觀情緒。這可能會引發印度創新藥領域出現一波高價值許可交易浪潮——不僅僅是針對仿制藥或生物仿制藥。
美國生物制藥公司艾伯維與印度格倫馬克制藥的子公司近日宣布,就一款腫瘤和自身免疫疾病藥物ISB 2001達成獨家授權協議。
格倫馬克將獲得7億美元的預付款,以及基于開發、監管和商業化里程碑的12.25億美元后續款項,還能獲得基于凈銷售額的“兩位數百分比”特許權使用費。
根據協議條款,格倫馬克保留在印度和新興市場的商業化權利,而艾伯維將獲得在北美、歐洲、日本和大中華區開發、生產和商業化該藥物的獨家權利。
目前ISB 2001正處于復發或難治性多發性骨髓瘤的I期試驗階段,它是使用格倫馬克子公司專有的BEAT平臺開發的首創三特異性抗體,針對BCMA、CD38和CD3。
ISB 2001的I期數據顯示,在接受過大量治療的患者中,總體反應率為79%~83%,耐受性強——對于一種新型腫瘤藥物來說,在現階段取得了顯著的成果。
受此消息影響,格倫馬克股價周五在印度市場暴漲超14%,并創出歷史新高,對當地藥企也形成一定的提振作用,太陽制藥工業有限公司(Sun Pharmaceutical Industries Ltd.)、百奧康有限公司(Biocon Ltd.)等同行股價也在協議宣布后上漲。
該公司近期獲監管部門批準,在印度推出了肺癌治療藥物Tevimbra,受此刺激,格倫馬克在過去一個月內累計上漲超30%。
對此,有分析人士指出,艾伯維與格倫馬克簽署的這份協議的意義不止于表面上的幾十億美元。
野村控股印度股票研究主管Saion Mukherjee在最新報告中表示:“這是印度制藥公司迄今為止最大的許可協議,交易價值超出我們的預期。在歷史上,格倫馬克在創新研究方面的努力一直是拖累,導致分析師對其研發項目賦予負面價值。”
分析師認為,這筆協議使得格倫馬克從一家專注于仿制藥的公司,躍升為生物制劑和創新型制藥領域的有力競爭者。
這筆交易也將對格倫馬克的業績起到立竿見影的提振作用。公司上一財年的年度營收略超15億美元。
另外,自今年2月低點以來,格倫馬克股價已累計上漲近70%,其有機會在8月的指數審查中從MSCI印度小盤股指數轉入標準指數。
有分析人士指出,格倫馬克就其在研抗癌藥物ISB 2001簽訂的許可協議不僅僅是一筆交易,更是印度創新藥的一個轉折點。
但需要警惕的是,盡管ISB 2001令人振奮,但它仍處于I期臨床試驗的早期階段,后期的成功遠未得到保證。未來的里程碑付款取決于監管部門的批準、II期臨床試驗的有力數據以及商業可行性。
與此同時,ISB 2001還面臨著激烈的競爭。如果輝瑞、羅氏和強生等公司的CAR-T療法和雙特異性抗體被證明更安全、更具可擴展性或更具成本效益,則可能會限制其市場潛力。
法國巴黎銀行的全球醫療投資銀行主管扎希德·莫尼爾解讀稱,在股東和董事會的巨大壓力下,全球醫藥巨頭開始重新思考策略,并意識到他們可能需要更早投資。
莫尼爾補充稱:“為了應對專利懸崖,大型制藥公司正在關注II期臨床,甚至更早階段的項目,如果他們真的認為該藥物具有變革性。”
事實上,由于美國關稅政策、“最惠國藥價”政策、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監管不確定性,全球大型藥企已經放緩并購的節奏,主要聚焦許可交易。
由于政策不確定性,全球大型藥企現在更加傾向于“數十億美元”級別的許可交易——既不過大,也不過小。
近日,默沙東以近10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英國生物技術公司Verona,分析師預期后者的一款呼吸系統疾病藥物年銷售額峰值能接近40億美元。
根據統計,生物制藥行業正面臨有史以來最陡峭“專利懸崖”,2027年和2028年將有相當于目前年營收1800億美元的藥物專利到期,屆時會面臨仿制藥的競爭。其中包括美國默沙東公司的“藥王”可瑞達——去年貢獻了295億美元的營收。
在這樣的背景下,展現出驚人研發質量的中國藥企已經成為全球醫藥投資市場的焦點。根據安永的統計,今年以來,中國藥企與美國、歐洲合作伙伴之間的許可交易金額已高達35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51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