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大模型應用追蹤:能否從客服到核心業務,權責劃分只是問題之一
      來源:界面新聞作者:安震2025-07-11 15:47

      隨著(AI)人工智能大模型應用的逐步落地,銀行業正在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變革。ChatGPT和DeepSeek的爆紅讓大模型走入尋常百姓家,也讓銀行管理者更加重視AI應用場景落地。

      界面新聞記者從業內了解到,目前AI大模型已經運用到銀行業務的前中后臺,從服務、營銷到產品等多個業務流程。不過,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數據安全、合規,傳統流程和組織架構乃至政策法規的適配,仍然是大模型在銀行業更廣泛應用需要面臨的挑戰。

      應用多點開花

      “您好,這里是銀行智能客服,向您推薦一款理財產品,風險等級R2,最短持有期3個月,最近三個月年化3.05%,是否需要我將詳細信息發送至您手機或為您轉接專屬客戶經理。”界面新聞記者注意到,越來越多的銀行外呼營銷開始采用AI。

      宇信科技CTO張寧在接受界面新聞記者專訪時表示:“線索收集是銀行營銷最常見的場景之一,這并不是一個新技術或新場景,但大模型的出現讓對話更自然,客戶會覺得更像在和真人對話。”

      一位上市城商行人士對界面新聞表示,類似外呼或智能客服這樣的場景,是目前各家銀行應用最為廣泛,客戶最容易接觸到的場景。

      中信銀行副行長谷凌云在2024年業績發布會上提到大模型落地場景時表示,目前處于探索研發期的應用場景有80多個,已落地的40多個,已應用的有16個。比如,中信銀行基于大模型知識檢索能力構建的智能體,已經在輔助650多名坐席人員與客戶的對話,部分場景的內容檢索效率提升了50%以上。

      張寧向界面新聞解釋說,銀行營銷的場景,80%以上都是標準化的問題,在大模型的支持下,又可以細分為兩個響應模式:一種是全自動應答模式。這類問答相對簡單,比如回答客戶“最近的銀行網點在哪兒”,適用于標準問題;另一種是人工輔助模式,系統生成建議后由客服人員決定是否采用,可以提高人工客服的效率,更多用于比較開放的問題。

      前述城商行人士對界面新聞表示,就其個人觀察,除了常見的已經廣泛應用的場景,目前銀行布局AI大模型主要的應用落地場景有兩類。一類是對內部員工,完成財務報表、授信報告關鍵信息提取,生成會議通知或會議紀要,或基于內部文件、規章制度的知識庫。“主要是提高日常經營管理工作效率,運行基于銀行內網,合規風險也很可控。”

      以民生銀行為例,在2024年業績發布會上,民生銀行首席信息官張斌表示,2024年推出了15個面向員工各類工作場景的助手和工具類的應用,包括文案編寫、公文校對,以會議通知這樣的場景為例,全行日均使用超過萬次。

      一位銀行軟件開發部門人士對界面新聞表示,在軟件開發過程中,AI大模型輔助代碼生成也已經得到了廣泛應用,這可以顯著提升項目開發的效率。

      張斌透露,民生銀行在代碼輔助方面,尤其是代碼續寫、遷移、單元測試的生成和接口文檔的轉化等場景,AI代碼生成采用率超過了34%。

      前述城商行人士對界面新聞表示,另一類AI大模型應用目前還沒有完全落地,因為涉及銀行更加核心的信貸或財富管理業務。

      張寧也認為,在AI大模型的應用上,銀行信貸業務前景非常廣闊,但零售業務和對公業務面臨的情況又有所不同。

      “實際上,零售貸款審批速度大大提高,是基于已有的大量數據和風控模型支持,這其中大模型的作用并不突出,對公信貸中,大模型能發揮的作用比較大,比如授信報告的撰寫。大模型可以結合信貸審核的規則,對客戶經營情況進行初步判斷,比如自動識別營業執照信息,或發現財報中不合理之處。”張寧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

      “我被大模型騙了”

      “有一次寫報告需要查詢相關政策法規,我問了大模型后,大模型告訴我是在第幾章第幾條,但我查詢后發現根本沒有這個內容。”

      “我有一次想讓大模型把答案整理成一個表格,它很爽快地答應了,并說要發我郵箱,五分鐘后我才反應過來被騙了。”

      在界面新聞記者采訪中,有不少銀行人士分享了日常使用大模型的體驗。大模型在開放性話題中存在“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的“幻覺”問題。

      張寧對界面新聞解釋說,在銀行的強約束、封閉式場景中,由于任務目標明確,模型產生幻覺的風險相對較低;但對于一些需要模型進行判斷和推理的場景,例如評估公司經營狀況是否健康,模型仍需結合業務思維鏈進行分解,可能出現偏差。如何確保模型輸出的準確性和可靠性,是銀行在應用大模型時必須解決的核心問題之一。

      事實上,界面新聞記者了解到,目前AI大模型應用正在從效率提升逐步過渡到信貸、財富管理、金融市場交易等創造價值的核心業務中,但這類應用能否落地的關鍵之一是權責劃分。

      一位國有行信貸條線人士對界面新聞表示,基于大模型或數據風控模型生成的授信結果,還需要人工審核。在整個業務流程中,當AI在決策鏈條中發揮了主要作用,但最終仍需人工“拍板”時,AI權責與人的權責不對等,使得銀行難以完全放心地將核心業務決策交給AI。“因此我們現在看到在零售場景中,前面的工作基本都由大數據和風控模型完成,最后一步是人工審核。”

      一位股份行自營交易部門人士也對界面新聞表達了類似看法,基于行內私有云數據,有嘗試利用AI進行模擬交易,包括自主定價和風險管理。預計AI agent未來可以快速準確分析市場信息。但數據隱私和合規邊界是目前還沒有解決的問題,“因為它不是人,我們需要給它建立一個框架。我們覺得未來可能的方向是,建立跨機構數據共享協議,確保數據安全,同時通過監管微調,確保agent訓練確保隱私合規。”

      前述交易部門人士對界面新聞補充說,上述問題還只是銀行內部的問題,即便是理清了數據安全問題,AI做出的決策如何做到能讓客戶信任?整個決策路徑透明化是技術層面的,在觀念層面,客戶短時間內可能難以接受,這可能是AI時代另一種投資者教育。

      “另外,在人機訓練過程中,端場景下存在大模型共振風險,AI agent判斷會趨同,金融市場業務是對風險要求極高的場景,這可能需要在大模型精調訓練是充分驗證模型絕對對‘黑天鵝’事件的表現,采取多元化的措施避免大模型共振問題。”該交易部門人士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

      中國銀行原行長李禮輝在總結AI大模型應用面臨的問題時對界面新聞表示,金融業是對安全和可信度要求近乎苛刻的行業。金融機構部署AI模型必須配置先進的安全技術工具,特別要注意這幾點——用于市場分析和預測,特別注意克制模型幻覺;用于客戶篩選和分層,特別注意避免模型歧視;用于量化交易和投資顧問,注意防止算法共振;用于身份識別和驗證,要特別注意抵抗AI虛假;用于線上線下客戶服務,要特別注意消解機器冰冷等。

      路線與競爭

      界面新聞從業內了解到,目前,國有大行和股份制銀行已全面啟動大模型應用建設,并在前、中、后臺均有正式投產的應用案例。

      其中,國有大行憑借雄厚的資金與技術積累,更注重技術的全棧掌控,旨在通過構建自主可控的技術體系,滿足自身多樣化的業務需求,進而提升核心競爭力。

      一位股份制銀行人士在談到大模型應用落地投入時坦言,銀行還是以信貸業務作為根基,大模型應用比較容易看到效果的金融市場業務,最近幾年利潤、營收貢獻上以及經營管理重要性不斷提高,但行內在智能體研發資源投入并沒有跟上。

      一位政策性銀行軟件開發部門人士對界面新聞表示,目前同時接洽了幾家大模型廠商,出于數據安全和合規考量,未來肯定是做本地化部署。目前從各個業務部門抽調人手,成立了專門的項目組負責測試不同廠家的大模型。列出了一些“白名單”業務分類場景進行智能體搭建和技術驗證。“決策的過程可能會比較長,所以需要多測試、磨合。”

      在大模型的競賽中,中小銀行雖然不想掉隊,但受限于資金和技術實力,難以像大行那樣進行大規模的基礎模型訓練。對于他們而言,進行模型的微調訓練已是足夠的挑戰。

      一位國有大行人士對界面新聞表示:“此前,大型銀行試圖走向中小銀行輸出技術方案的路徑,在實際操作中面臨諸多阻礙。給自己使用和為外部輸出的技術方案,其建設思路和標準存在巨大差異。”此外,在回歸主責主業的背景下,大銀行在技術輸出上投入縮減,使得這一路線面臨不確定性。

      多位業內人士認為,AI大模型進一步落地有賴于銀行體制機制變革。

      中國銀行副行長蔡釗在今年年初的業績發布會上表示,圍繞智能化建設發展,該行將“建機制,搭平臺、匯數據、調模型、落場景、練隊伍”,一方面,強化配套機制建設,推動建立人工智能應用治理架構,推進AI平臺完善和模型調優,暢通大模型數據使用流程;另一方面,推進應用落地見效,按照“先內后外”的策略,以需求為牽引,以成效為驅動,優先聚焦知識輔助、內容生成等高價值場景,實現提質增效降本。

      李禮輝向界面新聞記者強調,應該避免小型金融機構金融創新的邊緣化。一方面,小型金融機構還有必要進一步進行兼并整合。另一方面,從金融科技技術發展上,應該考慮生態共建、技術共享、鼓勵有實力金融機構和科技企業發揮龍頭作用,選擇適當商業模式建立1+N技術合作架構,為小型金融機構提供低投入、高品質金融科技服務。

      李禮輝向界面新聞分析,從政策法規的角度來看,應該明確金融智能體法律地位,比如金融智能體行為邊界在哪里,明確金融機構管理者的決策責任在哪里,如果智能體的決策發生了偏差,出了一些問題,產生了損失,到底這個決策責任是誰來擔當?明確金融智能體與金融客戶法理關系。

      “所以一定要加快數字金融監管創新,一是完善法律法規,明確數字金融業務規范。二是完善一體化穿透式的金融監管系統,降低監管成本也降低被監管成本。三是完善數字金融審核制度,完善AI平臺的測試標準和方法。四是完善數字金融市場風險分析和監測系統。”李禮輝總結說。

      責任編輯: 陳勇洲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
        久久久国产打桩机| 久久人人爽爽爽人久久久| 久久综合丝袜日本网| 久久er99热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a级一级久久毛片| 久久99热狠狠色精品一区| 激情伊人五月天久久综合| 久久精品无码免费不卡|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薰衣草|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有坂深雪| 久久综合五月丁香久久激情| 国产99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久本网站受美利坚法律保护| 香蕉久久久久久AV成人| 久久精品国产精油按摩| 综合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九九热无码免贵| 夜色福利久久久久久777777|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日韩AV无码久久一区二区 |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18| 97精品依人久久久大香线蕉97|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日韩精品| 日日躁夜夜躁狠狠久久AV| 亚洲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天堂 | 久久国产精品成人无码网站| 7777久久亚洲中文字幕蜜桃|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不卡影院| 亚洲精品久久久www| 国产精品久久自在自线观看| 99久久免费精品视频|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久久| 久久免费福利视频| 久久精品视频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2020丨| 久久久久综合网久久| 久久美女网站免费| 久久精品国产福利电影网| 久久精品视频16| 久久国产午夜一区二区福利| 久久国产精品99久久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