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牌消費金融公司高管密集更迭。
7月9日,記者依據各地金融監管局批復落款日期統計獲悉,今年上半年,累計有25則消費金融公司高管任職批復,涉及16家持牌消費金融機構的“一把手”、副總、財務總監、首席風控官、總經理助理、董事等多個職位。
關于持牌消費金融公司高管密集變動的原因,行業專家分析稱,一是到齡退休、正常輪替;二是股東變更,導致高層管理團隊調整;三是消費金融公司戰略、業務調整的體現,當前合規和創新方面要求提高,需要消費金融公司增加合規專家,找到新消費金融場景來應對新的發展環境。
超半數機構高管變更
近日,蒙商消費金融官宣杜慧已任公司第二屆董事會董事長,且其任職資格獲監管核準,任期自2025年6月19日至第二屆董事會屆滿或董事會另有決議時止。記者了解到,內蒙古金融監管局在6月18日批復核準杜慧蒙商消費金融董事長任職資格,在2月19日批復核準馬建兵蒙商消費金融總經理任職資格。
不單單是蒙商消費金融迎來新董事長,中銀消費金融近日也迎來新副總經理。上海金融監管局在6月23日批復核準牛曉峰中銀消費金融副總經理任職資格。中銀消費金融方面對記者表示,“任職是正常的人事調整,牛曉峰曾擔任中國銀行總行相關部門負責人,在金融科技創新與發展領域擁有豐富經驗。”
記者依據各地金融監管局批復落款日期統計獲悉,今年上半年,累計有25則消費金融公司高管任職批復,涉及16家持牌消費金融機構的“一把手”、副總、財務總監、首席風控官、總經理助理、董事等多個職位。其中,中銀消費金融、北銀消費金融、平安消費金融、海爾消費金融、蒙商消費金融、幸福消費金融有多位高管任職資格獲監管核準。
截至目前,全國共有31家持牌消金公司,16家持牌消費金融機構高管變動,占比過半。
具體來看,在牛曉峰任職資格獲核準之前,上海金融監管局已批復核準何偉文中銀消費金融董事任職資格。北京金融監管局在1月15日和1月17日分別批復核準王文杰、李巖北銀消費金融董事任職資格。青島金融監管局在1月23日批復核準陳偉海爾消費金融副總經理任職資格,在4月8日批復核準韓祥永海爾消費金融副總經理(主持工作)任職資格。河北金融監管局在4月25日批復核準雷選平河北幸福消費金融副總裁任職資格、朱智偉河北幸福消費金融首席風險官任職資格。
記者注意到,今年上半年前3個月,消費金融機構高管更迭更頻繁,后3個月有所放緩。2025年開年以來,就有6家消費金融機構更換了高管。北京金融監管局在1月26日批復核準李建峰建信消費金融董事長任職資格。建信消費金融目前已經完成工商變更,原董事長童學鋒已于2025年1月30日卸任,李建峰已出任董事和總裁。李建峰來自于建信消費金融母行建設銀行,自1997年就加入建行,先后在信用卡部、個人銀行部、個人存款與投資部等部門任職。
戰略調整促使高管“換血”
持牌消費金融公司今年上半年高層頻繁變動是何原因?一位不愿具名的消費金融行業人士向記者透露,“持牌消費金融高層變動有一部分是正常的輪替,一般主動調整無非兩個因素,一是股東變更了,像京東入主捷信消費金融之后,京東層面就重新搭建管理團隊。二是因為戰略方向和業務調整,希望變更管理團隊帶來新的發展氣象,走出當前的困境。”
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員王鵬對記者表示,今年以來,多家持牌消費金融公司出現重大人事變動,這些變動背后主要包括股東變更、戰略調整、業務導向等因素,以及高管退休、個人職業規劃變動等其他因素。
“當前,消費金融行業發展進入關鍵階段。一方面,經濟增速調整,居民消費意愿下降,融資需求不振導致息差收窄,不良率反而上升,整個消費金融行業都遭遇重大挑戰;另一方面,隨著消費金融行業由增量轉為存量競爭,行業內馬太效應不斷加劇,頭部企業占據絕大部分資產和盈利,中小消費金融企業面臨出清壓力。在這種情況下,消費金融機構高管頻繁變更,反映了消費金融公司求變求發展的壓力。更換高管,可以引入新的戰略管理理念。”蘇商銀行特約研究員武澤偉向記者分析道。
王鵬認為,隨著監管政策的不斷完善和強化,持牌消費金融公司面臨更加嚴格的合規要求。從近期多家持牌消費金融公司出現的高管變動來看,這些變動往往伴隨著公司對合規經營和業務發展的重新定位。一方面,公司可能通過引入具有豐富合規經驗的高管,加強風險管理和合規經營;另一方面,公司也可能通過調整業務導向和加大在某些領域的投入,推動業務增長。
素喜智研高級研究員蘇筱芮告訴記者,持牌消費金融公司董監高變動,是各家機構順應變革、銳意進取的一個縮影。高管變動對機構而言,能夠引入新鮮血液,激發組織活力,體現出數字經濟時代消費金融機構順勢而為,加強數字化轉型及業務擴張的動作,但過度頻繁的變動可能會影響公司戰略布局的連貫性,降低決策的執行力度,另外還會增加磨合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