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共富數字漁倉”開倉儀式暨叮咚買菜&慶漁堂水產“一公里深”戰略發布會在浙江德清縣慶漁堂幸福倉基地舉行。據介紹,此次發布會宣告了國內首個數字化水產綜合體投入運營。
“數字漁倉,由叮咚買菜戰略投資的慶漁堂運營。叮咚買菜負責解決銷售問題,并依托平臺大數據,建立‘以銷定產’機制,縮短市場響應周期,解決了養殖戶銷售難的后顧之憂。”叮咚買菜方面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
據官網顯示,慶漁堂成立于2016年,是國內領先的數智漁業產業運營服務商。公司建立了數字漁倉、數字漁村和數字漁商三大核心業務。目前,慶漁堂數字漁村服務已覆蓋長三角地區約15000魚塘用戶,超過20萬畝水產養殖面積。數字漁倉智能設施化養殖模式正在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已有數百池基地規模,預計2024年建設規模突破5000池,未來三年接近200%以上的業務成長性。
具體來看,此次投入運營的“共富數字漁倉”坐落于德清縣乾元鎮,由叮咚買菜戰略投資的慶漁堂運營,也是國內首個集水產產地倉、暫養池、吊水倉、銷售倉為一體的數字化水產綜合體。在養殖端,慶漁堂數字漁倉采用零排放低碳循環系統,通過物聯網傳感器實時監測水質、溶氧等指標,結合AI算法精準調控養殖環境。同時,慶漁堂數字漁倉項目建成后將會運營近3000個智能化養殖桶,養殖品種將包括鱸魚、草魚、鳊魚、黃金鯽等多個品種。
據叮咚買菜方面介紹,傳統養殖模式依賴大量人力與資源投入,效率低下且對環境壓力大。傳統養殖戶受限于傳統思維,技術更新緩慢,難以適應行業發展需求。此外,市場供需信息不對稱,水產品價格波動劇烈,單一的經營模式難以抵御市場風險。
在規模化訂單與數字化供應鏈的驅動下,數字漁倉項目依托叮咚買菜大數據,建立“以銷定產”機制,縮短市場響應周期,解決了養殖戶“銷售難”的后顧之憂;“四倉聯動”及專業冷鏈物流網絡,有效降低水產品損耗率;保底分成的模式,有效化解了養殖風險,保障了低收入家庭的增收。
叮咚買菜首席商品官徐志堅表示:“我們用技術穿透產業全鏈條。從銷售端反向賦能上游供應鏈,構建以銷定產、精準運營的閉環體系。通過涵蓋源頭養殖、捕撈、暫養、吊水、運輸等全環節7+1品控模式,從產地源頭工廠化養殖、規范化養殖、生態化養殖,實現每個環節的品質可溯源管控。”
慶漁堂CEO沈杰表示:“隨著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科技的不斷發展,并深度融入水產養殖、供應鏈、零售端等場景,慶漁堂與叮咚買菜實現了全鏈路品控體系,為傳統漁業找到了產業升級新的方向,帶動了農戶共富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