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黑龍江航空航天產業提質增效、高質量發展,加快構建特色鮮明、要素集聚、智能高端、開放自主的現代化航空航天產業集群,根據《黑龍江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倍增計劃(2024—2028年)》、《黑龍江省未來產業孵化加速計劃(2024—2027年)》和《黑龍江省培育發展先進制造業集群實施方案》等文件精神,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日前印發《黑龍江省支持航空航天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簡稱:《若干政策措施》)。
《若干政策措施》涉及加快航空裝備“整機+配套”協同發展、推動航天產業研發制造服務一體化發展、強化產業創新發展、促進市場主體量質齊升、支持創新拓展應用場景等五大方面,共包含17條措施。
具體來看,《若干政策措施》提出,支持航空企業通過自主研發、項目引進等方式加快整機產品適航取證和開拓市場。對取得航空器和航空發動機整機產品型號合格(接受/認可)證或生產許可證的企業,按取證產品年度銷售收入的50%給予一次性獎勵,航空器整機單個型號獎勵最高1000萬元,航空發動機整機單個型號獎勵最高500萬元。支持航空配套產品加快成長壯大,將符合條件的取得中國民用航空局頒發的零部件制造人批準書(PMA)和航空整機企業產品工程批準書的相關產品納入省重點新產品,對單品年度銷售收入200萬元以上的省重點新產品,按年度實際成交額的5%給予開發企業獎勵,單品獎勵上限50萬元,每戶企業每年獎勵合計最高300萬元。促進二手飛機拆解產業加快發展,對民用航空器拆解企業拆解二手干線、支線飛機并實現航材銷售的,按照銷售收入的5%給予獎勵,每戶企業每年最高1000萬元。
另外,《若干政策措施》明確,要支持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對航天領域建成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根據科研支撐能力、開放共享、科技成果本地轉化等情況按相關規定每年給予最高1000萬元獎勵,用于提升開放共享與科技成果本地轉化能力。支持衛星制造企業加快發展,對成功發射入軌投運的衛星(含衛星平臺、離子或霍爾推力器和高通量載荷等)按銷售價格的5%給予研制企業獎勵,單個設備不超過100萬元,每戶企業每年獎勵合計最高2000萬元。要打造衛星運營服務基地,支持構建高覆蓋、高性價比、靈活響應的測控服務體系,鼓勵企業在我省布局建設地面站網節點,對納入統計范圍的地面站網節點項目按照投資額的10%給予補助,最高1000萬元。
黑龍江將支持企業創新能力提升,對研發投入50萬元以上且履行統計填報義務的企業,按照企業上年度研發投入存量和增量部分給予不同比例補助,省、市按1∶1比例出資,對符合條件的科技型航空航天企業補助資金依規上浮50%。堅持加快成果轉化導向,支持航空航天企業牽頭開展重大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動科技成果工程化產業化應用,梳理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指南,圍繞航空航天關鍵新材料、核心部件、通用航空裝備、衛星制造及應用等重點領域,支持實施一批省級科技計劃項目、攻關一批核心技術、創制一批關鍵產品。
同時,還要支持產業創新平臺建設,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協同創新體系,鼓勵航空航天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共建各類科技創新平臺。經省科技主管部門認定的新建概念驗證中心、中試熟化平臺,根據績效評價結果,按規定給予資助。對新認定的國家產業技術工程化中心、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和國家企業技術中心,按規定給予資助。實施重大技術裝備攻關及應用專項,促進航空航天領域重大技術裝備創新發展和推廣應用,圍繞通用航空裝備、航空發動機及燃氣輪機、航天飛行器、航天運載器、航空航天核心系統和關鍵零部件及“衛星+”創新應用、“人工智能+”創新應用等產業領域,每年實施一批創新水平高、產業帶動性強、具有重大突破性且總投資1億元以上的重大技術裝備攻關及應用項目,按照不超過項目總投資的30%給予補助,最高2億元。鼓勵所在地區給予配套資金支持,同等條件下優先支持有配套資金的項目。
要推動航空航天企業開放研發、制造、物流配送等資源,提升產業鏈帶動力、引領力和競爭力。支持航空航天產業鏈主企業加快推動“小核心、大協作”體系建設,發揮產業鏈引領作用,提升地方企業配套能力,加快推動航空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量質齊升。
推動衛星服務“數字龍江”,在精準農業、環境監測、應急管理、能源管理、信息通信、碳源碳匯、交通運輸等領域打造“衛星+”創新應用。推動“北斗+”、“+北斗”與區域特色、產業基礎相融合,持續開展北斗特色和創新應用。對獲評國家北斗規模應用試點城市的,每個城市給予1000萬元資金支持,由所在市(地)專項用于支持北斗芯片、模組、器件、終端以及數據集成、系統集成和運營維護全產業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