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的2025年6月份中國物流景氣指數為50.8%,環比回升0.2個百分點。從分項數據看,業務總量和服務價格雙雙回升。
不過分析也指出,今年全國多地進入汛期較早,異常天氣較多,局地持續高溫和強降雨過程對物流高效暢通帶來一定壓力,建議做好運力保障方案和應急預案。同時,行業企業盈利能力和資金周轉仍存在壓力,建議增強物流“走出去”預判分析,持續優化市場秩序。
業務總量和服務價格雙雙回升
6月份,業務總量指數和物流服務價格指數分別比上個月回升0.2個和0.3個百分點。其中,業務總量指數連續4個月處在擴張區間。
中國物流信息中心專家表示,6月業務總量指數回升主要是東部地區需求向好和前期產業鏈外部沖擊減弱等因素。分地區來看,三大地區業務總量指數均在擴張區間,但有所分化,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業務總量指數高于全國水平,分別為51%和52.8%,東部地區業務總量指數低于全國水平,但環比明顯回升。
分行業看,道路運輸、鐵路運輸、航空運輸、郵政快遞等行業業務總量指數均在景氣區間,受網絡購物和季節性生鮮冷鏈商品需求帶動,郵政快遞業和航空運輸業業務總量指數分別為69.3%和52%,擴張態勢明顯。
前述專家指出,部分地區調研企業反映航空物流業務中,應季果蔬、冷鏈花卉不僅業務總量保持回升,新訂單業務量也保持回升態勢。
服務價格回升但盈利能力持續承壓
服務價格方面,分行業看,鐵路運輸業、道路運輸業、水上運輸業、航空運輸業、郵政快遞業物流服務價格指數分別回升0.2個、0.1個、0.4個、0.2個和0.2個百分點。
“盡管服務價格有所回升,但面臨‘內卷式’競爭和經營壓力持續上升,盈利能力和資金周轉仍存在壓力。”中國物流信息中心的專家表示。
數據顯示,6月份主營業務成本指數環比上升0.3個百分點,鐵路運輸業、航空運輸業和郵政快遞業主營業務成本指數超過55%;6月份企業資金周轉率指數為50.5%,環比回落0.4個百分點;6月份,企業主營業務利潤指數環比回落0.1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回落。
專家還認為,針對汛期、暑運,要做好干線運輸、城市物流的運力保障方案和應急預案。同時,結合新形勢、新業態和季節性特點,做好物流需求引導,將新訂單業務持續轉化為實際業務量增長。
對于改善企業經營活力和提升盈利能力,專家建議增強物流“走出去”預判分析,多措并舉治理行業“內卷式”競爭,持續優化市場秩序。
物流投資平穩增長
6月份,物流基礎投資增長平穩,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指數環比回升0.3個百分點。
從行業看,除倉儲業外,其他行業保持回升態勢,交通物流樞紐重點項目建設有序推進,水上運輸、航空運輸和郵政快遞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指數分別回升0.5個、0.4個和0.3個百分點。
專家指出,從后期市場來看,業務活動預期指數連續4個月在55%以上高景氣區間。6月份鐵路運輸業、航空運輸業、多式聯運領域和郵政快遞業業務活動預期指數分別達到55.3%、58.7%、52.6%和57.4%。市場預期趨好趨穩。
據媒體報道,目前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相關實施方案已在征求意見。中信證券研報認為,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的投向領域除傳統基建外,還將包括科技創新、消費、外貿等領域,并將與央行結構性貨幣工具協同發力。其中,對穩外貿的支持可能體現在對出口導向型企業、跨境電商平臺以及相關物流基礎設施的資金支持上。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對基建、科技創新、消費以及外貿等領域的精準支持將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持續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