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下午,礦山破碎設備企業(yè)大宏立(300865)在位于成都大邑縣的公司會議室舉行了2024年度股東大會,會議審議了2024年年報等多份議案。投票結果顯示,議案悉數獲審議通過。
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現場看到,有私募股東從深圳赴會,其重點關注了大宏立對無人機領域的投資、業(yè)務出海等。大宏立董事長甘德宏回應稱,之所以初期投資額不大,緣于公司一直堅持穩(wěn)健發(fā)展的策略,在前期對多種行業(yè)進行調研的基礎上,秉承謹慎投資原則,選擇了與公司經營適配的無人機行業(yè)。
他進一步表示,雖然公司無人機產業(yè)的規(guī)模尚不大,但標的已經實現了盈利,“事情要一步一步地做,只要方法對了,小草也能成長為大樹”。
今年2月,大宏立全資子公司鎮(zhèn)鼎機械與成都雷電鳥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雷電鳥”)簽訂增資擴股協議,雷電鳥注冊資本由30萬元增加至200萬元,鎮(zhèn)鼎機械以現金102萬元認購新增的102萬元注冊資本,持有雷電鳥51%的股權。2月中旬,鎮(zhèn)鼎機械的認購款實際出資到位。
據公開資料,雷電鳥主要從事無人機技術研發(fā)、整機組裝、生產銷售及培訓服務,產品涵蓋100kg大載重無人機、教練機、植保機等行業(yè)級無人機型。截至今年1月31日,雷電鳥資產總額為11.87萬元,凈資產9.45萬元。
大宏立有關人士對記者表示,雷電鳥的核心資產其實是人,公司核心技術團隊在航空電子、飛控系統(tǒng)領域有十來年的經驗,都是成熟的技術人。
在大宏立廠區(qū)內,記者見到了雷電鳥的研發(fā)場地。現場工作人員不多。場地內擺放著部分已經組裝好的整機,以及大量無人機零件,如框架、大功率電池、航拍攝像頭、碳纖維材料等。
雷電鳥技術總監(jiān)李穎對記者表示,公司產品以大載重無人機、教練機等為主,可以用于物流運輸、應急救援、農業(yè)植保、教學演練等,目前銷售情況不錯。他指著一幅鋁框架稱:“這是公司正在研發(fā)的載人飛行載具的部件。”
被納入上市公司體系后,雷電鳥獲得了一些資源賦能。4月初,大宏立董秘李澤全帶領雷電鳥科技團隊赴無人機龍頭之一的縱橫股份考察交流。據報道,雙方聚焦雷電鳥相關大載重無人機技術及其行業(yè)應用前景,探討了無人機領域技術融合與戰(zhàn)略合作機遇。
大宏立系專用設備制造企業(yè),主要產品為破碎篩分成套設備,可應用于下游砂石骨料行業(yè)、金屬礦采行業(yè)。受國內基礎設施投資增速同比放緩的影響,公司去年的收入同比有所下降。
出海成為大宏立實現業(yè)績增量的重要渠道。2024年,公司在泰國、馬來西亞等地設立了辦事處,并在印度尼西亞設立了全資子公司。報告期內,公司海外收入為539.32萬元,同比增長3540.07%(2023年海外收入為14.82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大宏立此前曾在2024年業(yè)績說明會上表示,公司未來盈利增長將主要受益于三大核心動力。其中一項是“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基建需求持續(xù)釋放,帶動公司海外市場份額提升。
此次股東大會上,大宏立方面進一步回應了公司業(yè)務出海的規(guī)劃布局。公司表示,將積極進軍東南亞、中亞等地,并加速推進非洲及南美洲市場的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