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醫改政策的深入推進,疊加行業競爭和醫藥電商的沖擊,醫藥零售行業客流下降,面臨開店率下降、閉店率攀升的挑戰,處于深度調整期。在此背景下,多家上市連鎖藥房2024年的業績并不理想。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發現,上市連鎖藥房業績出現了兩極分化的情況,益豐藥房實現營收、凈利雙增,而老百姓則出現雙降局面。更多企業則出現了增收不增利的現象。從歸母凈利潤層面看,漱玉平民大幅下滑241.90%之后,首次由盈轉虧;一心堂凈利潤連續兩年下滑,2024年實現1.14億元,創十年來新低;健之佳凈利潤實現1.28億元,同比大幅下滑69.08%。
從門店數量看,大參林擴張速度最快,全年凈增2479家門店,但即便如此,與2023年全年凈增4029家門店相比也已大幅放緩。益豐藥房、老百姓等企業凈增門店均超1000家,而2023年凈增均超2000家。
另一方面,醫藥零售企業已在加速轉型。頭部企業通過布局“藥店+診所”模式,整合中醫診療、健康管理等服務,構建社區健康生態圈,而中小型企業則通過差異化服務或區域深耕尋求生存空間。面對電商平臺的沖擊,連鎖企業通過自建電商平臺或合作第三方,在政策推動下,藥店加速數字化轉型以承接處方外流增量,同時探索醫藥電商與實體門店的協同。
有券商分析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藥品零售行業在政策紅利與技術賦能下持續擴容,但仍面臨區域失衡、成本壓力、模式創新等挑戰。未來,行業競爭將在規模擴張的同時,更加注重精細化運營與生態化服務,企業發展將在合規的基礎上,通過數字化轉型、供應鏈優化、服務創新等方面構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長期發展空間。
近些年,藥店數量快速增長,單店服務人數下降,導致單店產出不斷下降,行業競爭激烈。當前,行業競爭壓力已傳導至上市連鎖。梳理財報不難發現,多數企業業績承壓前行。
其中,漱玉平民2024年實現營收95.7億元,同比增長4.13%;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89億元,同比大幅下滑241.9%,首次由盈轉虧。老百姓在營收、凈利雙降的情況下,去年歸母凈利潤為5.19億元,同比下降44.13%,創2020年以來新低。另外,一心堂去年實現營業收入180億元,同比上升3.5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14億元,同比下降79.23%,凈利潤已實現連續兩年下滑。
對于業績的下滑,漱玉平民表示,首先在行業及市場因素方面,在多重因素的影響下,公司傳統優勢品類保健食品及健康器械合計銷售占比同比下滑2.43%,整體營業收入增長放緩,整體毛利率同比下滑2.96%;其次在運營成本方面,公司前期為拓展市場持續推進物流體系建設,同時新收購主體納入合并范圍帶來的短期內人工成本等增幅較大,共同推高了階段性運營成本;另外,本報告期對相關資產組計提商譽減值準備4888萬元。
事實上,多家企業在解釋業績下滑時均提及新店帶來的影響:一方面,新增門店為企業貢獻業績,但另一方面,由于在培育期的新店較多,疊加消費力下降等因素導致毛利率下降、銷售費用增加,進而凈利潤下降。
與此同時,受多重因素的影響,2024年已成為零售藥店出清的轉折點。根據中康CMH數據,2024年全年預計關閉零售藥店約3.9萬家,閉店率達5.7%,較2023年的3.8%顯著上升。
在此背景下,各大上市連鎖藥店已在放緩開店速度。多家企業在去年二季度便明確提出將調整開店速度,健之佳在中報便表示,在前期減緩二季度新店拓展目標的基礎上,6月全面、大幅調降年度拓展計劃至400家左右。年報顯示,健之佳去年凈增370家。彼時,老百姓也明確放緩開店速度,報告期內,老百姓凈增1703家。
另外,大參林指出,公司在2019年以來新進入了15個省級行政區,全國布局已基本實現,跨省份擴張之戰基本已完成。2024 年下半年開始,公司正式進入加密期,聚焦已進入省份的市占率。
上述券商分析師向記者表示,藥店數量增長并不是帶來收入整體增長的唯一因素,品類和客群的變化反而能帶來更大機會和空間。目前,藥品零售行業不斷呈現自律規范、轉型升級、多元化商品拓展和經營業態創新等新的發展趨勢。因此,醫藥零售企業需要探索新的發展路徑。
不少藥房開始強調精細化運營。一心堂表示,將推進藥店分類分級管理,將藥店分為以藥品銷售為主的專業藥房和全品類的泛健康多元化藥房,以承接處方外流、慢性病管理等業務。藥品銷售占比短期目標降至60%附近,長期目標50%附近,大力發展非藥泛健康類產品。
漱玉平民則強調探索多元化門店運營模式,依托DTP新特藥房、雙通道藥房、慢病管理中心、中醫坐堂醫館、器械廣場店及健康美麗旗艦店等業態,構建全場景運營體系,推進各業態標準化與差異化融合發展。
當前,零售藥店由單一藥品銷售渠道逐步轉向“以患者健康為中心”的大健康服務平臺,對專業的服務能力需求持續提升。
各大上市連鎖藥房均已展開探索。健之佳按疾病類型打造糖尿病、心腦血管等專科藥房,報告期末,專科藥房達1521家,占藥店總數29.40%。漱玉平民截至報告期末已在4000余家門店配置了“三高”健康自助監測設備。老百姓共有1728家門店獲得“門診慢特病”定點資格(同比增加144家),占直營門店比例為17.31%。
值得一提的是,DTP藥房成為上市連鎖藥店積極布局的重要內容。DTP藥房主要銷售抗腫瘤藥、罕見病藥、重大慢性病藥物等在內的新特藥、高值藥、處方藥,以及冷鏈藥品等需要特殊存儲的處方藥。
有業內專業人士曾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當前,我國已進入中度老齡化社會,又面臨很多低端仿制藥。因此,需要更多符合藥物經濟學評價的高性價比藥物,尤其是創新藥為患者帶來獲益。在這種背景下,DTP藥房在整個行業存在的需求和價值巨大。
截至報告期末,大參林直營門店中擁有DTP專業藥房248家;益豐藥房擁有DTP專業藥房318家;老百姓擁有DTP藥房176家。一心堂目前接近一半的藥店有DTP產品,但專業的DTP藥房很少,去年銷售的DTP產品約380多個,銷售額不到3億。“今年分類分級過程中,DTP產品會增加,先從重慶開始,重慶今年DTP藥店建設和產品引進發展較快。未來大部分專業藥房會有DTP產品。”一心堂指出。
另一方面,上市連鎖藥房也在積極布局泛健康類產品。上述業內人士指出,依賴藥品和醫保基金占比高的藥店凈利率合理情況下不應該太高,因為醫藥是民生行業。未來純藥品部分難以帶來增量消費,更多是引流作用。而泛健康類產品需求有很大增長空間,這類產品毛利率比處方藥高,且與醫保基金無關,該類產品的增加將有助于提升凈利率。
事實上,醫保結算收入在多家連鎖藥房中占比正逐漸降低。健之佳的醫保結算收入占實體門店業務收入比例由2022年的52%下降至2023年的47%,再下降至2024年的44%,2025年一季度下降至41%。去年非醫保收入增長6.33%,增長金額超醫保收入下降金額。一心堂則強調,未來將減少對醫保支付、藥品銷售的依賴,目前醫保銷售占比接近30%,目標為降至25%以內。
隨著互聯網技術和人工智能的不斷發展以及數字化運營管理的不斷創新,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醫藥新零售”模式日漸成熟。
其中,O2O即時零售渠道已成為驅動行業增長的核心引擎。米內網預測數據顯示,2024年藥店即時零售(藥品+非藥品)銷售規模達487億元,較2023年增長31.3%。
截至報告期末,大參林O2O送藥服務覆蓋門店上線率達到80.38%;健之佳開通O2O業務的門店數量占比達91.19%,其中24小時及夜班門店占比16.83%。漱玉平民在O2O領域,直營業務銷售額達到8.13億元。益豐藥房O2O直營門店超10000家,24小時配送營業門店超600家。2024 年,一心堂新零售板塊實現同比增長47.6%,其中O2O即時零售渠道貢獻率達78.2%。老百姓O2O外賣服務門店達12659家,24小時門店達694家。
有業內專業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O2O即時零售的體驗其實比B2C的體驗好很多,但即時零售不是實體藥店業務簡單的“線上翻版”,而是更依賴于精細化運營,比拼誰能更精確地掌控用戶習慣,為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
DTP領域資深研究專家曾世新此前發文指出,頭部連鎖正構建“O2O+慢病管理”閉環。頭部連鎖憑借規模效應與數字化能力,O2O市場份額有望從2024年的45%提升至2025年的55%。
而在B2C領域,大參林利用中央倉+省倉+地區倉+門店的發貨模式,覆蓋全國。漱玉平民2024年新增B2C代運營業務,實現線上全渠道平臺代運營。報告期內,漱玉平民助力加盟客戶實現新零售銷售額為2.61億元。
整體來看,2024年,健之佳線上渠道實現營業收入總計25.86億元,同比增長19.47%,占營業收入比重的27.85%,同比增長4.02%;益豐藥房線上業務實現銷售收入21.27億元(含稅),其中O2O貢獻17.21億元,B2C貢獻4.06億元;老百姓實現線上渠道銷售總額(含加盟)約為24.7億元,同比增長約24%。
在會員方面,截至報告期末,一心堂擁有有效會員5800萬;大參林擁有超過1.1億名會員,其中5942萬名活躍會員(兩年內),報告期內新增1439萬名會員;漱玉平民會員總量超3100萬人,新增會員400余萬,線下會員銷售占比87%;健之佳有效會員超2600萬人,會員消費占比接近70%。益豐藥房累計會員人數達1.04億,同比提升19.50%,會員銷售占比為82.03%。老百姓會員總數(含加盟)達 9965 萬人,其中年活躍會員數3034萬人,2024年新增注冊會員數超1149萬人,會員銷售占比超75%。
需要指出的是,對于醫藥零售企業而言,合規經營已成為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一環。上市連鎖藥房也日益重視合規建設。其中,一心堂設立內部飛行檢查機制,飛檢團隊對藥品經營過程中的各個環節,進行不預先告知的突擊檢查。漱玉平民則推出風控平臺“漱玉致遠”,目前共覆蓋11個地市,建立健全風險庫11個,針對經營各環節構建基于大數據的風控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