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字經濟與“雙碳”戰略驅動下,有機硅材料行業正迎來新增長周期。潤禾材料于4月10日召開2024年度業績說明會,公司董事長葉劍平攜管理層團隊就投資者關注的液冷技術突破、海外市場拓展及珠海新項目建設等熱點問題作出回應。
值得關注的是,潤禾材料在浸沒式液冷領域已實現量產,其定制化三位一體解決方案獲得多家客戶合作試點,市場反饋積極。未來,公司將持續推動該系列產品的技術創新與突破,潛在研發方向有:低成本、高性價比的儲能和超充硅油產品開發;用于高頻通訊的芯片和智算平臺的性能優異的導冷液產品開發。
液冷技術商業化落地提速
作為國家綠色工廠,潤禾材料在技術研發領域持續加碼。公司披露,截至2024年末已擁有75項專利,其中發明專利占比近八成,另有15項專利處于審核階段。強大的研發實力支撐下,液冷技術成為其布局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抓手。
潤禾材料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徐小駿透露,公司推出的三位一體的浸沒式解決方案,經過技術適配與場景驗證,系列產品在運動粘度、散熱效率、性能穩定性、系統絕緣、燃點、閃點以及低溫條件下的兼容性方面具有優異性能,可應用在儲能、數據中心等場景。目前與多家客戶建立合作試點,客戶對需求的反饋及定制化開發進展良好。
潤禾材料網站有機硅新材料欄目下有篇文章“數據中心功率大幅提升的秘密”。據其內容,液體浸沒冷卻是將電子器件直接浸沒在不導電液體中,通過導熱、對流及器件表面液體沸騰提供較高的傳熱系數,降低芯片表面溫度,同時由外部制冷系統帶走冷卻劑中的熱量。冷卻液具有優異的抗氧化性能、熱傳導效率、揮發性低等優點,適用于各類數據中心散熱系統,相對于傳統風冷數據中心能耗降低90%—95%,降低 PUE,可大幅降低機房的運營成本;所占的空間體積可減小至風冷系統的1/3;同時,導熱效率上,能夠滿足超高熱流密度器件的散熱需求。
從上表可以看出,潤禾材料已向市場推出多款超低粘冷卻液,適用于數據中心、儲能、電動汽車、超充、基站等領域,特別是做到了溫度適用范圍在零下78度至零上200之間,滿足極寒和極熱溫度環境下的使用要求。結合公司公眾號等公開信息來看,潤禾材料超低粘冷卻液在常溫下的粘度接近于水,在零下50度環境下的粘度也低于炒菜用的花生油;并且有著較為全面的專利保護。而三位一體的解決方案較好地解決了浸沒式液冷使用中可能碰到的問題。
目前,在數據中心領域應用的主要是氟化物液冷和水系板冷,前者價格高昂,起碼在30萬元/噸,并且因為環保問題在歐美等國家禁用;后者成本低,但存在到了一定年限漏水的問題,也滿足不了越來越高的高功耗服務器的降溫需求。在儲能領域,超低粘冷卻液的競品是礦物質油,其缺點是粘度高,難以規模化應用。
潤禾材料超低粘冷卻液降溫等效果與氟化物沒有明顯的差異,但價格只有氟化物的幾分之一,并在儲能大容量鋰電和浸沒式電動自行車領域,通過了國家強制檢測標準,能做到不冒煙、不起火、不爆炸。
在投資者交流活動中,針對投資者關注的商業化進程,公司明確表示液冷產品已形成實際銷售,并以低成本、高性價比儲能和超充硅油產品開發,以及適用于高頻通訊芯片和智算平臺的更低介電常數、更高安全性的導冷液研發為潛在研發方向。
在產能布局方面,公司現有設計產能9.8萬噸,在建產能4.8萬噸。未來,公司將結合產品的客戶需求與戰略發展規劃適時推進產能建設規劃。
海外業務本土化成效顯著
面對全球市場變局,潤禾材料展現出強勁的出海韌性。2024年海外銷售額達3.83億元,占總營收28.87%,業務覆蓋歐洲、北美洲、拉丁美洲、亞洲、非洲、大洋洲的主要國家和地區。值得關注的是,其美國市場收入占比僅1.14,有效規避了國際貿易摩擦風險。
公司通過海外銷售網點布局,構建“本土化”服務體系,不僅實現銷售增長,更增強了客戶黏性。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徐小駿表示,公司計劃通過進一步加大海外銷售網點布局、銷售與服務本土化等方式,快速、高效地響應海外客戶需求,持續推進海外業務發展。
業績穩健增長
年報數據顯示,潤禾材料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132,765.64萬元,同比增長16.96%;歸母凈利潤9623.64萬元,同比增長17.06%,公司繼續保持了良好的、可持續的發展態勢。
在投資者關注的股東回報方面,公司強調將平衡產能擴張與股東權益。針對“潤禾轉債”轉股帶來的股本變化,管理層表示將通過提升主營業務市場競爭力、強化募集資金管理與監督機制、提高募集資金使用效率、完善利潤分配制度以及加強公司治理與內部控制等相關措施以平衡股本擴張與股東收益。
總的來看,從傳統有機硅材料到浸沒式液冷解決方案,潤禾材料通過技術創新開辟了第二增長曲線。其“低成本、高安全、易兼容”的技術路線,不僅契合國家“雙碳”戰略導向,更精準響應了新能源、算力基礎設施等領域的迫切需求。隨著合作試點的持續推進與產能擴張,潤禾材料有望在液冷賽道上實現更大突破。(厲平)
校對:冉燕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