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A股三大指數早盤低開震蕩,截至午間收盤,滬指跌0.04%,深證成指跌0.32%,創業板指漲0.12%。全市場半日成交額超1.1萬億元,較上一交易日縮量超1700億元,超4500只個股下跌。總體來看,A股資金更青睞藍籌股,龍頭股表現較穩,小盤股表現較弱。

盤面上,水產板塊再度走強,開創國際、中水漁業漲停;鋰礦板塊上漲,金圓股份漲停;燃氣板塊下跌,勝利股份跌停;此外,保險、深海科技、CPO、鹽湖提鋰概念等漲幅居前;海南自貿、光伏玻璃、房地產、短劇游戲等板塊跌幅居前。
中際旭創成交額超120億
11月19日早盤CPO概念再度活躍,聯特科技一度逼近“20cm”漲停,騰景科技、長芯博創、光庫科技、德科立等跟漲。Wind光模塊指數盤中一度漲近3.8%。光模塊龍頭中際旭創一度漲超5%,半日成交額逾120億元,最新市值約為5400億元。今年以來,中際旭創累計漲幅已達284%。

中際旭創是一家領先的高速光互聯解決方案提供商,致力于為全球客戶提供高效的光模塊產品。公司產品廣泛應用于云計算數據中心、無線網絡、電信傳輸等領域。今年前三季度,中際旭創實現營業收入250.05億元,同比增長44.43%;實現歸母凈利潤71.32億元,同比增長90.05%;實現扣非后歸母凈利潤70.84億元,同比增長90.54%。
11月10日,中際旭創公告,公司啟動境外發行股份(H股)并在港交所上市的前期籌備工作。
消息面上,光通信市場研究機構LightCounting在最新報告中寫道,云計算公司的資本開支,以及以太網光模塊和DWDM傳輸設備的銷售增長均超出預期。電信市場開始再次顯現復蘇跡象,但大部分增長與數據中心互連(DCI)基礎設施相關。光器件和光模塊供應商正在積極擴充產能,以跟上不斷增長的需求。雖然可能會遇到一些市場波動,但所有新增產能最終都將被充分利用。
鋰礦概念反復走強
鋰礦概念再度走強,金圓股份3連板,天華新能、中礦資源、川能動力、融捷股份、鹽湖股份跟漲。Wind鋰礦指數盤中一度漲近5%。港股方面,天齊鋰業一度漲超7%、贛鋒鋰業一度漲近6%、寧德時代一度漲4%。

消息面上,19日碳酸鋰期貨主力合約盤中突破100000元/噸,為2024年6月以來首次。中泰證券研報認為,隨著儲能需求預期的持續上調,明年碳酸鋰供需格局將從原先的過剩預期大幅改善,行業見底預期下權益端表現值得期待。
中信建投研報稱,需求的強勁導致碳酸鋰月度級別短缺、去庫:據Mysteel數據,11月碳酸鋰月度供給約11.5萬噸,需求12.8萬噸,短缺約1.3萬噸,市場持續去庫。同時淡季消費不淡,訂單支撐可延續至明年,當前碳酸鋰供需矛盾已經從供給施壓轉向為消費驅動。中長期看,儲能需求的持續走強,使鋰電全產業鏈迎來一輪漲價,碳酸鋰供需基本面也得以大幅改善。靜態預測,2026年全球鋰資源供給208.9萬噸,消費200.4萬噸,考慮產業鏈備庫2026年將出現結構性短缺,鋰價驅動由供給施壓轉向需求驅動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