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運會火炬傳遞,機器人火炬手“夸父”亮相。
今天(11月2日)上午9點,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火炬傳遞啟動儀式在深圳市蓮花山公園舉行。本屆全運會火炬傳遞在香港、澳門、廣州、深圳4個城市同步舉行,共設火炬手200棒,每個城市跑動50棒,每棒跑動50~100米。火炬傳遞活動結束后,將由4個城市代表將火種送回廣州,下午在廣東奧林匹克體育中心舉行儀式,以銜接十五運會開幕式場內火炬傳遞和主火炬點火。

機器人火炬手“夸父”亮相
在深圳,人形機器人“夸父”以“0號火炬手”的身份亮相,其作為特殊火炬手,手握1.6kg重量的火炬,完成第二棒與第三棒之間的傳遞;機器狗將全運會吉祥物交給火炬手。



據悉,“夸父”是由樂聚智能(深圳)股份有限公司開發的全球首款搭載5G-A技術的人形機器人,是國內首款可跳躍、可適應多地形行走的開源鴻蒙人形機器人。
據悉,借助5G-A低延時、高帶寬的特性,研發團隊實現了火炬傳遞現場的實時視頻回傳與遠程控制流無縫交互。操作員在位于深圳樂聚機器人公司的控制室內,即可實時操控在市民中心廣場奔跑的機器人,完成起步、奔跑、揮手、交接火炬等一系列動作。
據深圳特區報此前報道,“夸父”機器人此次承擔火炬傳遞任務,并非簡單機械重復動作。其研發團隊深圳樂聚機器人對其運動控制算法進行了重要升級,重點提升奔跑時的“黏性”與動態性。據介紹,此前機器人奔跑姿態較為固化,而新一代算法讓機器人在邁步、擺臂等動作上更接近人類跑步的自然流暢感,使其在火炬傳遞中展現出接近真人的動態平衡與協調性。
此外,火炬本身重達1.6公斤,對機器人手臂及整體重心控制提出挑戰。團隊通過優化負載算法,解決了持炬奔跑時可能出現的重心偏前或偏右的問題,確保機器人在負重情況下仍能穩定、流暢地完成全程奔跑。
據悉,從接到任務到正式傳遞,研發團隊僅用約一個月時間。為適應實際場地條件,團隊進行多次實地測試,包括斜坡奔跑、持炬轉向、與真人火炬手協同演練等。據了解,“夸父”機器人此次并未為火炬傳遞進行特殊硬件改造,其本體形態與日常應用版本一致。這體現了人形機器人良好的泛化能力——同一機器人既可搬運物品,也可適應火炬傳遞等動態任務。研發人員表示,人形機器人未來在工業搬運、展廳導覽、家庭服務等場景,均有廣泛應用空間。值得一提的是,據證監會官網最新披露,樂聚機器人母公司樂聚智能已于10月30日在深圳證監局辦理輔導備案登記,正式啟動IPO流程。

四地火炬傳遞路線
廣州賽區的火炬傳遞路線突出“千年商都”的城市特色,既串聯了鎮海樓、明代古城墻、五羊雕塑、天字碼頭等老建筑、老景點,又展示了二沙島、星海音樂廳、珠江新城、海心沙亞運公園等新地標、新空間。
深圳賽區的火炬傳遞路線總長45公里,其中跑動約5公里,空中傳遞約40公里,突出“開放之城”的城市特色,既串聯了行政中心、深圳灣超級總部基地、前海國際會議中心等新時代城市客廳,又途經了金岸中街、港風港味街區等美食街區,讓火炬手在奔跑中重溫“春天的故事”。

香港賽區的火炬路線以添馬政府總部為起點,并以十五運會香港主場館啟德體育園為終點,橫越維多利亞港兩岸并途經多個香港著名地標,包括添馬公園、中環和灣仔海濱、金紫荊廣場、香港文化中心和香港太空館。除跑步方式外,也會使用渡輪和開篷巴士。
澳門賽區的火炬傳遞活動將在澳門半島進行,路線全長約2.6公里,途經澳門旅游區,不僅串聯了澳門多個具有代表性的歷史文化地標,更生動展現了澳門作為中西文化交匯點的獨特魅力。
綜合自:央視新聞、深圳特區報
責編:萬健祎
校對:王朝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