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四家A股上市期貨公司的三季報業績相繼出爐,總體看分化明顯。瑞達期貨凈利潤同比增長42.15%、增速領跑。今年以來,中國期貨業規模增長顯著,市場資金總量再創歷史新高,行業監管不斷完善。
10月31日,中國期貨業協會發布《期貨做市交易業務管理規則》,自2025年12月1日起實施,引起業內關注。
A股期貨公司業績喜憂參半
從三季報數據看,瑞達期貨和永安期貨的凈利潤取得正增長。
今年前三季度,瑞達期貨營業總收入為16.21億元,同比下跌2.87%,歸母凈利潤為3.86億元,同比增長42.15%。永安期貨前三季度營業總收入83.55億元,同比下跌55.26%,歸母凈利潤為4.75億元,同比增長13.31%。
瑞達期貨今年業績表現相當亮眼,公司在半年報中曾披露過原因:“今年上半年,公司資管產品表現優秀,資產管理業務實現營業收入1.2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23.83%。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資產管理權益規模為32.01億元,較2024年末增長36.5%。”而永安期貨的凈利潤增速轉正對這家大型期貨公司同樣形成利好。三季報發布后,這兩家期貨公司均獲得多家券商的推薦。
另外南華期貨前三季度營業總收入9.41億元,同比下跌8.27%,歸母凈利潤為3.51億元,同比下跌1.92%。國泰海通、東吳證券在三季報點評中對南華期貨給出了增持評級,華創證券給予推薦評級。
弘業期貨前三季度營業總收入4.62億元,同比下跌76.77%,歸母凈利潤為208.97萬元,同比下跌87.27%,業績表現相對較弱。9月中旬,該公司主要股東江蘇蘇豪匯鴻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減持317.46萬股公司股份,江蘇弘業國際物流有限公司減持277.36萬股公司股份。
四家A股上市期貨公司的股價今年都有不錯表現,南華期貨漲幅最大。截至10月31日,南華期貨最新收報20.82元/股,今年漲幅達到76.08%;瑞達期貨收報23.59元/股,年內上漲67.44%;永安期貨收報15.58元/股,年內上漲18.71%;弘業期貨收報11.22元/股,年內上漲16.49%。
行業規模持續擴大
據中國期貨市場監控中心消息,2025年10月9日,我國期貨市場資金總量突破2萬億,約為2.02萬億元,較2024年底增長24%。繼2021年2月突破萬億、2022年6月突破1.5萬億后,期貨市場資金總量再上新臺階。2025年10月9日,期貨公司客戶權益合計約為1.91萬億元,較2024年底增長24%。
中國期貨市場監控中心指出,期貨市場資金總量持續增長,迭創新高,反映出我國期貨市場高質量發展進一步邁出堅實步伐,品種體系不斷健全,各類客戶廣泛參與,期貨市場價格發現、風險管理和資產配置功能得到更廣泛認同和更有效發揮,期貨市場服務國民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能力穩步提升。
此外,截至2025年9月末,全市場有效客戶數已突破270萬個,較去年同期增長14%。2025年前三季度,市場累計新增客戶65萬個,客戶基礎穩步增強。從結構上看,機構客戶延續平穩增長態勢,同比增幅3%;境外客戶增長更為顯著,同比增幅達11%,交易者分布于40個國家和地區。
10月31日,中國期貨業協會發布《期貨做市交易業務管理規則》,自2025年12月1日起實施。
中期協表示,作為交易型業務,做市對展業機構的資金投入、交易能力、技術系統、合規風控具有較高的要求。因此,協會有必要督促公司盡快建立健全做市業務管理體系,完善內部管理機制,防范做市業務風險。結合行業發展實際和自律管理實踐,在證監會指導下,協會啟動了做市業務專項規則的起草工作。
截至今年9月底,共有38家公司開展了61個期貨品種的做市;33家開展了69個場內期權品種的做市。隨著行業機構做市交易能力的不斷提升,頭部公司逐步參與證券交易所權益類期權合約的做市,目前有10家開展了9個權益類期權的做市。
責編:戰術恒
排版:王璐璐
校對:李凌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