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①:在安吉縣中醫醫院安寧療護病房,醫護人員正在陪伴患者。
安吉縣中醫醫院供圖
圖②:在北京老年醫院安寧療護病房,醫護人員與患者交流。
北京老年醫院供圖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提出,“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擴大康復護理、安寧療護服務供給?!?/p>
今年10月11日是第二十一個“世界安寧緩和醫療日”,10月也是我國第十六個敬老月。安寧療護是一項普惠性的民生工程。自2017年至今,全國范圍內啟動了3批安寧療護試點工作。近日,記者赴各地采訪安寧療護服務現狀,探尋安寧療護的未來發展之路。
——編 者
在北京老年醫院寧養樓的安寧療護病房,晨光透過窗戶灑在白色的床褥上。護工俯身靠近90歲的患者梁爺爺,幫他調整枕頭位置。“他狀態好多了,護工常常推著輪椅帶他到戶外小花園曬太陽、呼吸新鮮空氣。國慶的時候,他攥著國旗唱歌,特別開心?!奔覍倮铋牢康卣f。
90歲的梁爺爺患有阿爾茨海默病和腦梗死。入院前,他長時間無法正常進食,合并細菌性肺炎,處于低血壓休克的失能狀態。入院后,團隊通過提供營養支持、對癥抗感染治療,他的意識逐漸恢復。
所謂安寧療護,就是為疾病終末期患者在臨終前通過控制痛苦和不適癥狀,提供身體、心理、精神等方面的照護和人文關懷,以提高生命質量,幫助患者舒適、安詳、有尊嚴地離世。如何讓患者走好生命“最后一公里”,是安寧療護面臨的一道重大課題。
安寧療護不是“放棄治療”,而是系統性舒緩終末期患者的身體病痛與心理煎熬
“針對終末期患者,多學科協作的支持非常重要。一方面要做好疼痛管理,幫助患者減輕痛苦;另一方面要了解患者內心想法,提供人文關懷?!北本├夏赆t院安寧療護中心主任曹鳳說。
在浙江省安吉縣,95歲的鄭爺爺突發大面積腦梗死陷入深度昏迷,生命垂危。經評估,其高齡且存在多種基礎疾病,溶栓及開顱手術均存在極高風險?!案赣H在意識清楚的時候反復交代過,病危一定要讓他舒舒服服地走,我們也不愿讓父親渾身插滿管子受苦?!编崰敔數募覍僬f。
入住安吉縣中醫醫院安寧療護病房后,安寧療護團隊進行多學科多維度干預,給予霧化、吸痰治療以改善呼吸困難,優化降壓、抗感染等藥物方案。護理團隊定時翻身排痰,進行口腔、皮膚清潔護理,中醫團隊采取穴位按摩改善循環、銅砭刮痧退熱,并引導家屬參與床旁撫觸、言語溝通……
當前,我國安寧療護事業處于從無到有、由點及面的快速發展與探索階段。今年,安吉縣中醫醫院獲評第三批省級“標準化安寧療護病區”,該病區設有10張專用床位,配備13名醫護人員,至今已為98名患者提供了安寧療護服務。
“安寧療護不是‘放棄治療’,也不是‘被動等死’,更不是‘安樂死’,而是系統性舒緩終末期患者的身體病痛與心理煎熬,全面覆蓋生理、心理、社會及精神等多維度需求。”中國抗癌協會安寧療護委員會執行主任、湖南省腫瘤醫院院長向華說。
向華介紹,目前各級醫院多采用專科主導型模式,在腫瘤科、老年科、疼痛病房等相關科室設立安寧療護床位或專項工作小組,提供專業的醫療技術支持。此外,多學科協作和社會支持也很重要,要鼓勵慈善組織、志愿者、專業社工等多元社會力量積極參與,構建醫療、護理、社會服務多位一體的綜合支持網絡。
據了解,近日實施的北京市《醫療機構安寧療護服務規范》首次將醫務社工納入核心服務團隊,強調患者和家屬共同決策,有利于為患者構建起家庭、社會、醫療三方聯動的支持網絡。
以社區與居家為核心依托,既契合我國文化傳統落葉歸根的理念,也是立足現實的必然選擇
接到病危通知書的那一刻,家住四川天府新區太平街道新城社區的張大爺心中只有一個念頭——回家。
一年前,張大爺被診斷為肺癌晚期。過去在家保守治療,因疼痛加劇伴有咯血,今年6月,家人把他送到太平中心衛生院進行安寧療護。問及老人想法,他坦言:“希望在家里,有親人圍著,安靜離開。”
正當家人猶豫不決時,太平中心衛生院居家安寧療護團隊負責人邵興芳表示,安寧療護可以延伸到家中,通過“機構—社區—家庭—個人”四位一體的模式,繼續提供支持。
出院回家后2小時,劇烈疼痛再次襲來。家屬一個求助電話,安寧療護團隊迅速行動,開展上門服務,邵興芳一邊給張大爺進行緊急止痛,一邊給家屬講解居家護理健康知識。不久后,在老人75歲生日前最后一次家庭會議上,團隊和家屬舉辦了一場溫馨的送別,老人如愿在家中親人的守護下,安詳地走完了人生旅程。
“安寧療護的重點在基層。以社區與居家為核心依托,既契合我國文化傳統落葉歸根的理念,也是立足現實的必然選擇?!焙鲜∧[瘤醫院副院長諶永毅說,針對居家安寧療護的服務需求,應構建醫院、社區、家庭三方高效順暢的會診體系與支持網絡。
近年來,各地積極探索安寧療護服務新模式。例如,江蘇以三級醫院為支撐,組建醫院—社區—家庭聯動安寧療護聯盟,形成醫院、社區、居家和醫養結合機構多形式安寧療護服務網絡。
在北京市豐臺區蒲黃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安寧療護服務已納入家庭醫生簽約的個性化服務包,包括癥狀控制、舒適護理、心理支持、善終準備以及哀傷輔導等在內的9項服務。中心主任劉宏告訴記者:“在一些地區,社區或居家安寧療護仍然面臨一些挑戰,比如基層醫療能力不足、人員缺乏等問題,這也要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與上級醫療機構深化醫聯體密切協作,以便患者得到有效治療。”
醫保支付探索也在加快。去年11月,國家醫保局將安寧療護納入《綜合診查類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立項指南(試行)》,國家衛生健康委同期明確了13項安寧療護服務項目。“安寧療護除了癥狀控制等醫療服務之外,還包括舒適護理和人文關懷以及社工服務等。目前,各地也在探索按日計價方式,期待未來支付機制進一步落實?!眲⒑暾f。
安寧療護服務資源分布不均衡,專業人才儲備不足,專家建議啟動安寧療護醫生培訓,提升崗位吸引力
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安寧療護需求日益增長。據估算,每年約700萬慢性疾病終末期患者需要安寧療護,而實際受益人群僅為60萬。
“我國安寧療護服務資源分布仍然不均衡。”向華表示,在試點城市,已初步形成相對完善的安寧療護服務網絡;而在農村地區,安寧療護服務幾乎處于空白狀態,服務可及性低。
為了實現“人人享有”的目標,安寧療護需要有更明確的“標尺”?!皼]有標準會導致服務內容不一、服務質量不齊。沒有規范化,就難以復制和推廣。由于各地醫療水平參差不齊,服務內容存在爭議,目前還難以形成全國性標準?!辈茗P說。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印發《安寧療護實踐指南(2025年版)》,明確安寧療護實踐以終末期患者和家屬為中心、以多學科協作模式進行。該指南對癥狀控制、舒適照護、心理支持和人文關懷相關內容進行了修訂更新,同時進一步優化完善了相關評估和觀察要點、治療原則、護理要點、支持要點和注意事項等內容。
“有關部門和行業要推動制定安寧療護行業標準,組織專家制定技術標準、專家共識、團體標準,實現規范化管理?!敝袊拱﹨f會理事長、中國抗癌協會安寧療護委員會主任樊代明介紹,中國抗癌協會多年來積極參與推動安寧療護事業發展,2023年牽頭組織權威專家編撰并發布我國首部《中國腫瘤整合診治技術指南(安寧療護)》,今年進行了修訂,并制定系列專家共識,為臨床實踐提供理論支撐與操作依據。
“安寧療護人才缺口很大。”四川省綿陽市江油市傳染?。ɡ夏瓴。┽t院副院長安軍說,很多住院老人對安寧療護服務有強烈意愿,但受傳統觀念、經濟條件等因素的影響,實際享受安寧療護服務的人數很少。此外,安寧療護涉及多學科知識與技能,對從業人員綜合素質要求較高。一線醫護人員多從其他專業轉入,專業知識不夠全面,且在職稱評審等方面面臨瓶頸,護理、社工、心理等專業人才儲備不足。
專家建議,推動在高等醫學教育中設立安寧療護相關專業或課程,啟動安寧療護醫生培訓;加強安寧療護繼續教育,建立分層、分類的職業技能培訓與認證體系;設立專項津貼與職業保護政策,提升崗位吸引力,穩定人才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