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幅上漲之后的黃金市場,出現了連續回調。
10月28日,倫敦現貨黃金價格一度跌破3900美元/盎司。而從上周一(10月20日)至今,國際現貨金價每盎司已經跌了近500美元。同樣劇情也發生在國內期貨市場上,10月28日,滬金主力合約已經再次跌到900元/克關口,而黃金現貨已經跌破900元/克。
恰恰這個時候社交媒體上傳出某券商首席炒黃金期貨——“用3000萬元的本金賺了14億元”的謠言,頗有點黑色幽默的意味。在國內貴金屬期貨市場上,資金已經在連續兩個交易日大幅流出。盡管市場仍然看好黃金的長期配置需求,但短期調整氛圍濃厚。
炒黃金期貨大賺14億元?傳聞主角公開辟謠!
近期有市場傳聞稱:“某券商首席炒黃金期貨,用3000萬元的本金,賺了14億元后,就辭職了。”該說法今天進一步擴散,下午晚些時間,傳聞主角在其朋友圈發文辟謠稱:“最早我聽到的版本,是某宏觀首席……謠言止于智者,兄弟姐妹們。”
對此,多位業內人士指出,如果真要獲得上述傳聞中描述的黃金期貨投資收益,則需要從黃金價格底部開始操作,通過浮盈,以杠桿加倉策略才有可能實現,但在上周開始的黃金市場大幅調整下,這種期貨的高杠桿交易策略,在來不及調整方向的情況下,極大可能是倉位爆倉,甚至穿倉,其中要承擔的高風險并非常人所能承擔的。這種行情在期貨歷史上曾多次上演。
回頭看,10月20日,倫敦現貨黃金價格觸及4381美元/盎司的高點后,次日(10月21日),在盤中一度大跌6.3%,最終收跌5.31%,不僅刷新了12年以來的單日最大跌幅紀錄,也成了有記錄以來第15大單日跌幅。
在盤整三個交易日之后,從本周一(10月27日)開始,國際金價下跌3.15%,而到了周二(10月28日),國際金價再次跌超2%。6個交易日,國際金價跌去了近500美元/盎司。而同樣的劇情也發生在國內期貨市場上,10月28日,滬金、滬銀主力合約繼續下跌,滬金直逼900元/克關口。 不過,相對于黃金價格的劇烈調整,黃金板塊整體調整幅度有限,規模居前的黃金股ETF(159562),自10月21日起至今跌幅僅為4.15%。
國內資金大幅流出貴金屬期貨
在10月27日沉淀資金流出17.2億元之后,10月28日,貴金屬沉淀資金進一步減少77億元,其中金、銀分別減少55億元和22億元。目前,貴金屬沉淀資金總額在1383.22億元。盡管資金連續流出,但從市場成交額方面來看,滬金占國內期貨市場總成交比例達17.27%,滬銀成交額占比達8.61%。兩者加總看,貴金屬成交額占據國內期貨市場超1/4。
另外,從紐約黃金期貨交易所的交易數據來看,在COMEX非商持倉方面,近三個月非商凈頭寸從16.33萬張升至26.67萬張,多頭同步增長,顯示投機資金持續增持黃金。凈多增倉反映市場看漲情緒升溫,為金價提供上行動能。目前凈頭寸創階段新高,多頭力量占優,但是隨著價格調整加劇,在黃金凈多頭寸新高的情況下,調整壓力反而會進一步加大。
面對黃金價格的快速調整,國際機構開始下調金銀短期目標價格。其中,花旗集團將未來3個月的黃金價格預期從每盎司4000美元下調至3800美元,白銀價格預期從每盎司55美元下調至42美元,理由是全球市場環境發生變化。
花旗表示,此次下調目標價的背景是,美國總統特朗普牽頭與馬來西亞、泰國、越南和柬埔寨等國開展了貿易談判,同時計劃與巴西和印度進行會談,疊加中美商貿談判進展 ,這些因素均降低了市場不確定性。該行指出,價格動能變化、美國政府“停擺”可能得到解決以及通脹預期下降,都可能在短期內對黃金價格構成壓力。
長期趨勢仍然沒有改變
盡管貴金屬短期調整加劇,但是多數機構從中長期來看,仍然將黃金作為對沖潛在地緣政治和經濟風險的配置資產,這一分析邏輯依然強勁。
招商銀行研究所表示,趨勢上,預計黃金仍將維持上漲走勢,中長期支撐邏輯并未逆轉。一是美聯儲降息利好。美國就業市場近期出現走弱風險,通脹僅溫和上漲,美聯儲降息周期預計將會延續,為黃金牛市孕育良機。二是央行購金尚未出現逆轉苗頭,也將為黃金提供堅實支撐。
國信證券提醒,在堅守長期配置信心的同時,高度警惕短期節奏風險。歷史數據顯示,黃金連漲9周后,未來1年調整幅度通常在20%—40%之間。盡管如此,黃金長期牛市的底層邏輯并未動搖,全球貨幣信用體系重構和去美元化趨勢依然為金價提供核心支撐。
排版:汪云鵬
校對:劉榕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