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個板塊異動!
10月28日盤中,滬指站上4000點,為2015年8月以來首次。個股依舊活躍,可控核聚變、國產軟件、PCB、商業航天等方向領漲。
其中,可控核聚變概念股已連續多個交易日上漲,東方鉭業4天3板,安泰科技2連板。從消息面來看,該板塊利好消息不斷。據央視新聞10月28日報道,“人造太陽”關鍵核心材料實現國產工業化制備。
A股多個板塊異動
今日盤中,A股三大指數低開高走,滬指時隔十年重返4000點上方。截至中午收盤時,滬指上漲0.21%報4005.44點,深證成指漲0.52%,創業板指漲1.35%。
當天,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升破7.10關口,創2024年11月以來最高水平。有分析人士指出,人民幣的升值,有望增強外資配置人民幣資產的意愿。
另外,在政策端,資本市場也迎來了利好消息。10月27日,中國證監會發布《合格境外投資者制度優化工作方案》,從優化準入管理、便利投資運作、擴大投資范圍、明確政策預期、加強服務支持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具體舉措,著力提升合格境外投資者制度的適應性和吸引力,為各類境外投資者打造更加透明、便利和高效的制度環境。同日,中國證監會主席吳清在參加2025金融街論壇年會時表示,將擇機推出再融資儲架發行制度,進一步拓寬并購重組支持渠道,促進上市公司產業整合、做優做強。
盤面上,福建板塊延續強勢,平潭發展8天6板,福建水泥2連板。此外,海峽創新、廈門港務、廈門空港、廈工股份、日上集團等近10只個股漲停。
PCB概念股也集體走強,艾森股份、美聯新材漲超11%,景旺電子、華正新材、宏和科技、大為股份等紛紛漲停。另外,生益電子大漲近10%,再創歷史新高,該公司此前發布業績預告,預計2025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66.14億元到70.34億元,同比增加108%到121%;實現歸母凈利潤10.74億元到11.54億元,同比增加476%到519%。
國產軟件概念股表現活躍,榕基軟件、格爾軟件、達華智能漲停,方直科技、金山辦公漲超8%,福昕軟件、信安世紀漲幅超過6%。華龍證券表示,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十五五”規劃建議,突出新質生產力與科技自立自強。在未來政策支持下,國產軟硬件公司下游需求有望加速改善,部分龍頭已進入業績兌現期,建議關注國產替代投資機會。
商業航天概念股也探底回升,航天發展漲停,航天智裝、航天科技、航天環宇、國科軍工等紛紛走強。10月27日,天兵科技宣布,天龍三號大型液體運載火箭“一箭36星”分離試驗近日在天兵科技張家港智能制造基地順利完成。本次試驗是國內首次實現36星同步分離,創下國內應用場景衛星數量最多的紀錄,標志著我國商業航天在多星部署、大運力交付能力上取得突破。
臨近午盤時,大金融板塊也出現異動,瑞達期貨直線漲停,匯金股份、南華期貨、同花順、華鑫股份、東興證券等紛紛沖高。
可控核聚變概念股走強
可控核聚變概念股今日再度走強。截至中午收盤時,安泰科技、東方鉭業漲停,楚江新材漲近9%,西部超導、永鼎股份、紐威股份漲超7%,金杯電工、精達股份、旭光電子等紛紛跟漲。
隨著全球可控核聚變技術的快速突破,商業化進程逐漸加速,可控核聚變已經被國家列為重點發展領域。據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28日消息,近日,該研究所戎利建研究員團隊利用自主研發的純凈化制備技術,突破了可控核聚變用第二代高溫超導帶材用金屬基帶技術瓶頸,成功實現了高純凈噸級哈氏合金(C276)金屬基帶的工業化制備。
可控核聚變裝置被譽為“人造太陽”,是人類探索未來清潔能源的重要方向。第二代高溫超導帶材(REBCO)被視為可控核聚變中“超級磁體”的核心材料,缺乏它,便難以制造出能夠約束上億度等離子體的強大磁場。我國二代高溫超導材料的制備和應用居國際前列,但用于制備該帶材的金屬基帶主要采用哈氏合金(C276)制造,仍依賴進口,不僅價格昂貴,而且供貨時間難以保證。金屬基帶作為緩沖層和超導層生長的襯底,其作用如同蓋房時打下的地基——超導材料需要一層一層地“生長”在這一基帶上。它不僅為超導帶材提供了必要的機械強度和變形能力,更是整個超導結構得以穩定成型的基礎。
戎利建研究員團隊煉出的超純合金中,碳、錳、硫、磷、氧、氮元素含量均低于進口同類材料。另外材料的純凈度各項指標均達到了進口材料水平,個別指標優于進口材料。
天風證券表示,可控核聚變被視為未來能源的重要方向之一。核聚變反應指在高溫、高壓和高密度的條件下,兩個質量較小的原子核結合成質量較大的新核,反應的同時會釋放出巨大能量。可控核聚變作為核能的開發方式之一,相比核裂變,核聚變幾乎不會帶來放射性污染等環境問題,而且其原料可直接取自海水中的氘,來源幾乎取之不盡,是理想的能源方式。從產業鏈來看,核聚變產業鏈的上游主要是原料供應,覆蓋有色金屬(鎢、銅等)、特種鋼材、特種氣體等原料供應。中游覆蓋聚變技術研發、裝備制造(第一壁、偏濾器、蒸汽發生器、超導磁線圈等組件)及仿真、控制軟件的開發。下游核電建設和運營,主要目標市場為發電。
光大證券指出,當前可控核聚變行業已到資本開支擴張階段,且高價值量環節多具備高技術壁壘特征;伴隨項目招投標進展,產業鏈上核心公司將深度受益。看好直接參與項目建設、具備鏈主地位的公司,以及供貨高價值量、高技術壁壘環節的公司。
排版:楊喻程
校對: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