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碳酸鋰期現價格聯動上漲。碳酸鋰期貨主力2601合約一度突破80000元/噸重要關口。截至10月24日,收盤報75920元/噸,周漲幅為3.81%。同時,碳酸鋰現貨報價連續6天上調。據SMM數據,10月24日,電池級碳酸鋰報價為75400元/噸,周漲幅為1.8%。
10月24日,Traxys公司鋰業顧問熊偉、龍蟠科技期貨總監張海源、富寶資訊鋰電部總經理吳淮民、中信建投期貨鋰電首席分析師張維鑫等4位嘉賓,做客由期貨日報聯合中信建投期貨、富寶資訊等平臺打造的“每周說鋰”欄目直播間,以“碳酸鋰價格反彈高度在哪?為何旺季不旺”為主題,就當前碳酸鋰市場的核心矛盾進行了深度解讀。
談及當前碳酸鋰價格持續上漲的原因,張維鑫表示,需求端超預期與庫存加速去化是兩大核心原因。從需求端看,當前碳酸鋰下游需求整體表現強勁,儲能端需求超預期,汽車端需求延續。數據顯示,今年前9個月,國內正極材料的總產量達到328萬噸,同比增長51%,預計10月產量將環比增長4%,11月可能會繼續保持環比增長的趨勢。
庫存方面,自8月以來,碳酸鋰市場保持去庫態勢,且有望進一步延續。據SMM數據,截至10月24日當周,碳酸鋰周度庫存為13.04萬噸,環比減少2292噸,下滑主要集中在冶煉廠和下游端。
“長假之后,碳酸鋰去庫幅度明顯增大,每周減少2000噸,這一節奏遠超季節性規律。”張維鑫解釋稱,按照往年情況,進入10月份后,碳酸鋰需求增速開始逐漸平穩甚至轉弱,但今年卻呈現“淡季不淡”特征。他認為,這一庫存去化速度,不僅反映當下需求強勁,更強化了市場對明年需求的樂觀預期,同時疊加江西部分產能復產延后等不確定因素,前期被忽略的利好信息集中釋放,從而推動碳酸鋰價格補漲。
熊偉也提到,今年新能源電動汽車市場與儲能市場雙重發力,打破了傳統淡季規律。“今年初,市場對國內新能源電動汽車需求增速的預期集中在20%~28%,但據中汽協數據,今年前9個月,國內新能源電動汽車銷量同比增長已達35%,全年30%以上的增速基本確定;歐洲新能源電動汽車市場同樣超出預期,前9個月增速為25%。儲能市場方面,進入9~10月后,儲能訂單加速釋放,下游工廠10月、11月訂單排滿,一線、二線廠商的海外訂單均排至明年;海外市場表現更為亮眼,今年前9個月,我國儲能海外訂單同比增長近132%。”熊偉認為,在當前庫存去化加快、需求增長超預期的市場環境下,碳酸鋰期貨價格周上漲約5000元/噸,也較為合理。
“從供需平衡看,盡管當前碳酸鋰行業庫存仍處于13萬噸的高位,但下游的月度需求已接近12萬噸,庫銷比僅覆蓋1個多月的用量。”吳淮民也認為,在下游年復合增速20%~30%的行業背景下,當前碳酸鋰庫存水平并無明顯壓力,價格上漲也處于合理區間。
當前價格沖破80000元/噸后又開始回落,是不是意味著當前價格已經見頂?
從基本面看,吳淮民認為,當前的碳酸鋰漲價確實有實打實的基本面支撐。“對比去年情況看,去年此時碳酸鋰市場的需求增長,更多是伴隨‘搶出口訂單’等短期因素,且存在部分需求提前消化的情況,后續曾出現價格反噬。而今年的需求增長,更具結構性支撐。”吳淮民表示,當前,下游企業排產飽滿,10~11月訂單已鎖定,部分企業的海外訂單甚至排至明年2~3月,磷酸鐵鋰市場更是出現“搶貨”現象,加工費也進入漲價周期。這些,都是反映終端需求向好的直接表現。
“從正極材料廠看,需求的火爆是可以持續的,明年的需求大概率也會超預期。短期主要看供給是否見頂,以及上游大廠是否復產。”張海源解釋稱,前期碳酸鋰價格下跌太快是因為之前上漲太快,這次經過充分震蕩后再次上漲,是現實的選擇。80000元/噸的位置不高不低,應該給市場一個價格震蕩休整后再度選擇的機會,11月的現實將再次指引價格走向。如果庫存后續繼續去化,需求端繼續呈現“淡季不淡”的市場格局,碳酸鋰期貨價格也有持續上漲的可能。
張維鑫也認為,當前碳酸鋰期貨價格的回落,更多是80000元/噸重要關口的博弈以及連續上漲后的正常調整。但當價格漲至80000元/噸以上之后,市場將進入“博弈階段”,需警惕市場變化帶來的價格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