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于2025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舉行。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
專家認為,“十五五”時期是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夯實基礎、全面發力的關鍵時期,具有承前啟后的重要地位。要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續寫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新篇章,奮力開創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新局面。
把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
全會提出了“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高質量發展取得顯著成效,科技自立自強水平大幅提高,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社會文明程度明顯提升,人民生活品質不斷提高,美麗中國建設取得新的重大進展,國家安全屏障更加鞏固。在此基礎上再奮斗五年,到二〇三五年實現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大幅躍升,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在上述主要目標中,“高質量發展取得顯著成效”被置于首位。“這意味著‘十五五’時期的政策主線將延續當前基調,繼續推進經濟結構轉型,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浙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超說。
在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看來,全會內容更加強調了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十五五”時期我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能大,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改變,中國超大規模市場、豐富人才資源等優勢也將進一步彰顯。
現代化產業體系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全會提出,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堅持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方向,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保持制造業合理比重,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為骨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全會還提出,要優化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促進服務業優質高效發展,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
申萬宏源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趙偉表示,全會將“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置于更突出的位置,以及進一步強調了“堅持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方向”,或意味著要將科技創新成果更深入地融入產業實踐,推動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協同并進。此外,“保持制造業合理比重”也體現出對產業結構優化與第三產業發展的統籌考量。
建設強大國內市場
全會提出,建設強大國內市場,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堅持惠民生和促消費、投資于物和投資于人緊密結合,以新需求引領新供給,以新供給創造新需求,促進消費和投資、供給和需求良性互動,增強國內大循環內生動力和可靠性。要大力提振消費,擴大有效投資,堅決破除阻礙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專家認為,構建新發展格局要以滿足國內需求為基本立足點,實施擴大內需戰略。
“通過增強國內大循環帶動內需的持續回升,將有助于提升經濟增長的穩定性和持續性,更好地提振消費和擴大有效投資。”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認為,堅持惠民生和促消費、投資于物和投資于人緊密結合,這既是對就業和民生福祉的關懷,又顯示了提振內需的決心。同時,全會強調“以新需求引領新供給,以新供給創造新需求”,這將有助于促進消費和投資,實現供給和需求的良性互動。
著眼于增強國內大循環內生動力和可靠性,中國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認為,一方面要積極推動擴大內需增強“內生動力”,通過提升居民消費能力、完善收入分配機制、激發企業活力等措施,提高內需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另一方面要通過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增強“可靠性”,破除阻礙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卡點堵點,構建更加安全可控、韌性更強的產業鏈和國內大市場。
對于聚焦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重點難點,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產業經濟研究室主任魏琪嘉建議,應統一市場準入規則,堅決清理廢除各類不合理的準入限制。健全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從源頭上防止出臺妨礙公平競爭的政策措施。
完善宏觀經濟治理體系
全會提出,加快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增強高質量發展動力。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更好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作用,完善宏觀經濟治理體系,確保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要充分激發各類經營主體活力,加快完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提升宏觀經濟治理效能。
“作為宏觀經濟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十五五’時期財稅金融政策將有兩方面主要任務。”王青認為,一方面是為完成國家重大戰略提供財政、金融資源保障;另一方面是通過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實施逆周期調節,穩定宏觀經濟運行。“十五五”時期財稅金融政策會保持較強的穩定性和連續性。
全會分析了當前形勢和任務,強調堅決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要繼續精準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著力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穩住經濟基本盤,鞏固拓展經濟回升向好勢頭。宏觀政策要持續發力、適時加力,落實好企業幫扶政策,深入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兜牢基層“三保”底線,積極穩妥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
“今年前三季度經濟增長5.2%,為高質量發展托穩底盤,有力支撐全年經濟增長目標的實現。”李超說。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日前表示,宏觀政策持續顯效將為經濟平穩運行保駕護航。近期宏觀調控進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出臺實施《關于擴大服務消費的若干政策措施》,下達第四批消費品以舊換新資金,加強“兩重”項目組織調度,有助于形成政策合力。我國有充足的政策空間、豐富的政策工具、常態化的政策儲備,能夠有效應對各類風險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