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微信公眾號“工信微報”周五發布消息,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商務部、市場監管總局近日聯合印發《輕工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5—2026年)》(以下簡稱《方案》),從著力優化供給、助力擴大消費、保持國際競爭優勢、優化產業生態和增強高質量發展動能等五個方面提出一系列具體舉措。
《方案》提出,2025-2026年,輕工業在穩增長、促消費、惠民生中的作用更加凸顯。重點行業規模穩中有升,企業經營效益基本穩定。智能家居、老年和嬰童用品、體育休閑時尚產品等新增長點快速發展,引領消費能力不斷提升。新增推廣300項升級和創新產品,接續培育10個規模1000億元以上特色產業產區。
在著力優化供給方面,《方案》首先提到,加快產品創新。開展增強消費品供需適配性行動,細分人群、區域、行業和年齡,利用人工智能深度挖掘分析消費者需求,不斷豐富產品品類和特色供給。通過“鏈長制”“揭榜掛帥”等舉措,加速智能家電、生物制造、高端自行車等領域關鍵技術突破。
《方案》還提出,加強質量保障。開展重點消費品質量提升行動,強化強制性國家標準“紅底線”作用,推動電動自行車強制性國家標準平穩有序過渡,完成玩具、兒童手表、智能鎖具、家用燃氣灶具等10項強制性國家標準制修訂。
助力擴大消費方面,《方案》提出,促進擴大傳統消費。落實好現有家電、家裝廚衛、電動自行車等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加大綠色低碳、智能健康、適老宜小產品研發推廣,充分發揮政策資金撬動作用,推動高質量耐用消費品進入千家萬戶。
另外,《方案》提到,培育新消費增長點。圍繞健康、養老、育幼、家居、文旅等消費熱點打造新增長引擎。增加智能家電、智能機器人、功能家具、智能安防、多場景照明系統、智能影音娛樂、康復輔助器具等產品供給。
保持國際競爭優勢方面,《方案》提到,優化貿易結構。支持家電、家具、皮革、照明、酒類等行業龍頭企業加速品牌全球化建設,開拓海外營銷渠道,打造更多國際化品牌。發展外貿新模式。積極支持跨境電商等外貿新業態,優化商品品類,增加商品附加值,大力開展海外營銷推廣。
優化產業生態方面,《方案》提到,促進產業鏈協同發展。在家電、電池、家具等領域培育具有重大引領帶動作用的生態主導型領軍企業,樹立高質量發展和科技創新的先進典范。推動產業合理布局。從傳統經典、先進制造、專精特新等角度分批打造輕工業特色產區,加強分類培育和管理。
除了上述四個方面,《方案》在增強高質量發展動能方面提到,推動數字化轉型。落實好《輕工業數字化轉型實施方案》,錨定2027年階段性目標,聚焦家電、家具、制鞋、日用化學品等重點行業推廣智能排產、智能配方設計等“小快輕準”適配方案。促進綠色化發展。建立涵蓋產品能耗、水耗、污染物排放等多維度的嚴格綠色標準體系,強化企業綠色生產責任,支持建設一批輕工行業綠色工廠,打造高質量、高水平的示范標桿。
近期,我國陸續推出新一輪十大重點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明確下一階段行業增長目標,并圍繞提升供給能力、擴大有效市場、優化發展生態等方面部署一系列舉措。
9月13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門發布《汽車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5—2026年)》,提出今年力爭實現全年汽車銷量3230萬輛左右,同比增長約3%,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1550萬輛左右,同比增長約20%。
在此之前,《電子信息制造業2025—2026年穩增長行動方案》《電力裝備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5—2026年)》相繼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