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金融街購物中心廣場人頭攢動,一場別開生面的“金融集市”在這里舉辦,包括銀行、保險、證券等在內的28家金融機構在此設置展臺,它們通過趣味游戲、有獎問答、知識講解等方式,讓現場群眾深入了解金融行業、學習金融知識。該“金融集市”是北京金融監管局等開展的金融教育宣傳周活動之一。
9月15日至21日,金融監管總局牽頭,聯合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證監會共同舉辦金融教育宣傳周活動。多地金融監管部門及金融機構積極組織開展金融知識普及,幫助金融消費者和投資者理性選擇金融產品,遠離虛假宣傳、非法中介、非法金融和電信詐騙等活動侵害。
聚焦四方面重點內容
北京金融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金融集市”活動共設置兩個會場。其中,金融街購物中心會場在傳統展區的基礎上,創新策劃主題專區、機構展臺、視頻展播、“金融午市夜市”等特色布置或活動,通過視頻展播、節目表演、互動問答、金融夜市等多樣化互動環節與特色化節目,提供金融便民服務,增強公眾參與感與知識獲得感。
據了解,此次金融教育宣傳周活動為期一周,以“保障金融權益 助力美好生活”為主題,圍繞“為民辦實事,提升服務水平;規范營銷行為,強化適當性管理;抵制非法中介,維護金融秩序;防范電信詐騙,保護財產安全”等四方面,匯聚政府部門、行業協會、金融機構、社會媒體等多方力量,開展多渠道、多形式、分人群、有側重的金融教育宣傳。
多地金融監管部門積極部署,以多種形式開展宣教活動。比如,天津金融監管局通過漫畫、長圖、短視頻等開展“以案說險”風險提示,提升金融消費者和投資者風險防范意識和能力;河南金融監管局聯合省農業農村廳開展惠農政策普及活動,聯合省公安廳開展金融安全進萬家活動,聯合團省委、少工委面向青少年開設“校園+線上+行業+社會”四個課堂,講好“開學第一課”。
防范“黑灰產”侵害
此次金融教育宣傳周活動的重點內容之一為提示提醒防范互聯網貸款亂象、金融領域“黑灰產”侵害。在金融教育宣傳周啟動當天,金融監管總局、公安部聯合發布第一批金融領域“黑灰產”違法犯罪典型案例,包括寧某等人包裝“職業背債人”實施貸款詐騙、信用卡詐騙案;林某某、馬某某等人以“代理退保”名義實施敲詐勒索案。
針對“債務優化”“職業背債”“保單升級”“退舊保新”等陷阱,多地金融監管部門發布風險提示,向金融消費者揭示相關陷阱套路,提示消費者選擇正規渠道辦理業務、遇到問題時通過正規渠道解決糾紛,防范非法中介侵害,依法理性維護自身正當權益。
比如,江西省公安廳、江西金融監管局提示,消費者要根據自身金融服務需求,通過正規金融機構辦理金融業務,可通過監管部門官方網站查詢相關許可證信息,審慎判斷相關經營主體是否具備金融業務資質;可通過微信小程序“金融產品查詢平臺”,金融機構官網、官方App或撥打官方客服熱線驗證產品真實性。
構建立體宣教矩陣
多家金融機構創新宣教模式,形成了多維度、廣覆蓋的“線上+線下”立體宣傳矩陣。
在線上,平安人壽、友邦人壽、人保壽險等多家保險機構推出“高管講消保”等專欄,以公司高管親自發聲的形式,圍繞與金融消費者切身利益相關的熱點話題,向消費者普及金融知識。
在線下,中國人壽全面推進進社區、進農村、進企業、進校園、進商圈的“五進入”宣傳行動,根據不同金融服務場景定制專屬宣傳方案;農銀人壽充分利用社區“網格化”管理等多種方式,開展“風險提示送上門”行動,讓金融安全融入百姓生活,創新推出NFC互動工具“濃情好服務 碰碰更貼心”,讓消保專區金融知識觸手可及。
金融監管總局副局長付萬軍在金融教育宣傳周啟動儀式上表示,下一階段,金融監管總局將按照“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原則,推動金融宣教再往前端走一些、離消費者更近一些,逐步構建起消費場景全覆蓋、傳播渠道全覆蓋、受眾群體全覆蓋的宣傳教育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