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超13億人,“惠民?!币迅采w全國約30個省級行政區,商業健康險保費收入超9700億元……這些數據表明,保險這把現代文明鍛造的“金鑰匙”,正以其特有的風險分散與經濟補償功能,成為打開人民群眾“病有所醫”健康之門的重要金融工具。
近日,上海證券報記者調研了解到,我國已經建成了“基本醫保、惠民保險、商業保險”協同發展的多層次保險體系,以此滿足不同人群多元化的醫療保障需求。但是,當前健康險覆蓋面不足、數據孤島、商保普及度不高等問題仍待解決。
“惠民?!北榈亻_花
“我今年又參與了‘滬惠保’。雖然過去幾年沒有用上,但一百多塊錢的價格也不貴,算是為自己買了一份健康保障?!奔易∩虾5鸟R先生告訴上海證券報記者,當他得知“滬惠保”是由政府指導的普惠保險,就毫不猶豫地購買了。
據記者了解,2025年度“滬惠?!眳⒈H藬低黄?45萬。
“滬惠?!钡某晒嵺`是我國“惠民?!卑l展普及的一個縮影。目前全國各地的“惠民保”產品已有上百款,惠及數百個城市。例如,2025年度“深圳惠民保”參保人數再創新高,突破615萬;2025年度“北京普惠健康?!眳⒈H藬狄苍賱撔赂撸黄?34萬。
從賠付數據來看:截至2025年3月底,“滬惠保”累計賠付金額超22億元,“深圳惠民?!崩塾嬞r付近23萬人次;截至2024年11月底,“安陽惠民?!崩塾嬂碣r金額約8311.26萬元。
商業保險投保熱情上升
在“惠民保”快速發展的同時,人民群眾對商業保險的投保熱情也持續上升。2024年保險業健康險業務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約9774億元,同比增長約8.2%。
健康險主要包括重疾險和醫療險。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創新與風險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龍格告訴上證報記者,2024年醫療險市場占比首次超越重疾險,其重要意義在于醫療險可以有效補充基本醫保,覆蓋高價值創新藥械,減輕個人醫療負擔,防止因病返貧,并激勵醫藥產業創新。
由此可見,保險正成為打開“病有所醫”健康門的重要金融工具,保險公司也發揮著愈發重要的作用。記者了解到,太平洋健康險自2022年推出“藍醫?!币詠恚牙塾嫹湛蛻舫?00萬人;2025年上半年,平安健康險賠付金額37.7億元,同比增長16%;2005年至2024年,人保健康每年賠付金額從不足百萬元增長至229.1億元。
鎂信健康是連接險企、藥企、醫療機構和患者的平臺方。鎂信健康首席產品官龔巧告訴上證報記者,傳統商業保險理賠存在“理賠材料多、審核周期長、到賬慢”的突出痛點,尤其是在院外藥品的理賠當中,難以打通醫院、藥房等全閉環場景,患者的用藥可及性難以得到充分保障。
“我們的‘一碼直付’服務可以解決這一痛點,用戶在門診、住院、藥房等全場景就醫時,只需在使用醫??ńY算之后,出示‘一碼直付’平臺生成的專屬支付碼,即可完成‘醫保報銷+商保賠付’的一站式結算,全程無須墊付費用,提升商保用戶的就醫體驗?!饼徢烧f。
多方協同發力解難題
盡管保險在守護居民健康方面發揮著愈發重要的作用,但當前我國健康險覆蓋面不足、數據孤島、商保普及度不高等問題仍待解決。業內人士認為,用保險“金鑰匙”打開“病有所醫”健康門,還需要政府、險企、醫療機構、第三方機構等多方持續協同發力。
海量的真實數據是保險產品精準定價、降低費用的基礎。龍格建議:打破數據壁壘,建立安全共享機制;推廣醫保、商保一站式結算,提升賠付效率與醫院感知度;完全開放職工醫保個人賬戶購買商業健康險,將亞健康人群、慢病人群、老年人、既往癥人群納入保障范圍;將創新藥械納入保障,探索“險藥聯動”支付模式。
太平洋健康險相關負責人對上證報記者表示,他的建議是從生物醫藥產業扶持資金中劃撥一定比例,設立創新藥商保保費補貼機制,發揮杠桿作用,共同做大支持創新藥械的商業健康險規模。
龔巧則建議:“持續加強與醫保、醫療、醫藥的協作協同,調動藥企以各種形式直接或間接參與風險共付、共擔機制,探索療效保險、金融分期、慈善贈藥等多元化的支付方案,讓大健康產業鏈各方都參與進來,形成良性循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