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踏集團掀起反腐風暴。
9月16日,據該公司披露,安踏正在深化反腐體系建設。截至2025年8月,安踏集團因嚴重舞弊觸犯集團紅線被辭退的員工74人;涉嫌違法犯罪移交司法機關處理的內外部人員46人(內部21人,外部25人),其中包含總裁級1人,總監級14人、經理級4人;追訴離職人員3人(因在職期間職務犯罪);違反誠信廉潔責任條款的舞弊供應商及合作伙伴45家,查處案件涉及違法犯罪金額約3000萬元。
種種案件背后是,今年以來,安踏集團聚焦高風險領域推進反腐專項治理,通過內部審計、監察、稽核等多重舉措嚴厲打擊貪腐行為。
安踏集團提到,已設立“職業追溯機制”。任何員工在任職期間的職務犯罪行為,不受在職狀態和時間限制,一經發現必將依法追究責任。
此外,今年2月,安踏集團公布首批永不合作主體清單,有10家違規供應商被列入對外公布名單。
從種種表態來看,安踏反腐正進入新階段。
圖片來源:本報記者 梁遠浩 攝
反腐重心
需要注意的是,眼下,安踏反腐重心在于制度建設。
該公司提到,正從組織架構、管理體系、員工教育等方面系統強化內控防線。安踏集團成立“誠信道德委員會”,修訂《反貪腐制度》《獎懲管理制度》《供應商廉潔合規管理辦法》等6項核心制度,將第三方合規管理、供應鏈風險防控等納入規范框架。
此外,安踏集團持續加強巡視巡察制度建設,完善監督機制。嚴格執行采購、工程、營銷等高敏感、高風險崗位的定期輪崗制度。構建“三道防線”體系,覆蓋公司58個風險模塊,208個風險責任,通過風險負責人清單管理舉措壓實各級管理者職責。
另外,安踏集團正面向供應鏈伙伴開展常態化合規培訓,通過完善供應商合規管理體系、實施分級管理制度、簽訂廉潔協議、定期披露“永不合作主體清單”等舉措,推動行業廉潔治理。
需要看到的是,安踏尤其重視采購、工程、營銷等領域監督機制的原因是,大量腐敗案例。
以今年2月披露的首批“永不合作主體”清單為例,在10家黑名單企業中,高達6家為文化傳媒類公司。其中包括,灝瀅文化傳播(上海)中心、北京炫爍文化傳媒有限責任公司、上海動人廣告制作中心、上海子午卯西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廈門市優點企劃設計有限公司、上海拓茨廣告有限公司。
背后是,在營銷市場,基于成本的不透明,確實容易滋生腐敗空間。
安踏集團似乎還在從運營體系上做調整以規避相關風險。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安踏旗下某知名品牌的營銷活動主動權已上收至品牌總部。對此動作,該品牌高管的解釋為,“提高營銷效率”。
同時,由于存在的種種灰色空間,采購環節也是貪腐的重災區。
據安踏此前披露,集團鞋采購副總監鄒某祥被依法刑事拘留;集團服裝采購中心張某某犯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九個月,緩刑一年等案例,都可以說明這一點。
還要看到,在當時,安踏提到,過去一年,因嚴重舞弊觸犯集團紅線被辭退的員工58人,因涉嫌違法犯罪移交司法機關處理的內外部人員29人,違法犯罪金額1600萬元,直接涉案業務金額近億元。與9月最新數據相比差額,應該就是安踏今年的反腐成果。
另一頭,安踏早已建立協同反腐體系。
于2021年5月對外公布的《安踏舉報獎勵制度》顯示,對舉報事實清楚、調查屬實、為安踏挽回利益和損失的舉報人員或舉報單位,安踏集團將按照舉報查證金額的50%(最高不超過100萬元)進行獎勵;如舉報事項經查證后屬于刑事案件,被公安機關立案調查批準逮捕的,獎勵50萬元;如舉報事項經查證后屬于刑事案件并最終被司法機關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及以上,獎勵100萬元。
利潤承壓
更要看到,安踏高壓反腐,或許與當下的市場環境有關。
在上半年,安踏集團營收同比增長14.3%至385.44億元;歸母凈利潤同比下滑8.9%。不包括由Amer Sports(亞瑪芬體育)上市事項權益攤薄所致的利得,安踏集團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14.5%至70.31億元。
不過,從行業層面看,此種成績已是難得。隨著宏觀環境變化,運動巨頭們的生意增長變難。
李寧財報顯示,上半年,其營收同比增長3.3%至148.2億元;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11.0%至17.4億元。
同期,阿迪達斯中國區營收同比增長13%至18.27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50億元)。在2025財年下半年(2024年12月~2025年5月),耐克大中華區營收同比下滑18.7%至32.09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30億元)。
雖然目前安踏集團體量大體相當于耐克和阿迪達斯在大中華區營收的總和,且還保持著雙數增長。
可要注意,在市場激烈競爭下,安踏集團毛利率已受到沖擊。在上半年,安踏集團毛利率同比下滑0.7個百分點至63.4%。
壓力來自主力品牌安踏與FILA的毛利率下滑。其中,安踏品牌毛利率同比下滑1.7個百分點至54.9%,FILA毛利率同比下滑2.2個百分點至68.0%。
“主要是因為線上折扣同比略有變化,同時線上占比提高。線下正價店還是維持了同期的折扣水平。另外我們主動提升FILA鞋類產品的占比。”在業績會上,安踏集團CFO畢明偉?解釋。
這從安踏集團的營收結構中也能相互印證。
上半年,安踏集團線上收入占比達到36.2%,去年同期為34.6%。從毛利率來看,鞋類毛利率為59.2%,服飾為67.3%。
面對運動市場價格戰加劇,以及資本市場估值體系變化,安踏亦越來越重視利潤。9月17日,安踏股價報收96.75港元/股,總市值2716億港元。而安踏的股價高點在183.28港元/股,已近乎腰斬。
在半年報披露當天,安踏集團董事局主席丁世忠就發布公開信明確,安踏首先投資于現有業務,特別是創新、數字化和零售轉型,不斷提升盈利能力;其次是尋找高質量的并購與合作機會,強化多品牌優勢;三是要保持穩定高派息比例,并看時機回購股份,優化資本結構。
由此,承壓的利潤讓蛀蟲們的存在尤其不可接受。
總體來看,在目前市場環境下,安踏反腐深化是種不可逆趨勢。
這也代表著,運動市場競爭,正走向精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