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份,A股算力板塊經歷了一輪“深V”走勢。
9月初幾個交易日內算力板塊整體回撤近十個點,但受利好消息提振,云計算指數經歷強力反彈后一改此前回調趨勢,向著歷史新高繼續邁進。
主動權益基金方面,當前漲幅居前的產品已經被算力主題包攬,龍頭股“易中天”數倍漲幅的股價為此類產品凈值貢獻良多。值得一提的是,當前無論是估值風險還是產業不確定性也在漸漸暴露,在漲跌彈性明顯之際,已有基金經理坦承“在組合管理上進行了一定應對。”
“大消息”提振
回溯行情,年內大火的云計算在9月初上攻逐漸乏力,但轉折發生在9月10日。消息面上,據美國相關媒體報道,人工智能頭部企業OpenAI與甲骨文(Oracle)正式敲定一份價值3000億美元的算力購買訂單。該筆交易成為當前云計算行業規模最大的合作協議之一,折射出全球AI產業對高性能算力基礎設施的強勁需求。
華北某基金經理對券商中國記者表示,甲骨文公布超大級別訂單指引,對板塊形成提振。“最重要的就是之前很多人把海外算力當成一個周期股,現在可以逐漸往成長股方向去做切換,它的估值體系會發生一個比較大的變化,所以股價空間又可以打開。”
受利好影響,工業富聯、新炬網絡和杰創智能等個股紛紛漲停,連帶主題ETF凈值亦有所提振,多只云計算ETF在消息公布次日漲約7%,并一改此前回調趨勢,向著歷史新高繼續邁進。
主動權益基金方面,在經歷了人形機器人、創新藥熱點輪番上演后,截至9月16日,漲幅居前的產品已經被算力概念包攬,如永贏科技智選已經漲超187%,中航機遇領航漲超130%,中歐數字經濟也漲約127%。其中,“易中天”貢獻良多,這幾只龍頭股悉數出現在前述基金的前十大持倉里。
值得注意的是,算力行情還提振了恒生互聯板塊的走勢。在阿里巴巴此前受“外賣競爭”影響股價一度上漲乏力,而二季報驗證出阿里云的高增長后,市場的情緒開始有所改觀,對該股敘事的重點轉而成為云計算概念。華安基金指出,阿里巴巴、百度等企業開始采用自研芯片替代英偉達GPU,推動半導體設備訂單增長,新簽訂單創歷史新高。
有長期需求支撐
“當前,全球范圍內對算力的堅定資本開支持續推進,算力‘軍備競賽’不僅沒有降溫,反而逐漸成為將持續多年的全球共識—無論是科技巨頭還是產業資本,都在加大對算力基礎設施的投入,這為算力鏈提供了長期且堅實的需求支撐。”永贏基金王文龍表示,對國內市場而言,算力供給問題的解決將是中國AI投資真正走入常態化、啟動本土產業浪潮的關鍵。
回顧今年以來的情況,國內算力供給的障礙因素已從“外因”轉向“內因”:此前受海外供應限制的影響逐步緩解,英偉達合規芯片供應已恢復,但國內目前暫不主張采購;同時,IDC(互聯網數據中心)能耗指標的恢復審批進度,也與相關政策導向密切相關。
王文龍表示,這意味著當前國內算力供給的節奏與力度,主動權已牢牢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核心不是“能不能”的問題,而是“何時啟動”的問題。就像被壓縮的彈簧,壓制得越充分,后續反彈的力度往往越強勁,當前算力鏈或正處于這樣的蓄力階段。
從長期投資視角來看,王文龍表示,自主可控方向更具長遠價值與宏大成長空間。在全球算力競爭與技術自主的大背景下,圍繞自主可控產業鏈布局的算力核心品種,既能規避潛在的外部不確定性,更能充分受益于國內算力需求爆發與產業升級的紅利,是穿越周期、把握長期趨勢的關鍵板塊。
長城基金基金經理劉疆認為,算力作為經典的“賣鏟人”,將隨著AI大模型性能突破、多模態技術演進及AI應用場景的快速落地,呈現指數級的需求增長,行業高景氣度有望呈現長周期趨勢。具體到投資領域,GPU和ASIC芯片、光模塊、光芯片、光纖連接器等品類將持續受益。此外,AI服務器帶動用量躍升的PCB以及高功率電源系統、液冷散熱解決方案等新興領域,將成為新時代的算力剛需,或將迎來大機遇。
匯豐晉信基金經理陳平也表示,算力當前確實供需緊張,因而產業鏈上的公司總體都是高凈利率高ROE的狀態。長期來看萬物皆周期這句話是對的。就長期而言,高凈利率和高ROE都該回歸,就跟當年某些新能源細分領域(如逆變器)一樣。
“但周期有多長,要用多長時間回歸,則需要具體產業具體考慮。科技類資產盡管近期漲幅較大,但AI帶領著的科技基本面向好,同時核心的AI資產總體估值不高,且科技里還有很多資產沒怎么漲,比如算力之外的半導體以及跟算力不相關的消費電子,而這些資產的基本面預期也是向好的,仍然看好未來的科技行情。”陳平認為。
需警惕估值風險
雖然長期向好,但云計算板塊已然“不便宜”。截至9月17日,該指數市盈率已達122倍,位于過去5年內91.8%分位。在積累一定漲幅后,多名業內人士也坦承道:算力行情并非“無限高”。
“風險肯定是有的,如果我們看到北美的需求出了問題,模型迭代不下去,或者說英偉達的技術迭代放緩,供需格局出現一些惡化,包括應用端好的應用始終出不來,那么當前的估值體系就得重塑,這些都是海外算力面臨的風險。”某基金經理對券商中國記者透露,但該基金經理也表示:“如果風險沒有出現的話,其實現在的股價還是有空間的。”
從基金表現來看,部分基金經理也采取了降倉操作。如某算力主題基金在9月4日的大跌和9月11日的大漲中,彈性均低于當日指數。該基金經理表示:“在市場活躍度大幅提升后,板塊進入震蕩期,我們在組合管理上進行了一定應對。”
責編:楊喻程
排版:劉珺宇
校對:趙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