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前沿力量,量子科技正加速從實驗室走向產業賽場。在日前落下帷幕的2025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北京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企業首次實現集中亮相。其中,國內首個支持1000專用量子比特的相干光量子計算云服務的發布,標志著我國專用量子計算正式邁向千比特規?;瘜嵱眯码A段,量子計算領域的商業化落地迎來關鍵進展。
“量子比特數量一直是衡量AI算力的關鍵閾值?!北本┎I孔涌萍加邢薰荆ㄒ韵潞喎Q“玻色量子”)副總裁巨江偉介紹,目前大多數量子計算機硬件的物理量子比特數量處于200到500量子比特之間,經過糾錯獲得的能用于計算的邏輯量子比特數僅有數十個。當硬件中可用于計算的量子比特數低于500時,量子算法無法有效處理高復雜度的AI模型;該比特數達到1000這個數量門檻后,量子計算機才有可能求解大規模梯度優化、AI模型訓練,覆蓋藥物分子設計、能源電力等大規模且高復雜性場景的實用化問題。
巨江偉還透露,玻色量子相干光量子計算機的耦合精度達int8,該精度首次超越全球首家量子計算機商業供應商D-Wave(耦合精度為int5),實現了中國專用量子計算實力從全球“跟跑”到全球“領跑”的跨越。
這是今年以來我國在量子科技領域取得新突破的一個縮影。今年1月,由南方電網牽頭,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電氣裝備西安西電高壓開關有限責任公司等單位聯合研制的全球首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量子電流傳感器成功落地,標志著量子測量技術在電力系統實現應用;3月發布的超導量子計算原型機“祖沖之三號”,處理“量子隨機線路采樣”問題速度在特定場景比最快的超級計算機還要快千萬億倍,打破超導體系量子計算優越性世界紀錄;5月,國儀量子技術(合肥)股份有限公司發布了自主研制的鉆石單自旋傳感器、量子磁力儀、微波場強儀等量子傳感器……
北京交通大學中國高端制造業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朱明皓認為,我國量子領域“首臺套”的涌現,標志著我國量子技術正在從科學研究實驗室走向實用化專用化,量子技術生態逐步建設形成,這將進一步加速量子技術的產業化,降低量子計算的應用成本。“隨著1000專用量子比特的相干光量子計算機的出現,我國在量子計算方面將進入國際第一梯隊,不斷拓展量子計算的應用價值,促進完善創新應用生態體系。”
不過,朱明皓也指出,我國量子計算在硬件開發和軟件算法先進性方面還存在短板,量子計算機的硬件成本投入巨大,單臺超導量子計算機造價可達數千萬元。量子比特云服務或可破解這一困境。
“這種端到端的服務模式不僅降低了量子計算的使用門檻,還通過完整的軟件開發套件和豐富的示例程序,為用戶提供全方位的應用支持。在算力速度優勢上,1000計算量子比特云服務最快端到端時間低于60秒。”玻色量子創始人兼CEO文凱說。
中國第三代自主超導量子計算機“本源悟空”自2024年1月上線以來,已為來自全球145個國家和地區的用戶完成超53萬個量子計算任務,目前共有3臺不同版本的“本源悟空”投入商業化運行。在醫療領域,本源量子與蚌埠醫科大學合作開發乳腺癌鉬靶健康檢測與乳腺癌鉬靶良惡性檢測真機應用,顯著提升了乳腺鉬靶圖像篩查精度。
當前,全球量子計算競爭處于戰略窗口期,我國在量子通信領域全球領先,在量子計算領域也正通過技術突破、量產推進和應用拓展加快商業化落地步伐。專家建議,建立新型舉國體制,加強國際合作,發揮新型研究機構和企業力量,進一步推動軟硬件技術突破與商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