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今日走勢分化,滬指尾盤走低,創業板指走勢強勁,盤中一度漲近3%;港股方面,恒生指數尾盤探底回升,恒生科技指數漲近1%。
具體來看,滬指盤中窄幅震蕩,尾盤在金融、釀酒等板塊的拖累下回落翻綠。創業板指盤中強勢拉升,一度漲近3%。截至收盤,滬指跌0.26%報3860.5點,深證成指漲0.63%報13005.77點,創業板指漲1.52%報3066.18點,滬深北三市合計成交23034億元,較此前一日減少2452億元。
場內近3400股飄綠,保險、銀行、釀酒、券商等板塊疲弱;汽車產業鏈股強勢拉升,豪恩汽電盤中漲停續創新高,萬向錢潮、浙江世寶等均漲停;豬肉概念股上揚,得利斯、傲農生物漲停;半導體板塊活躍,圣邦股份、上海貝嶺漲停,納芯微漲超10%;儲能概念股崛起,寧德時代(300750)一度漲逾14%,陽光電源(300274)盤中大漲超11%,均創出歷史新高。值得注意的是,寧德時代、陽光電源全日分別成交255.9億元、213.6億元,分別位居A股成交額第一、第二位。
港股方面,寧德時代漲超7%,創上市以來新高;藥捷安康尾盤飆漲超110%,近4個交易日已累計暴漲近500%。
汽車股拉升
汽車產業鏈股盤中強勢拉升,截至收盤,豪恩汽電漲約12%,盤中20%漲停續創新高;萬向錢潮、浙江世寶、征和工業、路暢科技等均漲停,隆盛科技漲超8%,盤中亦創出新高。
消息面上,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門聯合發布《汽車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5—2026年)》。其中提出,推動智能網聯技術產業化應用。深入開展智能網聯汽車“車路云一體化”應用試點,加快網聯基礎設施和云控平臺建設,鼓勵汽車前裝V2X、5G等高性能通信模塊,加快推進北斗系統規模化應用,促進物流、環衛、出行服務等多場景應用,鼓勵重點地區逐步拓展跨區域協同應用。推進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有條件批準L3級車型生產準入,推動道路交通安全、保險等法律法規完善。支持汽車、信息通信、交通等行業企業以數據為紐帶探索新型商業模式,加快多元化價值鏈培育。
方正證券指出,政策強調推進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有條件批準L3級車型生產準入,推動道路交通安全、保險等法律法規完善。政策端對L3車型的松綁,疊加后續權責劃分、智能網聯汽車參數等細則的出臺,有望重塑汽車行業競爭邏輯,從單純的價格戰轉向價值維度的競爭,智能化將成為車企重要的差異化競爭優勢。智能網聯長期成長邏輯強化,龍頭企業迎估值重塑窗口,建議關注智能網聯產業鏈標的。
儲能概念崛起
儲能概念今日發力走高,截至收盤,騰亞精工20%漲停,天宏鋰電漲約13%;寧德時代漲超9%,盤中一度漲逾14%,創出歷史新高;陽光電源盤中大漲超11%,亦創出歷史新高。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國家能源局頒布《新型儲能規模化建設專項行動方案(2025—2027年)》,提出三年內全國新增裝機容量超1億千瓦,2027年底達1.8億千瓦以上,帶動項目直接投資約2500億元。機構表示,與2024年累計裝機7376萬千瓦相比,三年或實現裝機2.44倍增長。根據CNESA測算,理想場景下,2030年儲能裝機或達近300GW,未來五年國內市場需求廣闊。
中信證券認為,儲能產業近期市場關注度較高,源于海外需求景氣,價格回升,拐點信號兌現,以及新型儲能“倍增計劃”為裝機提供持續保障。中期來看,在電改進程加速推進之下,儲能正由成本項轉為盈利項,且容量補償機制的不斷完善進一步為儲能提供盈利“安全墊”。
另據產業反饋,鋰電池產業鏈頭部電芯企業儲能產線滿產,部分儲能電芯價格開始上漲,今年上半年度全球儲能電芯出貨達240GWh,同比增長106%。主要系國內儲能市場開始從強配轉向市場化競爭,優質的儲能產品開始緊缺,此外,降息以及關稅預期下美國儲能市場也開始進入備庫周期。招商證券認為,考慮頭部儲能廠商的今明年在手訂單較為充足,目前儲能排產的強勢有望延續。中信建投證券指出,國內儲能市場在政策和市場化推動下走向良性發展,海外儲能需求旺盛。136號文實施后,國內儲能市場正在加速市場化,國內儲能需求將持續旺盛。預計2025年—2027年國內儲能新增裝機達到130GWh、160GWh、210GWh。
半導體板塊強勢
半導體板塊盤中走勢活躍,截至收盤,圣邦股份20%漲停,納芯微漲超10%,上海貝嶺亦漲停,思瑞浦漲近10%,海光信息漲超5%,盤中漲近10%創出新高。
消息面上,當地時間9月12日,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發布公告,將23家中國實體列入實體清單,其中以13家半導體企業為主。隨后,中國對原產于美國的進口相關模擬芯片發起反傾銷立案調查,就美國對華集成電路領域相關措施發起反歧視立案調查。
中信證券表示,2025年以來,關稅事件導致下游客戶國產替代意愿增強,6—8月德州儀器漲價動作也意味著前期競爭策略發生調整。后續隨著反傾銷調查推進,本土廠商有望迎來更好的市場環境,盈利能力也有望隨之修復。本次反傾銷調查主要聚焦通用接口和柵極驅動芯片,前期布局較多廠商;更加需要關注的是中長期整個模擬芯片板塊國產替代趨勢,更多廠商有望受益。另外,美國對華半導體的管制措施會持續增強,但是效果逐漸減弱,實際更有助于中國AI及半導體產業的國產替代加速。建議核心關注晶圓代工、算力芯片設計、國產設備及零部件、先進封裝四大方向。
藥捷安康日內股價翻番
藥捷安康尾盤飆漲超110%,近4個交易日已累計暴漲近500%。
藥捷安康是一家以臨床需求為導向、處于注冊臨床階段的生物制藥公司,專注于發現及開發腫瘤、炎癥及心臟代謝疾病小分子創新療法。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上周一(9月8日),該公司剛剛調入港股通標的名單,這也意味著南向資金可以通過港股通渠道買入該股。
9月10日,藥捷安康公告,其核心產品替恩戈替尼(Tinengotinib,TT-00420)聯合氟維司群治療經治失敗的激素受體陽性(HR+)且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陰性或低表達(HER2-)的復發或轉移性乳腺癌Ⅱ期臨床試驗,已于9月10日獲得了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的臨床默示許可。
公告還稱,替恩戈替尼早期臨床研究結果表明,替恩戈替尼單藥在經歷過多種治療(例如內分泌治療、CDK4/6抑制劑治療和化療)的HR+/HER2-乳腺癌患者中,有令人鼓舞的臨床效果。臨床前實驗結果表明,替恩戈替尼與氟維司群的聯合用藥針對內分泌治療耐藥的乳腺癌細胞具有藥理學協同作用。因此替恩戈替尼聯合氟維司群的臨床治療策略將可能為此類乳腺癌患者的治療帶來新的突破。
責編:葉舒筠
校對:楊舒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