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歲的“米奇”脫下經典背帶褲,換上酷感十足的搖滾外套,明年,“米奇和朋友們”還將跨界走進F1賽場,與全球8.2億賽車迷一同感受極速激情。很難想象,華特迪士尼公司(以下或稱迪士尼)這個已經邁過“百歲”的娛樂巨頭,正用“逆齡化”的潮流突破,讓自己始終站在年輕消費群體的視野中心。
9月10日,在華特迪士尼公司大中華區2026消費品部啟動大會上,迪士尼中國方面展望道:“1995年至2024年之間出生的新生代,已經占據全球43%的人口,他們將會是未來消費市場增長的核心要素。”
盯緊未來核心消費力
迪士尼有三大業務部門:娛樂部門、體育部門和體驗部門。在2025財年第三季度,除體育部門外,迪士尼娛樂部門和體驗部門營業收入均實現增長。在體驗部門中,消費產品在2025財年第三季度的營業收入為9.92億美元,同比增長3%。
剛出任華特迪士尼公司大中華區及韓國消費品部副總裁及總經理職務的林麗真在中國生活了15年,她坦言,零售在中國消費品市場十分重要,接下來,公司首要任務便是加強零售。
“在零售這個環節,我們會擴大團隊。我們將繼續幫助授權合作伙伴進入海外市場……如今,我們已經有70多家跨境發展業務合作伙伴,相關業務增長超過了我們的預期。”林麗真介紹。
值得注意的是,當玩具業務在中國市場愈發成熟時,年輕消費者的購買潛力也被進一步挖掘。迪士尼相關負責人表示,當下重點是了解如今最有消費力和影響力的Z世代(1995~2009年間出生的人)和A世代(2010年以后出生的人)。
2010年以后出生的A世代人群,被公認為“數字時代原住民”,也是未來的消費主力軍。據迪士尼中國的數據,Z世代的整體消費規模到2035年將達到16萬億元人民幣。不可忽視的是,如今已有88%的A世代能影響家庭購物決策,他們有巨大的消費潛力。
與世界聯動、自我表達,這些A世代身上的特質將引領未來的產品趨勢。《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在傳統玩具基礎上,迪士尼今年還展示了不少“科技產品”,例如智能玩具、電子項鏈、電子樂器等。
押注《瘋狂動物城2》
在今年的影視市場上,動畫電影創造的經濟效應相較于真人電影更為亮眼。無論是《浪浪山小妖怪》還是《哪吒之魔童鬧海》,都印證了動畫電影在銀幕之外的商業潛力。
今年8月,上海電影(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雋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衍生品是動畫的重要營收渠道,因為“電影在固定周期內完成,但延伸產品的售賣和互動場景是無限的”。
正因如此,對于那些具備商業潛力的動畫形象,影視公司會早早開始布局。
早在2024年9月的大中華區消費品啟動大會上,迪士尼中國就明確表示,2025年5月上映的《星際寶貝史迪奇》真人版,將是其IP(知名文創作品相關版權)授權業務在中國市場上的重點發力方向。迪士尼消費品部亞太區高級副總裁及總經理林家文更大膽預判,“史迪奇”會成為“草莓熊”后的下一個頂流IP。
如今從票房數據來看,這一判斷正逐步兌現。貓眼專業版顯示,截至9月12日,《星際寶貝史迪奇》以10.44億美元票房暫居2025年全球票房榜亞軍,僅次于斬獲21.99億美元的《哪吒之魔童降世》。有意思的是,今年全球票房前四的影片(除上述兩部電影外,還包括《我的世界大電影》《侏羅紀世界:重生》),都帶有極具零售商業價值的虛擬IP形象。在電影票房整體增長乏力的當下,這些“能帶貨”的虛擬IP,正成為內容公司突破票房增長瓶頸的關鍵。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活動現場發現,在“頂流”科幻美劇《曼達洛人》的衍生電影《星球大戰:曼達洛人和古古》中,迪士尼特意將自帶“壞萌反差感”的“古古”推為主角。在社交媒體上,迪士尼已提前預熱起“古古”的“銀河系團寵”形象。
不過,《星球大戰:曼達洛人和古古》要等到2026年才上映,迪士尼眼下需要一個能接棒史迪奇的“新王牌”,而定檔11月26日北美上映的《瘋狂動物城2》(即《瘋狂動物城:動物城日與夜》),顯然被寄予了厚望。
回望2016年,《瘋狂動物城》全球上映,其中國票房累計逾15億元,至今仍是中國影史進口動畫片的票房冠軍。
在數據上,自2024年12月以來,《瘋狂動物城》相關授權業務在大中華區已實現3倍增長。預計截至2025年底,大中華區將發布超過2000款相關授權產品。品類涵蓋潮流玩具、服飾與時尚、居家用品、電子產品、飲料食品、寵物用品等。
此外,上海迪士尼度假區擁有全球首個也是目前唯一一個《瘋狂動物城》主題園區。因此,對迪士尼而言,《瘋狂動物城2》的中國票房表現,不僅關系到單一IP的成敗,更影響著公司在中國市場搭建的“內容、體驗和消費”生態。
為了更好地貼近中國觀眾,迪士尼還主動邁出了“本土化合作”這一步。今年6月,迪士尼中國攜手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推出了運用偶(定格)、水墨、二維、剪紙等四種中國傳統美術動畫技法的電影宣傳短片。有知情人士告訴記者,這一合作是迪士尼總部拍板決定的,證明公司對中國市場高度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