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個10萬億級市場呼嘯而來!3800點之上,機器人正蓄勢待發
      來源:證券時報網作者:沈述紅2025-09-08 07:39

      無論我們是否愿意,機器人的時代正在來臨,連接投資者與實體產業的機器人ETF (562500) 也早已深度嵌入這場變革。

      9月2日,特斯拉發布“宏圖計劃”第四篇章。文件封面圖上,一款Optimus機器人正打開汽車后備箱。“未來特斯拉80%的價值,將來自于Optimus。”馬斯克在社交媒體上如是說。

      8月25日,英偉達發布機器人“新大腦”——Jetson AGX Thor開發者套件及量產模塊。在宣傳片中,黃仁勛把它當成送給所有機器人的禮物,稱作是“推動物理AI和通用機器人時代的終極超級計算機”。

      地球的另一邊,中國機器人產業的角色也逐步從追隨者切換為破局者,在全球產業的鐵幕上劃出熾烈的軌跡。一幕幕曾被看作科幻的場景,亦不斷撞進現實的大門:在比亞迪總裝車間,華為盤古大模型指揮雙足機器人完成500公斤負載行走;在4000米深海處,哈爾濱工程大學研發的新型柔性機器人多次“打卡”;在海南文昌發射場,航天科工的移動操作機器人替代人類完成火箭燃料加注……

      隨著技術奇點的加速降臨,一場由“機器替人”剛需驅動、中美科技巨頭押注的產業革命,正在催生出繼智能手機后的下一個十萬億級市場。站在人類與機器生產力交接的歷史拐點,機器人ETF(562500)既是這場產業變革浪潮的見證者,更是資本投向實體、投向未來的參與者。

      國際巨頭加碼人形機器人產業

      帶起當下人形機器人節奏的,是一家抓住了人形機器人“前置產業”——自動駕駛機遇的公司:特斯拉。從2021年到現在,這家公司的人形機器人通過相對領先的商業化進程,在全球范圍內已穩穩地刷出了存在感。

      在特斯拉發布的“宏圖計劃”第四篇章里,關于AI和機器人內容占比明顯提高。

      特斯拉認為,通過借鑒汽車行業的規模化生產經驗,大規模生產機器人以替代人類勞動力是可行的。其最終目標是建立一個全新的、由機器驅動的生產體系,從而實現生產力的指數級增長。

      今年以來,馬斯克已數次發聲,強調機器人業務在特斯拉的戰略地位,并描繪Optimus機器人的規模化愿景。4月23日,馬斯克稱,預計到2029年,Optimus機器人每年產量將達100萬臺。此外,被外界視為“全球人形機器人產業重要參考對象”的Optimus 3已基本定型,預計將于今年底正式落地。

      以特斯拉為代表的車企之外,人形機器人產業里的另一耀眼陣營:AI,近年來也在資本的加持下逐漸拉近與領跑企業之間的距離。其中的全球巨頭——英偉達,將其機器人技術的最新進展形象地稱為“新大腦”。

      這并非單一產品,而是一個集成了先進硬件、軟件工具和AI模型的全面技術棧,旨在為機器人和物理AI系統提供強大的智能支持。由此,英偉達正逐步構建起涵蓋“基礎模型+專用硬件+仿真平臺”的完整機器人生態體系,技術布局涵蓋機器人所需的全鏈條。

      此次“新大腦”的發布,是AI物理技術草蛇灰線上的重要節點,標志著從感知AI、生成式AI、代理式AI邁入物理AI新階段,同時,英偉達的機器人戰略也從仿真走入現實。

      “顯卡王者”“AI軍火商”“算力霸主”……在英偉達一系列標簽的背后,人們很難將其捆綁到機器人的“戰車”上。事實上,英偉達與機器人領域的聯系遠超表面認知,AI與機器人就像宇宙中一對相互纏繞的雙星,在世人看不見的引力場中,被宿命般的力緊緊束縛彼此牽引,共享著一個不為人知的軌道——物理AI。

      正如英偉達副總裁所說,英偉達的核心業務是構建計算機,為產業解決最具挑戰性的遺留問題。而機器人正是英偉達面臨的終極挑戰——AI的最終表達形式,是將智能能力應用到物理世界,機器人則是這一能力的承載體:機器人為英偉達開辟新戰場,讓其在AI應用領域有了新的用武之地;而英偉達強大的AI能力注入機器人的任督二脈,讓機器人加速進化成具身智能。

      中國力量:從追隨者到破局者

      特斯拉和英偉達持續加碼機器人賽道的背后,離不開中國力量的深度參與。

      以特斯拉為例,在Optimus Gen3量產計劃宣布時,其供應鏈圖譜早已深深嵌入中國制造業版圖。在一級供應商名單里,三花智控的旋轉執行器總成與拓普集團的直線執行器總成,如同機器人脊椎的兩根主梁,支撐著各大關節模塊的精密運轉;靈巧手模塊中,兆威機電的微型傳動系統與鳴志電器的伺服電機,讓機械手指能完成直徑0.1毫米元件的抓取。

      在減速器環節,綠的諧波將傳動誤差控制在10弧秒內,與雙環傳動、斯菱股份、科達利等中國企業承接了特斯拉減速器訂單;絲杠供應商五洲新春的行星滾柱絲杠,將特斯拉機器人的移動速度提升至3.3米/秒;杭州柯林為特斯拉提供力矩傳感器方案,視覺系統則采自凌云光的動捕設備……

      英偉達的合作網絡也已延伸至中國機器人產業的多個細分領域。目前,國內明星機器人企業傅利葉、加速進化、優必選、銀河通用、宇樹科技、智元機器人等都有和英偉達合作研發產品。

      如宇樹科技、銀河通用與英偉達共建工業場景應用,優化機械臂的力控反饋與路徑規劃;優必選、銀河通用、宇樹科技、眾擎機器人和智元機器人等公司已經率先使用“新大腦”Jetson Thor,驗證人形機器人商業化路徑。

      當全球AI巨頭和新能源巨頭躬身入局,在機器人的產業變革浪潮中,一條曾經被西方壟斷的賽道正在響起東方大國的隆隆腳步聲。中國機器人企業既有全球領先的技術底座可依托,又有龐大的本土市場作支撐,有望在全球競爭中跑出加速度,實現產業鏈和商業線的齊頭并進。

      事實上,雖然仍面臨核心部件國產化、AI泛化能力、成本控制等挑戰,但中國機器人產業在國家級戰略規劃和資本力量的強力助推之下,正努力實現從核心部件到系統集成的全面突破,一場直指核心部件和頂層算法的全鏈條革命正快速鋪開。如今,不僅核心部件國產化進程加速,“大腦+小腦”協同進化,中國機器人行業應用場景也迅速拓寬。

      來自摩根士丹利的研究報告顯示,機器人技術正重塑中國制造業,為產業升級奠定基礎。截至2024年,中國在全球機器人市場所占份額已達到約40%。未來四年,中國機器人市場規模將從2024年的470億美元增長至2028年的1080億美元,增幅在一倍以上。

      上述報告稱,中國已在全球工業機器人領域占主導,去年占全球工業機器人裝機量一半以上,且連續10年位居世界首位。在人形機器人領域,預計2030年中國擁有25.2萬臺人形機器人,到2050年將增至3.02億臺,成為全球最大市場,遠高于美國的7770萬臺。

      對高附加值的探索和追逐,永遠是一個產業的圣杯,也是中國機器人產業正在努力的方向。

      機器人ETF蓄勢待發

      特斯拉、英偉達、宇數科技、銀河通用、綠的諧波……諸多產業力量的交織下,一場改寫人類生產力史的臨界點正在逼近。機器人板塊的海燕聞風而至,隨之到來的,或將是一場縱情酣暢的狂風暴雨。

      在這一歷史性的產業變革浪潮中,機器人ETF以獨特的工具屬性,成為連接新世界與資本市場的重要齒輪。

      還有一個頗具性價比的現實因素,即:站在當前牛市的風潮上,“主題牛” 仍然是“成長牛”。而成長風的“陣眼”——機器人板塊,近三個月的超額收益并不顯著,正在相對低位上蓄勢待發。

      這之中,機器人ETF(562500)以其在同類產品中無可比擬的規模與流動性優勢,成為了一鍵布局中國機器人產業的“國民優選”和普通人參與“機器人革命”的入場券。

      海水不擇細流,故能成其大。作為全市場唯一規模超百億的機器人主題ETF,超百億的規模保障了機器人ETF(562500)的交易活躍度。截至8月29日,其最新規模170.32億元,年內規模增長128.95億元,新增規模位居可比基金首位。份額方面,機器人ETF(562500)最新份額166.53億,年內份額增長113.30億份,新增份額位同樣居可比基金首位。

      “聰明資金”的快速涌入絕非偶然。其背后反映的,是市場對機器人產業發展前景的持續看好,以及上述產品在把握機器人產業機遇時具備的獨特優勢。

      “人形機器人含量十足”,無疑是基礎優勢。機器人ETF(562500)跟蹤的指數中,共有37只成份股屬于人形機器人概念股,人形機器人含量達63.67%。其成份股涵蓋綠的諧波、鳴志電器、雙環傳動、中大力德、奧比中光等智元產業鏈、宇樹產業鏈和特斯拉optimus產業鏈上的核心標的,實現了對重要產業鏈細分環節的無死角滲透。

      整體看,中證機器人指數既押注產業成長價值,又捕捉前沿熱點,有助于投資者實現人形機器人上中下游產業鏈的全覆蓋。

      競爭驅動洗牌,洗牌催生跨越。在機器人賽道上,龍頭股因其經營更穩定、客戶基礎更好、整合產業鏈能力更強,被認為有大的發展空間。它們往往有更高的概率在競爭中取得領先地位,并最終定鼎行業新格局。

      在中證機器人指數的73只指數成份股里,包含了眾多在技術研發上處于領先地位的龍頭企業,且前十大成份股占比48.86%,既規避單一技術路線風險,又鎖定頭部企業增長紅利。投資該產品,相當于間接投資了這些技術創新的 “先鋒隊”,在技術推動產業發展的進程中捕獲細分領域的投資機會。

      不僅如此,中證機器人指數的科創板表征性也已拉滿。該指數成份股中共有25只屬于科創板,科創板權重占比達29.49%,超過國證機器人指數23.97%,讓投資者能充分享受科創板在景氣上行周期的高彈性和超強成長性,把握科創紅利。

      未來已來。機器人產業的浪潮之大、持續時間之久,或許會超出許多人的預期。而買指數,就是買行業未來,選擇兼具規模與流動性、低費率、大廠出品的機器人ETF(562500),或不失為一種高效便捷、又能擁抱一個充滿無限可能的未來的方式。

      來源:證券時報基金研究院

      排版:羅曉霞

      校對:冉燕青

      責任編輯: 冉超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
        久久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久精国产一老狼|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视不卡| 日韩美女18网站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不卡|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久| 久久青草国产精品一区| 精品久久久一二三区|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久久| 久久国产精品99精品国产|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热 | 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亚洲日韩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囯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蜜桃 |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 久久无码无码久久综合综合| 9999国产精品欧美久久久久久| 国产一级持黄大片99久久| www.久久热.com|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麻豆| 久久久WWW免费人成精品| 精品一二三区久久aaa片| 久久国产精品只做精品| 久久99久久99小草精品免视看| 久久er国产精品免费观看8| 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二区| 久久亚洲春色中文字幕久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丝袜| 日本高清无卡码一区二区久久| 久久久久久精品久久久 | 99久久人妻精品免费一区|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久| 蜜臀av性久久久久蜜臀aⅴ麻豆|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 国产综合久久久久| 久久久91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手机看片福利久久| 久久99国产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