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AI技術的持續進步,全新的技術手段也不斷應用到智慧監管領域。記者近期了解到,上海長寧區今年年初上線了“直播帶貨全流程智慧監管系統”。自上線至今,半年多的時間以來,該系統的監測直播場次已超2000場,監測到的違法線索達160多條。
據了解,2025年新上線的直播帶貨全流程智慧監管系統,是一個由長寧區市場監管局參與設計研發的運用生成式大語言模型技術開展直播監測的創新應用,可對抖音、快手、淘寶、拼多多、小紅書等直播平臺上的直播間賬號進行實時監測。
同時,長寧區市場監管局還在5家企業設立“直播監測點”,承擔實時監測、風險預警、合規提示等任務,引導企業開展直播帶貨自主監測,主動發現、及時處置違規違法行為,不斷提升網絡監管綜合效能。
例如,主播如果不慎說出違規語言,AI會立刻進行提醒。長寧區直播帶貨全流程智慧監管系統,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采集關鍵時段、重點平臺和重點直播間的視頻、語音、商品信息和主播行為等內容進行識別與審核。
長寧區市場監管局負責人表示,隨著市場主體數量激增,平臺經濟、跨境電商、直播帶貨等新業態的興起,交易場景分散、跨區域特征明顯,傳統的現場檢查不僅難以實現全時段、全范圍監管,還可能干擾企業正常經營,難以形成精準化監管。而在技術手段的賦能下,直播帶貨可以做到實時監測。
AI技術正逐漸成為推動直播電商行業變革的關鍵變量,除了提升直播電商選品、數據分析、合規審核等核心環節的效率與質量,更對行業監管起到舉足輕重的幫助作用。除了監管部門在探索AI技術的使用,直播電商企業也在加強對AI技術的研發,以解決行業合規信息存在靜態風險、線下協同易疏漏等痛點。
一方面,AI技術可賦能直播電商選品環節的合規審核。據了解,為提升直播電商全環節的效率與質量,直播電商頭部機構謙尋控股自主研發了全流程直播服務平臺羚客系統,在選品合規審核環節,羚客系統已通過多樣化渠道接入國家企業信用公示系統、行業數據與各類公開數據,其智能預警系統可以通過多模態大模型完成商品資料與各類資質文件的識別完成多樣化分析與預警。
謙尋控股董事長董海鋒表示,例如,某些品牌如果存在知識產權糾紛或重大工商合規風險,羚客系統將立即觸發智能預警機制,對高風險品牌進行醒目的“標紅”標記,并生成詳細的風險評估報告,大幅縮短合規審查周期,確保招商選品決策高效、安全、合規。
另一方面,除了選品環節的合規審核,直播的內容生產也需要提效與合規。董海鋒指出,在AI的賦能下,以往直播團隊完成一個產品的直播腳本需要花20—30分鐘,現在只需要3分鐘,效率提升近10倍。同時,AI在生成過程中能自動剔除極限詞和違禁詞內容,實現效率與合規的雙重保障。
頭部直播平臺交個朋友在今年2月宣布,旗下自主研發的“朋友云”直播業務中臺正式接入DeepSeek大模型,通過AI技術全面升級直播電商業務的智能化水平。此次升級聚焦于直播口播稿生成、智能合規風控審核等核心環節,旨在提升直播全流程效率、降低運營風險。
接入DeepSeek后,“朋友云”系統在全鏈路合規風控方面實現突破。通過AI模型對商家資質、品牌授權、商品信息等文件進行自動化審核,覆蓋主體資質、品牌資質、商品資質三大維度,精準識別營業執照異常、商標有效期不符、質檢報告不一致等風險點,并輸出結構化審核意見,確保合規率提升30%以上。
交個朋友還表示,未來將持續迭代“智能審核+人工復核”系統,計劃2025年投入更多資金用于AI選品和審核合規等相關技術的研發,并積極參與行業標準制定,助力直播電商高質量發展。
今年6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官網發布《直播電商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首次為直播電商行業構建起系統化的監管框架。這項由市場監管總局會同國家網信辦起草的新規,針對行業存在的虛假營銷、假冒偽劣等亂象,引入了“黑名單”制度和跨平臺約束機制,對嚴重違規者實施聯合懲戒。
新規在規范行業發展的同時,也為人工智能直播、虛擬主播等創新業態劃定了明確的法律邊界。在監管部門與企業自查的雙重努力下,伴隨著AI技術的助力,直播電商監管或將進一步常態化,行業有望走向可持續與高質量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