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8月13日簽署了一項新的行政命令,旨在精簡監管、促進競爭性商業航天產業發展,確保美國在商業太空領域繼續保持全球領先地位。這項命令被視為特朗普延續其第一任期對航天產業變革性舉措的最新動作。
行政令部分內容 圖片來源:白宮官網
在上一個任期,特朗普推動了多項變革,包括建立太空軍,這是自空軍創立70多年來新增的第一個軍種;發布七項太空政策指令,指示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讓美國宇航員重返月球、改革商業航天監管框架、為航天系統建立網絡安全原則;推動商業載人航天計劃,2020年首次由商業公司在NASA商業載人計劃中將宇航員送入軌道。
特朗普開啟第二任期后的首次講話中還誓言將派遣宇航員前往火星。
降低監管壁壘
行政命令計劃從多方面著手,降低監管壁壘,加速航天技術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
具體來看,命令要求國防部長、交通部長和NASA局長統一審查流程,消除重復監管,加快航天港建設;同時建立精簡流程,審批新型太空活動,即現有監管框架未明確或難以涵蓋的任務,以確保美國在新興太空產業中保持競爭力。
此外,命令還在交通部設立專門職位,負責提供商業航天創新與監管改革建議,并指示在聯邦航空管理局(FAA)任命商業航天運輸副署長,以推動監管改革。
命令還要求交通部長與環境質量委員會主席協商,取消或加快發射和再入許可及環境審查程序,并審查現有監管要求,消除過時、重復或過于嚴格的規定。商務部長則被指示與國防部長、交通部長以及NASA局長協調,評估各州對《沿海區管理法案》(CZMA)的遵守情況,確定各州是否以該法案阻礙航天港建設或施加與聯邦法律不一致的限制。
行政命令強調,美國必須確保新興太空產業、太空探索能力和尖端防御系統在本土誕生,而不是由對手創造。商業航天產業不僅能推動經濟增長,還支持尖端技術發展,進而推進聯邦太空探索目標。
命令指出,低效的許可流程會打擊投資與創新,限制美國企業在全球航天市場的領先能力。過于復雜的環境及其他許可監管程序不僅放慢商業航天發射和基礎設施建設,還可能讓大型既有企業獲益,而讓新進入者處于不利地位。受影響的航天飛行包括載人航天、衛星發射、航空航天,國防技術研發、太空制造與生產活動等也將受到波及。
若監管障礙阻止航天領域的快速創新,美國可能失去這些產業競爭優勢及相關技術帶來的利益。
航天業反響積極
航天行業對此行政命令反響積極。多年來,航天公司高管長期對監管機構批準發射及其他太空活動的速度感到沮喪,期待政府加快審批流程。
總部位于得克薩斯州的SpaceX或將成為受益最大的公司之一,該公司正在研發實驗性火箭“星艦”,用于未來一系列任務。SpaceX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曾多次批評監管機構,稱其正在放慢公司“星艦”項目進展。
FAA官員表示,該機構致力于與航天公司合作,協調私人航天器從軌道返回地球的發射與再入任務。加快審批流程預計將有利于SpaceX,但其他企業,如杰夫·貝索斯的藍色起源公司(Blue Origin)和聯合發射聯盟(United Launch Alliance),在未來幾年也可能進行更頻繁地新型火箭發射。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目前美國大部分火箭發射在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或加利福尼亞州范登堡太空軍基地進行。協調發射任務已成為火箭公司高管和政府官員面臨的挑戰,也促使其他航天港嘗試分擔部分發射任務。
不過,新設施建設往往面臨場地鄰居和環保團體的反對。此次行政令還包含對《國家環境政策法》(NEPA)改革,取消多元化、公平與包容(DEI)要求等前期措施。商業航天聯合會主席戴夫·卡沃薩樂觀道,這項命令將在保持對公共安全承諾的同時,通過削減繁文縟節來加強航天行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