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安仲文
今年以來,資本市場賺錢效應持續顯現,比股票指數走勢還突出的可轉債賺足了市場眼球,可轉債基金產品因而備受市場追捧。W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31日,中證轉債指數年內上漲10.09%,相較同期取得3.58%的滬深300指數和-0.59%的中債綜合指數,超額收益顯著。
針對如何把握可轉債市場的火爆行情,廣發基金基金經理吳敵指出,市場行情的發展演變,也是可轉債資金風險偏好提升的一個過程,資金往往會從謹慎試探向積極進攻逐步升級,隨著可轉債估值過度擴張,轉債市場將進入高波動階段,此時個券的表現分化較大,更需要精選行業和個券來把握機會。
吳敵是廣發基金混合投資部基金經理,2015年加入廣發基金固定研究部,主要負責轉債研究,2020年開始管理廣發可轉債,隨后陸續接手廣發安享、廣發聚財信用債等產品。在近10年的從業經歷中,吳敵在可轉債研究和投資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擅長基于個股的基本面分析和可轉債的量化定價來擇券獲取超額收益。
回溯本輪行情,吳敵表示,這輪可轉債牛市起步于去年9月,彼時可轉債在上一季度走出歷史極低估值,大量可轉債深度跌破自身純債價值,隨后政策刺激下市場預期快速抬升,股市快速反彈,可轉債估值也相繼修復。在此背景下,除了可轉債比例原本就比較高的主題債基,吳敵也適度提高了其在管“固收+”基金的轉債倉位。
“在可轉債牛市的初期階段,首先利好的是低價轉債,低價轉債會折價修復,回到債底以上,跌破債底的轉債比例從50%降至10%以內,一般會持續一個季度到半年。”基于這一判斷,吳敵當時的轉債配置以中低價品種為主,包括純債溢價率低、有概率下修的債性轉債和低價、低估值的雙低轉債,倉位上保持適度靈活和逆向操作,并在反彈過程中適度止盈。
得益于吳敵對于可轉債機會的靈活操作,廣發聚財信用債券在2024年取得了不錯的業績。基金年報顯示,該基金2024年實現5.25%的收益,同期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為2.27%,超額回報達2.98%。憑借可轉債的火熱行情,以轉債為主要投資對象的廣發可轉債在截至7月31日的最近一年里回報達19%。
吳敵認為可轉債蘊含三個階段的機會。剛開始是低價轉債的折價修復,緊接著將進入平衡型轉債估值擴張的階段,最后隨著轉債估值過度擴張,轉債市場進入高波動、高收益階段。
對于后市,吳敵認為,當前可轉債市場還處于平衡型轉債估值擴張的階段,既受益于估值修復的邏輯,也反映了投資者對結構性機會的追逐。后續將密切關注權益市場趨勢與政策動向,通過分階段布局、基本面分析與量化相結合,在控制風險的前提下捕捉市場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