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券商資管業務穩健有序發展,逐步向特色化、專業化方向轉型。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披露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券商(包含資管子公司,下同)私募資管產品規模合計為5.52萬億元,創下去年10月份以來的最高值。其中,固收類產品在存量規模和6月份新設產品規模中均占據較高比例。
具體來看,截至6月末,券商私募資管產品存量規模為5.52萬億元,較去年末增加了551.32億元。其中,以主動管理為代表的集合資產管理計劃規模為3.09萬億元,較去年末增長6.61%;單一資產管理計劃規模為2.43萬億元,較去年末下降5.30%。同時,集合資產管理計劃的占比從去年末的52.97%上升至55.91%。集合資產管理計劃的規模、占比均實現上升,折射出券商正持續提升主動管理能力,推進資管業務轉型。
從產品結構來看,固收類產品仍為券商私募資管產品中的主流。截至6月末,固收類產品規模為4.55萬億元,較去年末增加319.68億元,占券商整體私募資管產品規模的比例為82.50%。同期,混合類產品規模為5754.08億元,占比10.42%;權益類產品規模為3570.88億元,占比6.47%;期貨和衍生品類產品規模為336.18億元,占比0.61%。
聚焦最新產品備案通過情況,固收類產品依然占據主導地位,6月份設立規模為308.16億元,占當月全部新設私募資管產品規模的56.29%。
“在低利率環境下,固收類產品在穩健性和收益率方面均具有一定優勢,風險較低,因此對投資者具有較強的吸引力,配置價值凸顯。”東吳證券固收首席分析師李勇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展望后市,固收類產品規模有望保持增長態勢,發展空間廣闊,或成券商資管業務的重要發力點。
當下,券商私募資管產品管理規模分化較為明顯。截至6月末,券商私募資管產品平均管理規模為581.14億元,管理規模的中位數為216.21億元。具體來看,管理規模在2000億元以上的有7家券商,管理規模在500億元至2000億元之間的有24家,管理規模在200億元至500億元之間的有17家,管理規模在30億元至200億元之間的有29家,管理規模在30億元以下的有18家。
近年來,隨著資管業務營收韌性和增長潛力愈發凸顯,券商不斷加碼資管業務布局,紛紛申請設立資管子公司,推進資管業務專業化運營、高質量發展,并積極申請公募基金管理業務資格,拓寬業務邊界。
在行業競爭愈發激烈的背景下,券商正著力通過專業化運營、提升主動管理能力來打造資管業務特色優勢。申萬宏源表示,將加快轉型創新步伐,通過做強主動管理和完善產品設計推動資管業務的主動化、公募化、權益化、差異化發展。南京證券則表示,公司將圍繞客戶需求,加快推進資管業務零售轉型,完善和豐富主動管理產品體系,優化業務結構,提升主動管理能力及綜合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