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反內卷”成為光伏行業的高頻關鍵詞。
在政策預期和市場情緒的推動下,光伏產業鏈各環節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上漲。數據顯示,近日,多晶硅期貨價格強勢上漲,漲幅超60%,現貨價格也從底部3萬元/噸強勢反彈。這種大宗商品期貨市場的劇烈反應,直接體現了市場對“反內卷”政策執行力的強烈預期。
W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25日,中證光伏指數自6月低點以來,已上漲超過17%。
在業內人士看來,光伏指數漲幅尚未充分反映行業見底事實——當全行業深陷虧損、產能出清接近尾聲時,隨著價格機制修復和政策托底,光伏行業或將迎來三年來最具確定性的周期反轉機遇。
在這輪由政策驅動的產業脈沖中,只有真正擁有深厚技術積淀和產業協同能力的企業,才能穿越周期、走得更遠。其中,雙良節能憑借三十余年在節能環保領域的技術積淀和全產業鏈協同優勢,正展現出穿越周期的韌性與持續成長的價值。
從價格戰到價值戰,光伏行業進入“反內卷”新階段
光伏自2023年以來產業鏈價格大幅下滑,整治內卷式競爭的急迫性已十分強烈。面對日益激烈的價格戰,高層會議已明確態度。
今年以來,政策層面圍繞“反內卷”密集發聲。從3月政府工作報告強調整治內卷式競爭,到6月修訂出臺《反不正當競爭法》,再到7月中央財經委會議提出“反內卷”競爭,治理無序競爭,推動產能退出。
數據顯示,在不得低于成本價銷售的價格法規要求下,近期硅料價格已大幅上漲。
根據硅業分會報價,截至7月23日,多晶硅n型復投料成交均價為4.68萬元/噸,周環比上漲12.23%;n型顆粒硅成交均價為4.40萬元/噸,周環比上漲7.32%。
本周硅片價格同樣繼續上行,截至7月24日,N型G10L單晶硅片成交均價在1.1元/片,環比上周上漲4.76%;N型G12R單晶硅片成交均價在1.25元/片,環比上周上漲8.70%;N型G12單晶硅片成交均價在1.44元/片,環比上周上漲6.67%。
整體而言,在多晶硅料價格大幅上漲的背景下,下游的硅片、電池片、組件價格有望跟隨同步上行,短期有望先看到硅片價格上漲,帶動整體硅片企業盈利修復。
多家券商研報表示,目前,光伏行業價格及盈利均處于底部位置,在供給側政策的修復預期下,光伏板塊有望迎來反彈。
中信證券認為,推動產業鏈價格回升是實現光伏行業“反內卷”的有效措施和重要的第一步,隨著行業回歸規范化有序競爭,以及潛在供給側改革政策逐步完善和落地,光伏基本面底有望得以夯實,落后產能出清長效機制逐步規范和形成。
華創證券研報分析稱,近期,光伏板塊“反內卷”呼聲日益高漲,硅料收儲、光伏玻璃減產、高層“反內卷”會議等事件使得光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預期增強。未來隨著行業自律的推進以及供給側政策落地,行業供需有望改善,帶動產業鏈價格及盈利修復。
高質量發展風口,雙良節能穩扎產業“深水區”
作為深耕光伏等清潔能源領域的代表企業,雙良節能在“節能節水、清潔能源”等領域形成核心競爭力;已形成多晶硅核心裝備、單晶硅材料、電池組件光伏產業鏈,并深耕地熱、氫能、綠電、儲能等清潔能源技術研發及裝備生產,以數字化驅動的碳中和綜合服務助力“雙碳”目標實現。
在設備端,公司自主研發的Wonder PSi多晶硅還原爐先進控制產品,采取“硬件軟做”的思路,提供APC先進控制軟件技術解決方案,引領行業大型化、模塊化、智能化發展趨勢。
在材料端,公司在硅片環節已實現36吋熱場拉制的N型210單晶及N型210R矩形單晶量產,滿足了市場對高效、新型光伏材料的需求;在組件環節推出“銀河”系列產品,針對高溫、高濕、高海拔等復雜環境優化設計,廣泛應用于分布式和大型地面電站,滿足多元化場景下的發電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雙良節能在氫能領域同樣動作頻頻,就在6月11日,公司旗下子公司與閎揚新能源成功簽訂4.5億元綠電制氫系統銷售合同,引發業內廣泛關注。這一重磅訂單,不僅代表著市場對公司氫能技術實力的高度認可,也標志著其在氫能賽道上的競爭優勢正在快速兌現。
事實上,雙良節能早在2018年就已前瞻性布局氫能領域,技術儲備深厚。2023年,公司推出了“世界最大標方高性能堿性電解槽”,在產氫規模、電流密度和能效水平等多項核心指標上處于行業領先,成為其進軍氫能高端制造市場的重要敲門磚。
這塊“敲門磚”不僅敲開了國內市場的大門,也叩響了全球化發展的序曲。自2023年啟動綠電制氫全球化戰略以來,雙良氫能海外業務已形成“技術輸出+項目落地+服務支撐”三位一體發展模式。
目前,雙良已獲得阿曼聯合太陽能項目、ACME集團阿曼綠氫綠氨項目等多個海外重量級項目訂單,雙良正憑借在氫能領域的技術優勢與制造領域的強大實力不斷獲得國際客戶的信賴。
正是這種開辟“第二增長曲線”的戰略遠見,使得雙良節能在光伏行業整體迎來價值修復的窗口期時,展現出更為獨特的投資價值。
多重利好疊加,光伏板塊“補估值”正當時
由于過去產能過剩導致的盈利低迷,市場估值受到壓制。政策推動下,落后產能的出清將有利于改善競爭格局,提升頭部企業的市場份額與定價權,有望促進整體盈利與估值的修復。
二級市場方面,光伏概念板塊在2025年初經歷深度調整后,已逐步走出底部。近期光伏板塊資金流入顯著,表明投資者對于供給側改革紅利的預期快速升溫。
W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25日,光伏指數市凈率僅為1.91,處于過去10年歷史19.06%的低分位,即使經過短期階段性的反彈,板塊的估值修復空間依舊顯著。
數據來源:Wind,截至2025.07.25
就雙良節能而言,2024年硅片出貨量同比增長2.96%,組件出貨量增長210.48%。盡管受行業拖累,2024年光伏產品毛利率為負,但2025年一季度毛利率已提升至4.52%,環比改善13.8%。隨著行業底部明確,落后產能逐步出清,公司設備與成本優勢有望顯現,盈利彈性較大。
與此同時,政策層面也在持續為雙良節能的可持續發展注入確定性。例如,《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已明確將氫能納入國家能源戰略體系。
根據香橙會研究院數據,2024年中國電解水制氫設備公開招標需求超過2.37GW,同比上漲近40%,其中,堿性電解槽占比高達98%以上,為具有技術積累的雙良節能打開了長期成長的新局面。
站在這一輪“反內卷”風口上,雙良節能光伏業務盈利修復預期明確,節能節水設備業務穩健上漲,在手訂單充足,為未來業績提供保障。既有實業底盤,也有政策紅利的持續護航,雙良節能或是這場補估值行情中,具備“低估+成長”雙重屬性的價值洼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