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金融租賃公司增資獲批!
云南金融監管局信息顯示,該局已批復同意華夏金租以未分配利潤轉增資本方式增加注冊資本30億元,增資后公司注冊資本變更為130億元。
而就在上周,中信金租以未分配利潤轉增注冊資本30億元的同時,母行中信銀行以現金方式向公司增加注冊資本30億元。增資后,中信金租注冊資本變更為100億元。
據券商中國記者統計,2024年合計7家金租公司增資獲批;今年亦有3家金租公司獲批增加注冊資本,另有浙銀金租、天府金租推進增資擴股事宜。
截至目前,國內金融租賃公司合計66家(扣除國泰金租,且不含金融租賃專業子公司)。其中,資產規模在千億以上的金租公司共15家,除華融金租外,其余均由銀行參控股。
大規模增資頻現
據了解,華夏金租成立于2013年4月,由華夏銀行和昆明產投共同發起設立,初始注冊資本30億元,后經三輪增資擴股,注冊資本增至100億元。
截至去年末,華夏金租總資產近1900億元,ROA、ROE、成本收入比等指標好于可比同業平均水平。股權結構上,華夏銀行、昆明產投分別持股82%、18%。
而在此番獲批以未分配利潤轉增資本方式增加注冊資本30億元后,華夏金租總股本將增至130億元,晉升國內金租行業(未包含金租專業子公司)第四位。
中信金租則在7月17日完成工商信息變更,注冊資本由40億元增至100億元,增資后仍為中信銀行全資控股。其中,半數新增注冊資本由中信銀行認購,其余由公司未分配利潤轉增。
浙商銀行則在6月底調整浙銀金租增資方案。因關聯方浙江金控主動放棄認購,浙銀金租增資擴股調整為由浙商銀行與舟山海投進行。增資事項尚需監管部門批準。
方案調整后,浙銀金租此次募資規模上限由20億元降至14.2億元。其中,大股東浙商銀行擬認購5億股,支付價款不超10.2億元;舟山海投擬認購2億股,支付價款不超4億元。
此外,四川天府金租5月下旬消息顯示,根據四川天府銀行收購天府金租部分股權及天府金租增資擴股的工作安排,現公開選聘評審會計師事務所、資產評估公司以及律師事務所。
據了解,天府金租由四川天府銀行發起設立,于2016年底正式開業,是四川唯一一家金融租賃公司。目前,公司注冊資本10億元,其中四川天府銀行持股30%。
與前述金租公司不同,作為國內唯一一家A股上市的金租公司,江蘇金租的增資并非依賴股東直接注資或未分配利潤轉增,而是通過可轉債轉股的方式實現。
今年1月,江蘇金租注冊資本獲批由42.45億元變更為57.93億元。增資完成后,江蘇交控、南京銀行分別持股21.53%、21.19%。
業務需求+監管要求
據統計,除今年多家金租公司推進或完成增資外,包括永贏金租、蘇銀金租、青銀金租、浦銀金租、招銀金租、廈門金租、湖北金租在內,2024年亦有合計7家金租公司增資獲批。
這與2024年初征求意見、當年11月正式施行的《金融租賃公司管理辦法》(下稱《辦法》)存在較大關聯。
《辦法》在設立門檻、出資人資質、業務模式、專業子公司和監管指標等方面提出監管要求。其中,為增強風險抵御能力,明確金租公司最低注冊資本金為10億元,并將主要發起人持股比例要求由30%提高至不低于51%。
雖然從文義解釋維度,《辦法》僅適用于未來設立的金融租賃公司,但已設立的金租公司也在比照新規要求,對主要出資人、股權結構、注冊資本等進行積極調整。
其中,多家金租公司主發起人通過參與增資,提升持股比例。譬如,青銀金租、浦銀金租新增注冊資本金分別由大股東青島銀行、浦發銀行認繳,后兩者持股比例分別升至60%、69.56%。
2024年1月獲批增資的湖北金租,新增注冊資本金也由武漢金控全部認繳,后者持股比例將由49%升至52.92%。
此外,2024年7月,冀銀金租約1.97億股股權在人民法院訴訟資產網公開拍賣,河北銀行耗資2.77億元競得該筆股權,持股比例將由51%提升至60.86%。今年3月,該筆股權轉讓獲批。
今年5月,湖北宏泰集團亦受讓航天科工財務公司、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分別持有的航天金租13%、3.5%股權。此次股權變更后,湖北宏泰集團持股比例由8%提高至24.5%。
聯合資信報告認為,由于金融租賃公司業務集中在大資產類行業,為滿足業務發展和監管對于資本充足率的要求,多采取增資以提升資本實力;同時金融租賃公司整體盈利水平較高,資本內生積累相對較好,也有助于維持資本充足水平。
亦有個別公司減資
多家金租公司推進增資或大股東增持的同時,個別金租公司罕見地選擇減資。
其中,今年2月,中國金融租賃有限公司(下稱“中金租”)注冊資本即由30億元減少至20億元,并繼續由天津新金融投資公司全資持有。
成立于2013年的中金租,由天津新金融投資公司和中經國際新技術有限公司(下稱“中經國際”)共同發起組建,初始注冊資本20億元,兩家股東分別持股51%、49%。
2015年11月,上市公司金智科技曾發布定增預案,希望通過非公開發行的方式募集16億元資金,參與中金租增資擴股,并持有后者20%股權。此后定增方案、增資方案幾經調整,但最終“中止審查”。
2018年11月,原天津銀保監局批復同意中金租股權結構調整,核準天津新金融投資公司受讓中經國際持有的中金租49%股權。同時要求天津新金融投資公司、中經國際應按照承諾退回3億元違規分紅,中經國際不因股權轉讓免除退還違規分紅責任。
一周后,原天津銀保監局又批復同意天津新金融投資公司向中金租增加注冊資本10億元。增資完成后,中金租注冊資本變更為30億元,由天津新金融投資公司全資持股。
2020年7月,原銀保監會首次向社會公開一份銀行保險機構的38家重大違法違規股東名單。其中,中經國際赫然在列。
通報稱,中經國際在持有中金租股份期間,存在三項違規行為:一是從中金租獲取融資的條件優于其他客戶融資的條件;二是未真實披露關聯方信息,導致中金租向其及關聯方提供的融資金額超過監管比例限制;三是在中金租未提足撥備的情況下,違規獲取分配的利潤。
而在中金租之前,皖江金租于2024年9月完成減資,注冊資本由46億元變更為39億元。此前,安徽交控集團、蕪湖投控兩家國企分別持有皖江金租35.87%、31.13%股權,渤海租賃持股17.78%。
排版:王璐璐
校對:王錦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