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開放與產品創新雙輪驅動 中國ETF成全球資產配置新藍海
      來源:上海證券報2025-07-15 07:22

      近年來,中國ETF市場呈迅猛發展態勢,規模持續擴大。彭博、晨星數據顯示,截至今年4月末,中國市場ETF資產規模占亞太地區ETF資產規模的比例為30.7%;近一年中國ETF市場資金凈流入規模達1089.2億美元,高居亞太地區榜首。

      與此同時,ETF已成為外資巨頭布局中國資產的重要渠道。Wind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巴克萊銀行、瑞銀集團、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頻頻現身中國ETF前十大持有人名單,持有產品涉及黃金ETF、滬深300ETF、科創板50ETF、中證500ETF等多個品種。

      在外資機構看來,中國ETF近年來的快速發展得益于政策推動、產品創新、市場開放等多重因素,而外資的紛紛入局凸顯中國資產的較強吸引力。展望未來,外資機構認為中國ETF市場規模在5到10年內有望突破12萬億元。

      中國ETF增長領跑亞太地區

      今年以來,中國ETF市場延續高速增長勢頭。Choice數據顯示,截至7月11日,中國ETF市場總規模為4.29萬億元,較去年底的3.67萬億元大幅增長。

      實際上,中國ETF市場規模近年來一直迅猛增長。摩根資產管理近期發布的《ETF環球市場縱覽》數據顯示,截至今年4月30日,全球ETF市場規模在2014年至2025年間復合年均增長率接近20%,同期中國ETF市場的復合年均增長速度為28%,顯著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彭博、晨星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今年4月末,中國市場ETF資產規模占亞太地區ETF資產規模的比例為30.7%。

      “據統計,截至2025年4月末,中國ETF市場近一年資金凈流入規模達1089.2億美元,遠超日本的96.9億美元和印度的26億美元,位列亞太地區第一。其中,中國ETF規模增幅主要來自股票型ETF。”摩根資產管理中國ETF及指數業務總監畢雪稱。

      對于中國ETF市場規模快速增長的原因,景順亞太區ETF總監黃婉君認為,相比于其他市場,中國市場具有顯著的優勢。中國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來推動資本市場的發展,如簡化了ETF產品審批流程、鼓勵創新型金融產品;中國的基金公司不斷推出創新型ETF產品,如行業ETF、主題ETF、固收ETF等,滿足了不同投資者的風險偏好和投資目標;同時,中國ETF市場規模龐大、策略多元、流動性強,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境外投資者通過ETF基金投資中國資產,為全球投資者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投資機會。

      “中國市場有其獨特之處。首先是政策上大力推動資本市場改革,鼓勵指數化投資,不斷創新產品類型,市場參與者積極發揮作用,共同助推ETF市場發展。其次,隨著中國經濟的穩步發展、國內市場的進一步開放,越來越多的好公司和好資產受到海內外投資者的關注。”畢雪說。

      最后,畢雪認為,中國市場規模大、投資者多、居民儲蓄率高,過往居民資產在房地產等實物資產上的配置比例較高,在金融資產配置上有較大的增長空間,對優質投資工具有著天然的需求,因此中國的ETF市場雖然相對較新,但發展迅速,未來可期。

      外資借道ETF配置中國資產

      伴隨中國ETF市場的快速發展,不少外資巨頭借道此類產品布局中國市場。數據顯示,巴克萊銀行、瑞銀、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等外資機構頻頻出現在中國ETF的前十大持有人名單上。

      以巴克萊銀行為例,據Wind統計,截至去年底,巴克萊銀行共現身133只ETF的前十大持有人名單,包括華安黃金易ETF、匯添富上證綜合ETF、嘉實中證2000ETF、東財滬深300ETF等,合計持有202.68億份,持倉市值合計175.8億元。華寶恒生港股通創新藥精選ETF近日披露的上市交易公告書顯示,截至6月底,巴克萊銀行為該ETF第一大持有人,持有2000萬元。

      在黃婉君看來,外資機構青睞中國ETF主要有兩個原因。首先是估值優勢,盡管A股市場相對具有波動性,但目前的估值頗有吸引力;其次是政策支持,中國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支持資本市場發展的政策,這些政策增強了外資對中國市場的信心。

      “同時,中國ETF產品齊全且具有多樣性,ETF法規完整成熟,有完善的機制保護投資人權益,這些都有助于提升外國投資者對中國ETF市場的信任度。”黃婉君稱。

      畢雪認為,中國市場是一個大到難以忽略的市場,每當政策發出明確利好信號,以及出現類似DeepSeek的技術進步時,很多海外投資者都會非常關注中國資產。海外投資者參與中國ETF市場,可以通過ETF互聯互通機制,讓境內投資者投資境外市場,而境外投資者可以通過滬股通、深股通等通道投資A股市場。

      “相較于QFII、RQFII、港股通等傳統渠道,‘ETF通’投資便捷高效。港交所官網顯示,截至2025年1月20日,‘ETF通’產品數量已經達到265只,未來會有更多的ETF產品納入互聯互通,相信隨著市場的進一步發展以及投資渠道的增多,外資配置ETF的比例會進一步提升。”畢雪稱。

      未來中國ETF市場或超12萬億元

      展望未來,外資機構認為,中國資產是全球資產配置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在金融開放與產品創新的雙輪驅動下,未來5到10年中國ETF市場規模有望突破12萬億元。

      摩根資產管理在最新發布的《2025年中全球市場展望》報告中提到,中國資產是全球資產配置再平衡過程中的重要標的。在2025年中期市場展望報告中,瑞士寶盛亞洲研究部主管馬修斯(Mark Matthews)認為,中國企業越來越注重成本管控,并通過派息和回購提升股東回報。中國股市這些結構性改善、具有吸引力的估值,以及與其他地區股市的低相關性,使得其對中國股票持樂觀看法。

      最新出爐的《景順全球主權資產管理研究》顯示,全球主權財富基金對中國市場的興趣明顯回升。在受訪者的首選新興市場投資重點中,59%的受訪者將中國列為高度或中度優先市場,位列第二,這是自2024年以來的重大轉變。其中,亞太地區主權財富基金的比例為88%,北美主權財富基金的比例為73%。主權財富基金認為,具有吸引力的當地回報、多元化效益以及擴大外國投資者市場準入是其配置中國資產的驅動因素。

      “市場逐漸形成共識,中國蘊藏著獨特且具有吸引力的機會,尤其是圍繞中國不斷發展的科技生態系統的相關機會。中國在主要科技領域的創新領導力越來越令人信服,吸引投資者爭相投資。全球投資者正將中國投資視為其資產配置的支柱,以實現其投資組合目標。”景順亞洲(日本除外)首席執行官馬丁·弗朗克(Martin Franc)稱。

      “近期我們關注到,從2025年10月9日起,合格境外投資者將被允許參與場內ETF期權交易,交易目的限于套期保值,這優化了合格境外投資者制度,進一步放寬了外資參與中國資本市場的限制。因此,未來外資配置A股,在運用多種對沖策略時將有更多的選擇。”畢雪稱。

      責任編輯: 冉超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
        久久99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 色婷婷久久久SWAG精品| 亚洲欧洲久久av| 无码人妻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 久久久久夜夜夜精品国产|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软件|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77777综合| 久久精品99国产精品日本|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久久99| 色综合久久久久无码专区| 国产免费久久久久久无码| 亚洲av无码不卡久久| 国产人久久人人人人爽| 久久99热久久99精品| 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久久久免费精品re6| 美女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一区不卡中文字幕| 久久婷婷人人澡人人| 久久久久麻豆V国产精华液好用吗 久久久久免费看黄A片APP |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9蜜桃| 久久精品国产久精国产思思| 久久最新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影院| 久久亚洲一区二区| 久久免费香蕉视频| 推油少妇久久99久久99久久| 99久久免费中文字幕精品| 久久精品成人免费网站|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久免费| 97热久久免费频精品99| 日韩久久久久久中文人妻| 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91|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网站免费观看| 久久狠狠爱亚洲综合影院| 日本久久久久亚洲中字幕|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电影网| 久久国产一片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