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藥領銜港股生物科技“狂奔”,后市還有業績估值雙擊機遇嗎?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21財經APP作者:黎雨辰2025-07-14 10:48

      創新藥的利好消息仍在持續釋放。

      日前,國家醫保局聯合國家衛健委發布《支持創新藥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提出16條全鏈條支持政策,包括加速創新藥研發與支付體系完善,并同步推進首版商業健康保險創新藥品目錄制定。

      而在資本市場上,2025年創新藥估值和基本面的雙重修復之路仍在繼續。在主動權益基金的上半年收益榜中,多只創新藥與北交所基金共同攜手“霸榜”。

      ETF方面,醫藥類基金在市場中的領漲同樣一騎絕塵。Wind數據顯示,年初以來,前15名回報率最高的ETF均為跟蹤生物醫藥類指數的產品。其中截至7月9日,恒生生物科技ETF(159615)等10只ETF年內回報超50%。

      結束6月下半月的短暫盤整后,進入7月,創新藥市場表現又重新走強。針對創新藥板塊,又或是更廣泛的生物科技創新相關股票未來前景的討論,也在不斷升溫。

      業內人士指出,在產業催化及政策支持的雙輪驅動下,創新藥板塊長期配置價值顯現,目前中國創新藥估值預期上行,長遠來看仍是投資主線。

      指數領漲,創新藥駛入發展快車道

      今年以來,港股創新藥板塊高歌猛進。以恒生系列指數為例,截至7月8日,恒生生物科技指數2025年以來的漲幅高達57.84%,相較恒生科技和恒生指數,分別進一步跑出了37.46%和38.64%的超額增長。

      收益率的差距背后,是對醫藥生物行業的聚焦為恒生生物科技指數所帶來的“創新基因”。

      從指數編制來看,恒生生物科技旨在反映于香港上市最大的30家生物科技公司的整體表現,除創新藥/仿制藥外,還包括醫藥研發服務、醫療器械及化學生物龍頭。

      隨著在港股上市規則18A政策放開生物科技上市門檻,一眾知名企業在港股的上市,為指數帶來了頗具吸引力的稀缺性資產。

      W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8日,恒生生物科技指數前十大成分股的流通市值權重為62.23%,包含信達生物、藥明生物、百濟神州、康方生物、石藥集團、中國生物制藥、三生制藥、翰森制藥、再鼎醫藥和藥明康德。其中除藥明康德和百濟神州外,其余8只個股均僅在港股上市。

      同期,上述10大指數成分股年內的平均漲幅高達88%,其中第一大權重股信達生物漲超125%。漲幅最高的則是三生制藥,年初迄今的股價翻了3倍有余。

      為何是創新藥?整體來看,創新藥行業基本面持續向好的背后,整體受益于國內政策、出海授權、業績增速的綜合施為。

      從《“十四五”醫藥工業發展規劃》重申創新作為醫藥工業發展的基本原則,到2025年兩會點名支持創新藥行業發展,健全藥品價格形成機制,制定創新藥目錄,再到國家藥監局綜合司,推出創新藥臨床試驗“30日快速審批通道”,以及最新的《支持創新藥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出臺,搭乘著政策東風,中國創新藥企的研發進展加速催化。

      而當創新藥產業進入成果兌現階段,一系列對管線創新帶來的前沿貢獻,又在企業出海的推動下轉化為行業的結構性趨勢。

      財通證券研報顯示,從臨床開發的角度,受益于過去20年創新技術的積累,未來三年中國創新藥品種在美申報數目或將持續增加。2015-2024年期間,中國企業自主研發創新藥數量爆發。按歷年首次進入臨床試驗的創新藥進行統計,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中國企業研發的活躍狀態創新藥數量累計已達3575個,居全球首位。

      在全球范圍內的研發實力,成為一批中國創新藥企業業績增長的重要推動力,也在資本端吸引到了來自全球的共同關切。

      在7月內發布的一份中國醫療保健行業報告中,高盛指出,截至2025年年中,中國在全球臨床管線數量中的占比已達到1/3左右。

      “對一些可能成為未來標準治療方案的新成藥模式而言,中國企業要么是主要的管線貢獻力量(ADC、BsAb/TCE),要么是新崛起的重要玩家(如siRNA、PROTAC)?!备呤⒎Q。

      展望下半年,業內人士指出,在全行業資產比較下來,創新藥仍是確定性比較強、置信度比較高、空間比較大的資產。

      資金加碼,后市仍有長線布局機遇

      今年以來,港股市場的制度改革、IPO增量與既存資產的優質成長性,正使其成為全球資本配置中國資產的核心樞紐,也尤其吸引著南向資金持續進行戰略性配置。W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8日,年初以來南向資金累計流入港股市場已達7031.49億人民幣,僅約半年時間便實現了2024年全年總和7440億元的94%。

      而在年內南向資金對港股各板塊持倉幾乎實現普漲的環境下,創新藥行情的火熱演繹,依然使其成為長線資金最為青睞的板塊之一。

      根據Wind數據對港股通的行業資金流向統計,醫藥生物行業年內獲得南向資金的凈流入已達1224億元,躋身2025年港股通資金最富集的前三大申萬港股行業。

      值得一提的是,指數工具的發展,為內地投資者一鍵布局港股醫藥龍頭、分享創新藥企的發展紅利提供了高效、便捷的路徑。進入7月,多只恒生生物科技ETF仍在獲得資金加碼。

      如截至7月8日,恒生生物科技ETF(159615)近5個交易日合計凈流入1062.47萬元。從年初以來統計,基金在區間內共實現了55.68%的增長,同類排名7/315。其對應的南方恒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ETF發起聯接A(018078),同期份額則增長了超80萬份。

      強勢反彈后,創新藥還適合上車嗎?有分析人士提示,由于前期強勢上漲,后市的創新藥投資或更加講求“去偽存真”,需要投資者進一步做好對企業創新能力、業績兌現能力的甄別。

      不過從長線來看,業內觀點普遍認為,當前創新藥板塊的核心資產并不存在泡沫。行業基本面或估值尚未見頂,驅動本輪港股走強的因素也并未出現反轉或走完的趨勢。

      事實上,即便經歷了今年以來的階段修復,目前創新藥的整體估值仍處在歷史的較低位置。W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8日,恒生生物科技指數的市盈率TTM值為27.84,僅位于近十年市盈率歷史分位數的11.81%。

      “中國對全球創新藥管線的貢獻,與中國創新藥企業在全球背景下的整體估值之間存在著顯著差異?!备呤⒃谇笆鰣蟾嬷兄赋?,“中國上市創新藥公司的總市值不及美國創新藥板塊市值的15%,表明該板塊的長期增長仍有充裕空間,這可能受到更多新創新藥企業進入資本市場以及創新藥上市公司產品管線價值釋放的推動?!?/p>

      湘財證券表示,2025年藥品制造產業鏈創新藥板塊基本面呈現明顯改善,仿制藥及原料藥業績有一定承壓。整體判斷,2025年國內創新藥產業有望迎來拐點,產業運行趨勢由資本驅動轉向盈利驅動,板塊有望迎來業績與估值雙重修復的投資機會。

      責任編輯: 胡青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
        久久久久人妻精品一区蜜桃| 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人妻| 一本色道久久88| 久久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2 | 国产精品福利久久香蕉中文 | 久久中文字幕人妻熟av女| 国产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电影网 | 青青青伊人色综合久久| 国产91久久久久久久免费| 性做久久久久久久久浪潮|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1尤物| 久久精品视频免费| 久久夜色撩人精品国产| 一级a性色生活片久久无少妇一级婬片免费放 |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av一坑 | 久久夜色tv网站| 东京热TOKYO综合久久精品| 伊人久久国产免费观看视频| 色综合久久天天综合|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不卡| 国产精品女同一区二区久久| 无码av大香线蕉伊人久久 | 天天爽天天狠久久久综合麻豆| 理论片午午伦夜理片久久|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影院|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高清漫画| 久久丫精品久久丫| 久久伊人精品热在75| 久久综合九九亚洲一区| 久久国产精品成人免费| 国产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 热99RE久久精品这里都是精品免费|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 中文精品99久久国产| 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久久精品免视看国产陈冠希| 久久在精品线影院精品国产 | 亚洲午夜久久影院| 久久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