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近日印發《關于引導保險資金長期穩健投資 進一步加強國有商業保險公司長周期考核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國有商業保險公司全面建立三年以上長周期考核機制并對保險公司開展資金運用提出要求。新考核指標自2025年度績效評價起開始實施。多家保險公司表示,《通知》體現了財政主管部門對保險資金長期穩健投資的高度重視,為國有保險公司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科學指引,也有助于更好發揮中長期資金的市場穩定器和經濟發展助推器作用。
《通知》將國有商業保險公司經營效益類績效評價指標“凈資產收益率”由“3年周期指標+當年度指標”相結合的考核方式調整為“當年度指標+3年周期指標+5年周期指標”相結合的考核方式。其中,當年度指標為“當年凈資產收益率”,權重30%;3年周期指標為“3年周期凈資產收益率”,權重50%;5年周期指標為“5年周期凈資產收益率”,權重20%。
“(國有)資本保值增值率”由“當年度指標”調整為“當年度指標+3年周期指標+5年周期指標”相結合的考核方式。其中,當年度指標為“當年(國有)資本保值增值率”,權重30%;3年周期指標為“3年周期(國有)資本保值增值率”,權重50%;5年周期指標為“5年周期(國有)資本保值增值率”,權重20%。
中國人壽集團表示,《通知》是對此前《商業保險公司績效評價辦法》和《關于引導保險資金長期穩健投資 加強國有商業保險公司長周期考核的通知》的有益補充和完善。新規有利于更好引導國有保險資金充分發揮長期資本和耐心資本優勢,認真踐行價值投資和穩健投資理念,積極提高權益類投資占比,推動資產投資與保險負債更為匹配的同時,增加資本市場中長期資金供給,助力資本市場長期穩定健康發展。
中國太平集團表示,本次引入“5+3+1”的長周期考核,是推動投資行為穿透周期波動、踐行“耐心資本”理念的關鍵舉措,有助于保險公司淡化短期業績考核,聚焦提升大類資產配置能力,發揮保險資金規模大、期限長的優勢,更深度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實體經濟發展。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認為,資本保值增值率考核周期的拉長將削弱保險公司對短期賬面波動的敏感性,長周期考核讓保險資金回歸“風險管理者”本源。其中,5年周期指標占20%權重的設置將提升管理層對長期回報的關注度,如加大對新能源、芯片等高投入、長回報項目的配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