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因充電寶多次發生爆炸等質量問題,國家民航局發出通知禁止無3C標識、召回品牌充電寶上飛機,多個品牌3C證書被撤銷,引發充電寶行業震動。
而作為本次充電寶風波中心之一的品牌羅馬仕,卻在7月6日凌晨傳出停工停產的消息。一名羅馬仕員工告訴證券時報記者,7月6日凌晨一點半,公司在釘釘大群中發布通知,通知稱“隨著市場環境的不斷變化和公司業務的發展需要,經公司股東會研究決定,近段時間公司停工停產。”
通知還表示,停工時間自2025年7月7日起持續6個月。除召回相關員工外,其余員工停工停產。這期間,員工停工停產首月公司將按照約定的標準正常支付員工工資,次月起將依據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百分之八十支付勞動者生活費。
一紙單方面宣布停工停產放假的通知,不僅給正在進行中的“充電寶召回”事件蒙上一層不確定性的陰霾,也給公司員工帶來巨大的沖擊。記者采訪了解到,羅馬仕在發布停工通知前,公司員工還在“全員當客服”,加班加點想幫公司渡過難關,但公司領導層面一直未曾露面,也未就此事向員工正式說明和解釋,“大家一直被蒙在鼓里”。
據介紹,羅馬仕統一安排員工周一去取個人物品,而且是分部門分時段,取完物品后員工就不能再去公司。員工普遍質疑公司單方面宣布停工停產的流程是否合規,并擔心之后拿不到賠償金。
實探風暴中的羅馬仕:現場安保森嚴,有員工門禁權限已被取消
7月6日上午,證券時報記者實探了位于深圳市南山區西麗街道打石一路深圳國際創新谷七棟B座的羅馬仕公司。
正值周末,大樓出入人員稀少。在羅馬仕所在大樓的一樓前臺,記者表示想要拜訪羅馬仕時,前臺工作人員顯得十分警惕,表示需要訪客邀請才可上樓。當有個別大樓里的人員進出時,前臺工作人員則立馬走上前,守在閘口處,防備記者尾隨進入。
當記者幾經輾轉,終于來到羅馬仕位于該樓16層的前臺時,發現大門緊閉,沒有任何公司員工出入或辦公的身影。現場只有兩名安保人員在值守,安保人員表示,今天是周末,公司員工不上班,并表示不接受外來人員訪問。記者進一步追問公司是否停工停產,安保人員稱“周末是停工停產”,對于周一是否會有員工上班,則表示不清楚、不方便回復。
記者實探羅馬仕,現場大門緊閉,安保森嚴
值得注意的是,羅馬仕在該樓共有16—18三層辦公空間,每一層的情況均與16層的情況類似。在17層,記者出了電梯后,就發現電梯口設置了一處臨時的桌椅,供安保人員值守,對外來訪問人員十分警惕。
在羅馬仕辦公室,不少員工辦公桌上仍放置著電腦及個人辦公用品
記者還發現,雖然辦公室未見工作人員,但不少員工辦公桌上仍放置著電腦及個人辦公用品。在電梯中,記者偶遇了一名自發前來領取個人物品的羅馬仕員工,他表示自己的門禁權限已被取消,“進不去了”,但拒絕透露更多信息。據了解,羅馬仕統一安排員工7月7日(周一)去取個人物品,而且是分部門分時段,領完物品后員工就不能再去公司。
停工合規性存疑,后續員工安置及充電寶召回處置工作蒙陰影
“一覺醒來,大家都懵了,感覺是特意挑了周末后半夜發的通知。”一名在羅馬仕工作了3年的員工李曉(化名)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時表示。
據李曉介紹,今年6月初,羅馬仕就在公司內部開啟了大規模的裁員。但6月中旬起,“多所高校禁用羅馬仕充電寶”話題沖上熱搜,羅馬仕向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報告了召回計劃,公司開始卷入“充電寶召回”風暴。李曉說,從那時起,裁員就被緊急叫停,全員“當客服”進行召回支援。
“我們幫助公司對接了半個多月的客戶,早晚班我們也配合,周末要加班也都來了。而且,加班都是沒有任何加班費的。”李曉說,在停工停產放假通知發布前,員工都全心全意想幫公司渡過難關,直到上周有人泄露了消息,大家才發現被蒙在鼓里。
值得注意的是,記者了解到,羅馬仕自7月2日起就突然把員工的客服賬號停止分流了,但并未下發任何通知,員工處于不用工作但又茫然無措的狀態。然而7月3日,網傳羅馬仕倒閉,羅馬仕還在官微辟謠稱“沒有倒閉,感謝關心。定將努力解決所有朋友、用戶及合作伙伴的一切問題。”
“大家怨氣很重,因為充電寶風波發生至今,公司領導層一直沒有人出來正式說明過。”李曉說。此外,員工普遍質疑公司單方面宣布停工停產放假的流程是否合規。“我們看停工停產是需要全體員工選出職工代表,經職工代表通過的。但通知發出前,員工沒有收到任何正式通知,也沒有代表通過,這個問題待考究。”李曉表示。
記者采訪了解到,一方面,目前員工對突然的停工停產放假通知感到茫然無措,且相當部分的員工憂慮后續員工安置及賠償等問題能否得到有效落實;另一方面,員工大規模停工停產,也給正在進行中的充電寶召回處置工作蒙上了一層陰霾。羅馬仕內部員工透露,公司目前針對充電寶召回的方案都在公告里,“其他的全部不知道是什么安排,沒有人通知,也沒有人協商”。
充電寶召回風波持續發酵,行業正在經歷深刻洗牌
這一場充電寶風波又是如何引起的?
對此,羅馬仕在此前的召回公告中表示,是由于部分電芯原材料在極端場景下可能產生風險,存在安全隱患。
而另一家充電寶品牌安可創新在7月6日官微發布的一篇文章則詳細闡述了相關事件的前因后果。
安克創新副總裁、充電及儲能業務負責人熊康介紹,去年年底,安克創新強化了自己的電芯實驗室,它的檢測能力在行業里算比較先進的。安克創新拿不同批次、不同時間段市場返回的樣品,開始做長循環測試。因為長循環測試要兩到三個月的時間,完成測試后,安克創新也對這些電芯做了相應的拆解,再去分析它里面的材料,發現正極材料里,它的鎳、鈷、錳的比例在不同時期是有差異的。
因為安克創新正向排查時得到的信息是材料沒有變更,只能通過逆向的方式排查,發現整個材料比例有差異,說明正極材料應該是有一些變化。同時安克創新對隔膜的拉伸強度也做了測試,包括熱收縮的性能,發現這些性能在不同時期也有差異。
同時,安克創新本身跟供應商是有協議的,如果他們未經批準變更材料,安克創新有權進行相應的處罰。安克創新去年年底就嘗試跟供應商確認,但當時沒有得到正面答復說有材料變更。
安克創新在拿到相關數據和信息以后,就跟供應商做了確認,這時安克創新得到了正面答復,確實材料是有變化的,供應商也提供了相應的投料單等資料給安克創新。對方給了安克創新這些信息以后,安克創新繼續沿著這條線再去排查,又發現有部分批次的檢測結果顯示正極材料的金屬異物超標。所以最終確認,這批電芯材料在生產過程中有多次變更,意味著電芯有多重風險。
目前,不少有充電寶業務的上市公司均已通過各個渠道對外發聲。
對此,安孚科技在7月4日的一份投資者關系記錄中表示,在民航局新規推動充電寶行業規范化發展的背景下,南孚電池旗下傳應品牌充電寶憑借突出的產品品質、強大的品牌影響力及完善的渠道網絡,有望實現市場份額的進一步提升。
安孚科技還表示,未來公司將持續深耕移動電源領域技術創新,計劃推出全固態充電寶等產品,進一步提升充電寶產品的安全性及用戶體驗。
此外,在7月3日,華寶新能也在互動易上表示,公司持續關注固態電池技術發展趨勢,正積極探索固態電池在產品上的應用,相關新品研發已提上日程。
責編:葉舒筠
校對:陶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