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場景,看廣東產業體系向新(活力中國調研行)
      來源:人民日報2025-07-05 17:33

      本報記者 韓鑫 屈信明 李縱

      3組數據,見證廣東產業實力——

      有產品,新能源汽車產量占全國1/4,工業機器人產量占全國44%,智能手機產量占全國超四成。

      有集群,已形成電子信息、新能源等9個萬億元級產業集群,擁有8個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

      有體系,擁有全部31個制造業大類,電子信息制造、汽車等15個行業規模位居全國第一。

      產業興則經濟興。2023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考察時強調:“廣東要始終堅持以制造業立省,更加重視發展實體經濟,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建設更具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主動作為,前瞻布局。廣東咬定實體經濟不放松,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加快建設更具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從1微米的技術突破,看傳統產業躍遷升級

      走進潮州三環公司展廳,電子元件產品琳瑯滿目。托盤里,一粒粒芝麻大小的長方體泛著光澤,這就是被稱為“電子工業大米”的多層片式陶瓷電容器(MLCC)。

      “別看它不起眼,可是電路的穩定器,有電路板的地方就有它。一臺智能手機要用千余個,一輛新能源汽車要用上萬個。”公司副總裁邱基華捏起一粒產品介紹,1毫米的厚度內堆疊著上千層陶瓷介質膜。

      陶瓷介質膜越薄,電容器的體積越小、性能越強、應用越廣。“高端產品技術難度大、壁壘高,關鍵技術長期掌握在國外企業手中。”邱基華說,2020年公司組建了項目團隊,持續攻關,終于在3年后突破高端MLCC生產關鍵技術,實現了陶瓷介質層從5微米膜厚到1微米膜厚的飛躍,并推出高容高壓、高強度、高頻系列產品,可滿足多種消費場景需求。

      闖出新路天地寬。如今,潮州三環MLCC產品已批量應用于消費電子、通信、汽車等領域,不僅成為拉動公司營收增長的有力引擎,也助推高端電子元件產業鏈更加完善。

      潮州三環的“點瓷成金”路,是廣東加快鞏固提升傳統產業的生動縮影。向轉型要動力,今年上半年,佛山、江門入選全國第三批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去年全省推動超1萬家工業企業技改數轉。向創新要活力,惠州以延鏈、補鏈、強鏈為重點,打造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新材料產業集群。

      “實力雄厚的傳統產業是廣東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信心和底氣。我們著力打造的20個戰略性產業集群中,相當一部分是傳統產業。”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有關負責人表示,廣東將注重提升傳統優勢產業集群的生產質量效益,培優做強一批萬億元級傳統優勢產業。

      從無人機的迎風直上,看新興產業茁壯成長

      未來,在天上飛行的,除了飛機、飛行汽車、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可能還有“你”自己!

      起降占地面積不足1.5平方米、最高時速可達100公里,能在復雜天氣穩定飛行……廣州南沙,廣東空天科技研究院,一款能載人“上天”的單人噴氣飛行背包引人注目。

      “這款飛行背包尺寸小、靈活性高,可用于應急救援等場景,為施救爭取黃金時間。”飛行器總體設計師陳旭智介紹,今年初,飛行背包首次實現載人樣機多科目自由飛,未來有望成為民用通勤的新方式。

      深圳龍崗區,一處戶外測試場地上,一臺配備60升容量水箱的農業無人機緩緩升空,達到預定高度后,一邊盤旋,一邊對草坪進行噴灑作業。

      這款Q100農業無人機,出自深圳聯合飛機科技有限公司,適用于噴灑、播撒、運輸、航測等多種農業植保作業任務。公司深圳基地總經理李曉亮介紹,該產品已在國內多地投用,并出口東南亞市場,今年銷量有望達到10萬臺,拉動公司營收突破10億元。

      低空經濟“迎風而上”。拓場景,去年4月,粵港澳大灣區首條跨海低空物流在中山啟動,目前兩條商業化物流航線每天飛行10個架次;抓基建,去年底,廣東省開通5G—A基站超1.1萬個,廣州、深圳、珠海等地率先建成一批低空起降場(點);強標準,龍崗區正積極推進無人機技術指南、低空技術規范等標準化建設……

      空域改革、設施建設、產業布局,政策合力托舉低空經濟“高飛”。“目前,廣東低空經濟規模超千億元,聚集相關企業1.5萬余家,在城市治理、空中交通等多個場景形成‘你追我趕’的格局。”廣東省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廣東正以應用場景為抓手,深入拓展低空經濟、新型儲能、新能源汽車等新興產業發展空間。

      從機器人的“七十二變”,看未來產業蓄勢積力

      一臺機器人,能有多少種變化?

      步入深圳市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研究院,仿佛行走在“機器人大世界”:醫療試驗區,微納米級別的醫療機器人能靈活抵達病灶靶區,精準投放藥物;轉入家庭場景,家政機器人逐一撿取雜物、自動打掃房間;踏足工業區域,巡檢機器人牢牢附在橋梁主纜上,完成高空檢修……

      “在這里,來自不同學科、面向不同需求的研發團隊共享場地、協同研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丁寧告訴記者,研究院聚焦健康服務和城市可持續發展兩大方向,重點開展人工智能和機器人領域的基礎、原創和共性技術研究,“2019年成立以來,已申請發明專利300多項。”

      實驗室里迸發的創新力量,在完善產業鏈的加持下,快速轉化為可觀的產業體量。

      深圳“機器人谷”,奧比中光科技公司展廳內,送餐機器人、掃地機器人、割草機器人等忙碌穿梭,卻井然有序。

      “奧秘就在內置的3組3D視覺傳感器里。”公司創始人黃源浩說,通過傳感器和AI算法實時采集和生成高精度的人、物、空間三維模型,讓各類智能終端具備感知能力,“經過10年開拓,目前國內市場每10臺服務機器人中就有7臺長著我們造的‘眼睛’。”

      產學研用“攥指成拳”,助推產業蓄勢成勢。如今,以廣州、深圳、佛山、東莞為中心,珠三角協同發展的智能機器人產業格局已經形成,“關鍵零部件—整機制造—集成應用”智能機器人全產業鏈初步建立。2024年,廣東省智能機器人產業集群營業收入超900億元,整體實力處于國內第一梯隊。

      傳統產業躍遷、新興產業聚勢、未來產業謀遠,更具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體系,不斷托起一個活力充沛、動能澎湃的新廣東。

      (陸穎參與采寫)

      責任編輯: 劉少敘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麻豆| 久久青青成人亚洲精品| 国产农村妇女毛片精品久久| 一本久久A久久免费精品不卡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秋霞小|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费| 久久国产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久久性潮| 模特私拍国产精品久久| 狠狠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久久自在自线观看| 九九热久久免费视频| 国内精品久久国产|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婷婷软件| 亚洲精品国产第一综合99久久| 无码AV中文字幕久久专区 | 亚洲女久久久噜噜噜熟女 | 中文字幕久久久人妻无码| 久久99视频精品| 伊大人香蕉久久网| 97久久超碰国产精品2021| 久久18禁高潮出水呻吟娇喘|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伊人久久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喷水| 精品国产婷婷久久久| 成人精品一区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8| 久久亚洲欧洲国产综合| 亚洲人AV永久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精品国产自在现线久久|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搜索| 91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性色| 精品免费久久久久国产一区|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 香蕉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宅男自| 看久久久久久a级毛片| 久久99蜜桃精品久久久久小说| 久久青青成人亚洲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