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邦魏理仕今日發布的報告顯示,上半年,北京辦公樓市場科技中心去化領先,供需結構穩步改善,全市新租交易總面積同比上漲33%。
報告顯示,上半年,北京全市新增供應總量為18萬平方米,已經完成全年預期總量的83%。其中,第二季度,位于石景山和菜市口的兩個新項目交付使用,為市場帶來14.8萬平方米的新增辦公面積。
報告指出,上半年市場情緒延續向好,北京全市新租交易總面積同比上漲33%。上半年搬遷交易數量與面積同比雙增,隨著議價能力的擴大,企業可以更低的置換成本,調整辦公選址布局,實現業務、人才等資源聚合迭代,推動中關村、金融街等產業資源集中且租金成本顯著回調的子市場搬遷交易面積同比大幅提升。企業擴租決策保持謹慎且面積偏小,以保證聚焦核心業務、漸進式擴容的要求。
報告顯示,上半年新租需求的三大主力行業依次是TMT(40%)、金融(20%)和專業服務(12%)。其中,TMT板塊除人工智能、大數據和平臺互聯網等支柱賽道持續釋放需求外,游戲類需求占比亦有所提升;金融行業新租活動以同區整合搬遷為主;專業服務業中內資律所和咨詢類租戶的升級需求持續。從需求面積段看,5000平方米及以上大面積交易數量呈溫和回升的態勢。
報告還指出,新租需求穩步改善,疊加優質樓宇大面積退租減少,二季度北京全市凈吸納量環比攀升至14.5萬平方米,上半年累計達25.5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1倍。雖受新增供應影響,但空置率仍持下行態勢,上半年累計下降0.8個百分點至20.2%。
從子市場看,報告指出,中關村、奧體、望京三大科技中心區憑借人才及產業鏈等優勢,成為頭部科技企業戰略布局的首選,上半年90%的萬平米級租賃交易落位這些區域,凈吸納量合計占全市的80%。其中,中關村空置率二季度在眾子市場中率先降至單位數(8.9%)。反觀燕莎、CBD、王府井、東二環等東部傳統子市場,上半年凈吸納量均為負值,尤以燕莎與CBD的乙級市場去化壓力突出。全市平均租金環比下降2.7%,上半年累計下降5.5%,至每月每平方米241.7元。受來自新興區域分流和租戶降本訴求的壓力,除中關村等個別子市場外,傳統區域租金下行壓力依然較大;新興區域亦積極調整租金策略,以避免空置壓力累積,夯實在市場分化中的成本優勢。
世邦魏理仕華北區顧問及交易服務部辦公樓租戶負責人袁慧指出,下半年僅有一個新項目預計在年底投放至新興區域。盡管缺少新增供應,存量可租面積仍然充裕,租戶仍可獲得高性價比的空間解決方案。而業主之間的競爭依然激烈,業主需因時、因地制宜地實施主動管理策略,構建差異化優勢。此外,北京市政府近期出臺多項優化營商環境、打造國際一流“北京服務”、推動首都高質量發展等方案,預計對吸引總部、研發、外資等需求起到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