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早盤,A股主要股指集體上漲。分板塊來看,紅利板塊領漲;銀行股中浦發銀行、光大銀行、工商銀行等再創歷史新高;此外穩定幣、電路板概念漲幅居前;鋰電、黃金、稀土等概念走低。
工信部提出治理光伏行業低價無序競爭
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召開第十五次制造業企業座談會,聚焦加快推動光伏產業高質量發展,提出依法依規、綜合治理光伏行業低價無序競爭,引導企業提升產品品質,推動落后產能有序退出,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
7月4日早盤,光伏設備行業指數高開后回落,開盤一度上漲超1%,午間收盤跌0.9%。個股中,亞瑪頓漲停,億晶光電、大全能源分別上漲4%、2.16%。
近年來,光伏行業減產多次獲重點提及,去年11月發布的《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2024年本)》,引導光伏企業減少單純擴大產能的光伏制造項目。去年12月,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牽頭33家企業召開座談會,就如何防止“內卷式”惡性競爭進行了充分探討,并簽署了自愿控產的自律公約。日前,據上海有色網消息,國內頭部光伏玻璃企業計劃自7月開始集體減產30%。
交銀國際證券認為,政策密集吹風,反映中央對光伏行業目前困境的重視程度進一步提高,也已深刻了解困境成因并決心解決,后續針對性的實質性政策有望出臺,光伏供給側將迎轉機,看好股價下跌后光伏制造龍頭的反轉機會。
近期光伏硅料價格亦有所回升,根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7月2日發布的數據,本周多晶硅N型復投料成交價格區間為3.4萬元—3.8萬元/噸,成交均價3.47萬元/噸,環比小幅回升0.87%。
4股機構預測2025年扭虧
近年來光伏設備行業盈利持續下滑,統計顯示,2022—2024年A股光伏設備行業上市公司歸母凈利潤之和分別為1162.36億元、993.44億元、-256.56億元。
具體來看,硅料硅片板塊凈利潤下降最多,由2022年的553.92億元下降至2024年的虧損258.66億元,其次是光伏電池組件板塊,光伏輔材、光伏加工設備板塊2024年仍維持盈利,逆變器板塊表現穩定,2022—2024年歸母凈利潤仍保持增長。
從盈利預測來看,5家及以上機構評級的光伏設備股共有32只,其中29股機構一致預測2025年凈利潤有望同比上升,愛旭股份、晶澳科技、鈞達股份、固德威機構預測實現扭虧為盈,TCL中環、隆基綠能、通威股份等6股預計實現減虧。
機構預測扭虧的個股中,鈞達股份一致預測凈利潤最高,為7.35億元,公司在投資者調研活動中表達了對國內光伏產業鏈后續的展望,2025年以來,光伏行業經過一年多時間的市場化產能出清及技術升級迭代,產業鏈各環節供需情況相較2024年度迎來改善,主產業鏈各環節價格有所回升。隨著產業鏈供需環境持續改善,作為技術核心的電池環節,具備較強的盈利彈性。
從今年一季報表現來看,68只光伏設備股中,16股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11股減虧,報喜比例不到四成,同比增長股以逆變器、光伏加工設備、光伏輔材行業個股為主。
微導納米一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0.84億元,同比增長2253.57%,公司在投資者問答平臺上表示,公司光伏領域的布局較早,是國內率先將半導體ALD技術規模化應用于光伏領域的企業之一,并憑借技術優勢占據了光伏ALD設備的主要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