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偉達市值正在逼近4萬億美元。周四盤中,英偉達市值一度突破3.92萬億美元,短暫超過蘋果在2024年年底時創下的3.915萬億美元全球最高市值。截至周四收盤,英偉達股價上漲1.33%,股價159.34美元/股,創去年股票“1拆10”后的新高,市值則為3.89萬億美元。
近期英偉達股價呈現波動上漲趨勢。6月以來,英偉達股價累計上漲了17.92%。今年年初至7月3日,英偉達股價累計上漲了18.67%。如果英偉達股價延續上漲趨勢,有可能創下史上最高市值的紀錄。
從業績看,在5月底公布的最新季度財報中,英偉達業績還在增長。英偉達2026財年第一季度營收440.62億美元,同比增長69%,凈利潤187.75億元,同比增長26%。其中,數據中心業務收入達391億美元,同比增長73%,Blackwell架構芯片占數據中心收入近70%,顯示英偉達已推動AI芯片從Hopper架構向Blackwell架構過渡。
而Blackwell架構的AI芯片出貨還在繼續。今年下半年,采用該架構的GB300出貨逐漸進入高峰期。當地時間7月3日,云服務公司CoreWeave宣布,公司成為第一家為客戶部署最新GB300 NVL72系統的AI云服務提供商,并計劃繼續擴大部署。
在上周的英偉達股東大會上,英偉達CEO黃仁勛則談到市場對算力的需求還在增長。他表示,推理需要更多計算。僅在過去一年時間里,tokens(詞元)生成就激增了50到100倍。為了滿足這種指數級的激增,大型人工智能工廠正在各地崛起。僅微軟在上個季度就處理了超過100萬億的tokens,是一年前的5倍。
黃仁勛還表示,公司在多個領域都有增長機會,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技術是最大的兩個機會,代表著數萬億美元級別的增長機會。未來將有數十億臺機器人、數億輛自動駕駛汽車和數十萬個機器人工廠,它們都將由英偉達的技術驅動。
有市場研究機構預計,英偉達將繼續帶動半導體IC產業規模增長。TrendForce集邦咨詢梳理了去年全球Fabless公司的營收,排除芯片以外的業務后發現,營收前10名的廠商中,英偉達營收增長率達125%,其他公司的增長率最多只有21%,英偉達拉動了整個行業增長。該機構稱,上半年半導體IC產業需求狀況很好,主要受惠于行業提前備貨需求,再加上英偉達GB200、GB300下半年出貨量增長,預計將推動2025年全球半導體IC產業規模增長19%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股價上漲,英偉達高管近期有減持動作。當地時間6月26日,英偉達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的文件顯示,黃仁勛6月20日以來已累計減持22.5萬股英偉達股票,套現近3320萬美元。這些出售的股份是黃仁勛減持計劃的一部分,按照計劃,黃仁勛2025年可減持600萬股股票。近期在減持股票的還包括英偉達董事會成員Mark Stevens、Tench Coxe等。
英偉達同時也面臨其他芯片廠商的挑戰。競爭對手中,AMD于6月發布了新系列AI芯片MI350,并稱新芯片性能優于英偉達,ASIC(專用集成電路)陣營的Marvell 6月也上調了對AI定制芯片的市場目標,給英偉達帶來了壓力。
競爭對手給英偉達帶來的壓力將是持續的。集邦咨詢研究副總經理儲于超告訴記者,谷歌今年發布的TPU芯片峰值算力已達4614TOPs,今年或明年谷歌TPU串聯數可達到9200顆。英偉達的毛利率在60%以上,客戶不愿看到這種情況一直持續下去,都希望在訓練端、推理端推出自己的芯片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