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法國巴黎銀行(BNP Paribas,以下簡稱“法巴銀行”)與匯豐集團(HSBC)達成一項協議,前者將收購匯豐歐洲大陸機構(HSBC Continental Europe)在德國的托管和存管銀行業務(Custody and Depository Bank Business)。
根據協議條款,匯豐在德分支機構目前提供的賬戶托管等服務,未來將逐步遷移至法巴銀行位于德國的證券服務部門。
該交易預計于2026年初啟動分階段客戶遷移,以確保業務平穩過渡。
法巴銀行:夯實歐洲資產托管市場地位
目前,雙方暫未披露具體交易金額。不過,此次收購完成后,將進一步鞏固法巴銀行作為歐洲最大本土托管行的地位,幫助其深耕歐洲市場,提高用戶黏性。
券商中國記者從業內了解到,法巴銀行全球托管行按在托資產計為全球第五大托管行,而這一項下全球排名前四的皆為美資銀行。
據了解,托管(Custody)和存管(Depository)銀行業務是金融機構為資產管理公司、保險公司、養老金、主權財富基金等機構投資者提供的核心后臺服務,主要涉及資產保管、交易結算、公司行動處理、報告和風險管理等,是機構投資者和資產管理公司運營的核心支撐。
該業務類型通常具有高客戶黏性、穩定收入和規模效應,是國際大型銀行(如紐約梅隆銀行、道富銀行、摩根大通、花旗集團和法巴銀行等)的重要營收來源。
從歐洲托管市場來看,其長期呈現“雙軌競爭”格局。一方面,紐約梅隆銀行(BNY Mellon)、道富銀行(State Street)等美國巨頭,憑借全球化網絡和規模效應占據主導地位;另一方面,德國明訊銀行(Clearstream)、法國法巴銀行等本土機構依托區域監管優勢和客戶黏性,持續深耕細分市場。
匯豐:堅定貫徹“亞洲優先”戰略
對匯豐而言,出售德國托管業務是其全球戰略調整的延續。同時,托管業務作為資本密集型領域,需持續投入本地化運營資源,這與匯豐當前“聚焦高回報亞洲市場、剝離非核心資產”的戰略方向存在一定偏差。
而通過此次與法巴的交易,匯豐可回收資本用于支持亞洲財富管理等高增長業務,進一步優化集團盈利結構。
實際上,在2025年一季度財務報告中,匯豐透露,今年一季度,在符合當地法例規定的情況下,其著手縮減在英國、歐洲及美國的收購與合并和股權資本市場活動。“我們將繼續加強專注于亞洲及中東的收購與合并及股權資本市場能力。”匯豐財報中強調。
此外,一季報顯示,匯豐在宣布出售德國私人銀行業務、南非業務及計劃出售法國人壽保險業務方面亦取得進展,并已對馬耳他業務展開策略檢討,由于該項檢討尚處于初步階段,目前未有定案。
近兩年來,匯豐持續推動業務重組。例如,在2024年上半年,匯豐控股主要通過出售歐洲的多項資產來實現。在此之前,匯豐控股在歐洲(除英國外)的業務長期表現欠佳,拖累其整體業績,相比之下,亞洲業務則成為利潤的主要來源。
從數據來看,在2015年至2020年期間,匯豐控股的亞洲業務幾乎貢獻了超過100%的稅前利潤,而歐洲業務則大多處于虧損狀態。盡管在2021年后,歐洲業務的利潤開始轉正,但亞洲業務仍然占據了近七成的利潤份額。
如今,匯豐控股已經撤出俄羅斯市場,并在2024年上半年完成了對法國零售銀行的出售,具體項目涵蓋了匯豐(歐洲大陸)所持有的HSBC SFH (France) 100%的股權及其在Crédit Logement的3%股權,但保留了價值71億歐元(約合78億美元)的房屋及若干其他貸款組合。
也是在2024年,匯豐控股旗下的HSBC Overseas Holdings (UK) Limited順利將加拿大匯豐銀行出售給了加拿大皇家銀行。
本土深耕與全球擴張
法巴銀行與匯豐集團在托管業務上的選擇,也從某種程度上折射出國際金融大型集團的戰略分化。
在全球化退潮、區域化崛起的背景下,部分歐洲銀行正選擇通過“聚焦核心市場、強化專業能力”的方式,試圖在碎片化的市場中重塑競爭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歐洲托管市場中,美國金融巨頭未曾停止全球化擴張的腳步,例如,紐約梅隆銀行、道富集團等則憑借技術優勢、系列并購強化規模效應,持續滲透歐洲市場。
整體來看,近年來,歐洲托管業務正經歷以下幾方面的轉型壓力:
一是被動投資主導下的費率壓力。全球ETF規模突破10萬億美元,托管費率持續下行,迫使機構通過規模整合維持利潤率;
二是另類資產擴容。私募股權、房地產等非公開市場資產托管需求上升,要求服務商具備跨市場運營能力;
三是監管科技(RegTech)應用深化與合規成本攀升。歐盟《數字運營彈性法案》(DORA)等法規強制托管行升級技術系統,以實現實時風險監控和合規報告。
“歐洲托管市場的業務布局,本質上是國際金融集團‘本土化服務深度’與‘全球化運營效率’的權衡。”有銀行業分析人士觀察表示,從歐洲的情況來看,不少大型銀行集團正試圖通過規模整合,提高運營效率,同時保留本地化服務的優勢。
排版:劉珺宇
校對:呂久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