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野村證券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陸挺接受了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采訪。在采訪中,針對消費、房地產問題都進行了深入的討論。
陸挺表示,以舊換新政策幫助了全國消費在前5個月實現了較好的增長,但是從中長期來看,促進消費還需要更多變革,比如進一步穩定股市和樓市,穩定居民財富;改善當下收入以及未來的收入預期;優化財富分配,適當提高農村養老金水平;發揮各地主觀能動性,像“蘇超”一樣創造更多消費場景。
對于房地產,陸挺表示,穩定房地產市場不僅需要降息和取消限購等傳統工具,更重要的是推動房地產市場債務的出清。從過去幾十年世界各國處理金融危機和房地產危機的經驗來看,以中央財政為基礎,由中央政府出面進行大規模市場清理,是應對此類危機的關鍵。
提升消費需要進一步完善社保體系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中國5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6.4%,比上月加快1.3個百分點。5月消費增速創下2024年以來新高,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是重要原因之一。陸挺及研究團隊此前上調了對2025年全年中國GDP增長的預測。
但是陸挺也指出了當前“促消費”存在的一些問題。“以舊換新是一種權宜之計,不可以長期使用。”陸挺表示,當前消費市場的重要推動力之一是以舊換新,但是以舊換新更多會導致很多大宗耐用品的需求被提前,這也意味著未來一些需求會減少。雖然可以通過繼續提升補貼力度、擴充補貼品類等方式維持以舊換新的效果,但是未來以舊換新的威力還是會持續減弱,需要更多方法進一步改善消費。
陸挺認為,首先要進一步穩定居民的財富水平,特別是穩定股市和樓市,中國居民大量財富集中于房地產,房地產穩定了老百姓才有消費的底氣。
在收入方面,陸挺認為,當前促進消費增長最重要的手段是改善收入分配。他提到了中國老人的社保問題。他表示,中國1.7億左右的農村老人現在享受較低的社保水平,建議適度推進整個社保體系改革,提高農村養老金水平,改革社會福利體系,將農村養老金水平從人均243元/月提升至400—500元/月,有助于降低中青年養老負擔,也有助于老年群體擴大消費支出。這些低收入者的邊際消費能力較高,給他們發錢,帶來的預期效應也不一樣。
陸挺也提到了當下熱門的“蘇超”,還表示近期會回到自己的老家江蘇海門觀看“蘇超”。
“在我們老家海門,很難聚集2萬人。”陸挺表示,“從消費角度來講,以供給來拉動需求,‘蘇超’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充分發揮一些地方的能動性,給大家創造好的氛圍,是有必要,也是有空間的。”
通過大規模出清解決房地產問題
陸挺一直非常關注房地產行業變化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陸挺此前分析,房地產行業是中國內需中極為重要的板塊,目前已進入第五年的萎縮期,而且整個行業的年化下行幅度還在10%左右,新房開工同比降幅還在22%左右。
在此背景下,穩定內需還會面臨較大的困難。房地產行業不僅與地方政府財政密切相關,對基建產生深遠影響,還會從居民財富和就業等角度來影響消費。目前,除極個別城市外,房價普遍處于小幅下跌狀態,對居民財富產生負面影響。
他表示,在過去四五年間,盡管房地產行業萎縮幅度超過50%,但出口約45%的高速增長在一定程度上對沖了房地產的下滑,使得中國經濟并未陷入極為困難的局面。然而,中國經濟未來幾個季度可能會面臨出口與房地產同時下行的雙重壓力,因此房地產市場的穩定比以往更為關鍵。
在房地產政策上,陸挺認為,當前降息、取消限購等政策已經使用得比較充分,而保交房等政策對于改善房地產企業現金流的作用也相對有限。
“穩定房地產市場不僅需要降息和取消限購等傳統工具,更重要的是推動房地產市場債務的出清。”陸挺表示,具體說來,應允許房地產開發商該破產的破產,該生存的生存,對有些開發商,政府則應提供必要的救助。不能讓債務無限制無限期地累積,而應確保債務該償還的償還,預售房該建設的建設,必須保證交付;若實在無需交付,則應該給購房者合理的補償。
“從過去幾十年世界各國處理金融危機和房地產危機的經驗來看,以中央財政為基礎,由中央政府出面進行大規模市場清理,是應對此類危機的關鍵。”陸挺說。
校對:劉榕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