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人工智能(AI)賽道行情,猶如跌宕起伏的“冰與火之歌”。一季度,DeepSeek引爆AI狂潮,公募基金靠“重倉AI”斬獲超額收益;二季度AI行情開始降溫,資金轉戰創新藥與新消費方向。不過,市場短期博弈從未動搖AI產業的長線投資邏輯,部分AI龍頭股價又在近日悄然創出新高。
基金經理們普遍對下半年人工智能投資充滿信心。“這是一個剛起步的顛覆性技術”“估值已調整到位”“機會或大于風險”……下半年投資剛剛開始,當產業邏輯與市場情緒持續角力,機構投資者正在這場AI“淘金熱”中,謹慎地尋找著那些既擁有技術紅利又能規避估值泡沫的“真金”品種。
AI產業景氣度高漲
從去年9月24日至今年一季度末,中證人工智能產業指數、中證機器人指數上漲分別超過50%和60%。但在今年二季度,這兩個指數的表現不盡如人意。對于AI板塊在二季度的調整,受訪基金經理普遍認為,情緒面擾動與技術面壓力是主要因素。
中金基金權益部負責人許忠海表示,一季度AI板塊短期交易情緒過熱、股價漲幅過大,而一季報尚未體現產業的變化邏輯,交易資金進行高低切換,相關標的股價調整。此外,國內互聯網巨頭的資本開支節奏受到擾動因素影響,市場普遍擔憂服務器、光模塊等方向的短期業績可能有不確定性。
“科技板塊本身波動率較大,快速上漲過程中部分標的基本面跟不上,導致板塊出現了震蕩調整。”永贏科技智選的基金經理任桀表示。
格林基金的基金經理宋賓煌認為,市場情緒對于AI產業的進展有所鈍化,對于尚未出現明顯業績改善的AI標的而言,估值壓力逐漸加大。
“盡管股價調整由多重因素引發,但產業基本面未受實質性影響。近兩個月AI產業景氣度仍然高漲。”貝萊德基金經理鄒江渝表示,“在地緣局勢等不確定因素影響減輕之后,優秀的人工智能相關公司股價已經得到了快速修復,甚至有公司股價創出了新高。”
中信建投證券研報稱,英偉達戰略定位為AI基礎設施平臺商,海內外頭部廠商正持續發力基礎設施建設以滿足激增的推理算力需求,ASIC(專用集成電路)市場空間預期廣闊,算力產業鏈將長時間保持高景氣度。
板塊基本面與估值匹配度較高
目前基金經理的普遍共識是,AI板塊經歷回調后的估值已回歸合理區間,投資機遇或大于風險。
許忠海表示,二季度AI產業鏈公司的業績開始逐漸反映產業的向上趨勢,預計較多公司上半年同比與環比財務數據均會出現改善,當前估值具備吸引力。任桀認為,當前算力板塊業績與估值匹配度較高,市場定價與基本面匹配。同時,海外云廠商資本開支上修及國內互聯網大廠需求回升,算力行業仍面臨較大的需求提升和技術迭代的機遇。
從上半年業績來看,許忠海預計國產GPU(圖像處理器)、光模塊、PCB(印制電路板)、交換機、算力租賃、IDC(互聯網數據中心)基建等領域景氣度較高。“隨著互聯網大廠大幅提升資本開支,服務器、IDC電源、算力租賃等方向訂單需求會有爆發式增長,預計未來幾個季度會在相關企業的業績層面得到體現。”許忠海表示。
宋賓煌認為,當前偏硬件的算力端和下游AI端的景氣度較高。其中,上游算力主要受益于數據中心資本開支提升;AI端受益于AI模型的性價比不斷提升,部分消費電子終端的輕AI應用已經達到廣泛可用狀態,增量的硬件環節業績得到兌現。
從產業階段來看,宋賓煌將AI比作“剛起步的顛覆性技術”,認為未被AI改造的行業仍存巨大滲透空間。任桀分析,AI已經度過了概念炒作期,進入穩步爬升期,技術迭代與商業化閉環提升了行業的確定性。
鄒江渝表示:“目前人工智能板塊的個股分化較大,我們可以在板塊中找到估值合理、盈利增長動能強勁的公司,人工智能板塊目前充滿投資機遇。”
宋賓煌還提示,AI板塊的風險在于技術的短期不可預測性,如果市場對于某些趨勢的期望過于極致,忽略了技術突破的客觀難度,一旦預期落空,相關個股將出現大幅波動。
看好算力與AI應用投資機遇
在AI發展方興未艾、板塊估值壓力釋放的大背景下,展望2025年下半年AI板塊行情趨勢,機構投資者紛紛表示樂觀。多位基金經理認為,下半年有望看到更強大的AI大模型面世以及更多下游應用落地,這些都可能為AI行情帶來催化。
在具體投資機會上,算力與AI應用成為基金經理普遍看好的方向。
在算力領域,海外與國產市場雙線并進。宋賓煌預計,海外算力資本開支高增長會提升國內配套公司的業績預期,而國產芯片迭代有望推動本土算力投資加速增長,帶動國產算力相關公司中期業績爆發。
許忠海認為,下半年國產算力產業鏈的投資機會相對確定,具體為國產GPU、服務器、人工智能數據中心等方向。他預計,英偉達為中國市場研發的AI芯片或在今年三季度出貨,互聯網大廠資本開支有望再度提升,從而帶動國產算力產業鏈相關公司業績提升。
鄒江渝表示,受益于全球科技大廠持續高強度投入AI數據中心建設,加速器、網絡連接、能源等公司有望迎來需求增長局面。
在AI應用領域,任桀認為,2025年最大的變化是人工智能的“殺手級應用”已經出現,從模型應用到算力投入的閉環邏輯已然暢通,AI行業長期發展和投入的確定性提升。鄒江渝認為,接下來可以看到智能駕駛、具身智能、AI智能體、智能終端等多個下游應用領域的不斷發展,每一個方向都蘊含著豐富的投資機會。許忠海表示,看好AI眼鏡、AI玩具、AI耳機、AI智能體等終端產品迎來“DeepSeek時刻”,由產品體驗提升帶來用戶需求爆發。
平安鼎越混合的基金經理林清源認為,隨著業績逐步兌現,AI板塊有望在今年下半年迎來較好表現,特別是在AI應用和底層架構變革的推動下,中國AI產業在全球競爭力強勁,完善的產業鏈將支撐更多應用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