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法院突然對阿根廷下手。
據最新消息,美國一名法官作出裁決,阿根廷政府需要向阿根廷國家石油公司的兩位前小股東移交51%股權,作為2012年國有化賠償的一部分。根據法庭文件,阿根廷必須在14天內將相關股份存入紐約梅隆銀行指定的托管賬戶。
受此影響,阿根廷國家石油公司的美股股價周一盤中一度暴跌超8%。美媒分析稱,如果阿根廷支付賠償金并失去對國家石油公司的控股權,將在關鍵時期嚴重削弱阿根廷國力。
對于美國法官的裁決,阿根廷總統米萊回應稱,阿根廷政府將通過一切應有的法律途徑上訴,以捍衛國家利益。
美國法院突然動手
7月1日,據新華社消息,美國一名法官要求阿根廷放棄其在阿根廷國家石油公司持有的51%控股權,以部分補償這家能源企業2012年國有化時被“忽略”的前投資者。
美國紐約南區聯邦地區法院法官洛蕾塔·普雷斯卡說,阿根廷必須在14天內把這些股份轉給美國紐約梅隆銀行,并在存入后一個工作日內把這些股份轉給原告。
受此影響,阿根廷國家石油公司的美股股價周一一度暴跌8.55%,最終收跌5.64%,總市值縮水至123.7億美元。自米萊2023年贏得總統大選并推行一系列改革政策后,阿根廷國家石油公司的股價已經累計上漲超兩倍。
據新華社援引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先驅報》報道,本案可追溯至2012年,阿根廷國會征收西班牙跨國企業萊普索爾公司所持51%控股權,但未要約收購其他較小股東手中股份。三年后,伯福德資本公司從持有剩余股份的企業收購相關訴訟權利,包括西班牙彼得森能源投資公司和美國伊頓公園資本管理公司。
伯福德資本公司代表上述企業股東向阿根廷提起訴訟,稱阿根廷在國有化國家石油公司的過程中未向他們發起要約收購義務,給他們造成損失。
2023年9月,普雷斯卡作出判決,要求阿根廷因違約向原告支付161億美元賠償金,但遭阿根廷政府拒絕。
阿根廷方面認為,轉讓股份違反美國《外國主權豁免法》。該法案確立了外國國家在美國法院享有管轄豁免的判定標準,即相關股份需位于美國境內或用于在美國開展商業活動。
目前這項索賠連本帶利已經超過170億美元,并以每日利息250萬美元的速度增長。
法官指出,之所以這起糾紛能歸屬紐約法院管轄,部分原因是阿根廷國家石油公司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
此外,阿根廷政府在一份備忘錄中強調,若將阿根廷持有的51%股份移交給原告,將違反阿根廷《國家石油公司征收法》。該法律規定,未經國會三分之二以上議員批準,禁止“未來轉讓”上述股份。
受美國法院的最新判決影響,伯福德資本公司股價周一暴漲超20%。據此前報道,在160億美元的賠償金中,伯福德資本公司的份額為60億美元。
米萊:捍衛國家利益
對于阿根廷而言,阿根廷國家石油公司不僅是該國主要的石油出口企業,也是米萊政府的經濟支柱。阿根廷國家石油公司在2024年實現近24億美元的凈利潤,較前一年虧損13億美元大幅扭虧為盈。
美聯社報道稱,如果阿根廷支付賠償金并失去對國家石油公司的控股權,將在關鍵時期嚴重削弱阿根廷國力。米萊希望借助對阿根廷巴卡穆埃爾塔油氣田的投資,解決財政疲軟和巨額財政赤字問題。目前阿根廷國家石油公司已加速開發這一大型油氣田。
面對美國法院的判決,米萊將這一結果歸咎于前經濟部長阿克塞爾·基西略夫。這位當年主導阿根廷國家石油公司國有化案的官員,如今也是米萊的政治對手。
米萊在社交平臺X發文稱:“阿根廷政府將通過一切應有的法律途徑上訴,以捍衛國家利益。”
從現實的角度來看,剛走出嚴重經濟危機的阿根廷,顯然無力支付上百億美元的賠償金。但美國法院強制轉讓阿根廷國有石油公司的多數股權,也對阿根廷主權形成挑戰,因此執行前景同樣存疑。在跨國司法實踐中,一國對另一國法律和政府決定的尊重也被稱為國際禮讓原則。
上一屆美國政府的司法部曾于2024年11月提交利益聲明書,要求普雷斯卡法官不要批準原告轉讓股份的請求,理由是該裁決將侵犯阿根廷的主權豁免權。
在判決書中,普雷斯卡法官寫道:“阿根廷要求本院予以禮讓,卻同時拒絕采取任何行動來履行法院未暫緩執行的判決……禮讓不是單行道。”
雖然阿根廷無力支付百億美元的賠償金,但這一系列裁決的意圖正是迫使試圖重回國際金融市場的阿根廷進行談判。
回顧此前,阿根廷政府曾與美國對沖基金埃利奧特管理公司進行過一場長達15年的法律斗爭,那場交鋒同樣發生在紐約法院,最終在2016年以24億美元和解告終。
排版:汪云鵬
校對:廖勝超